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2572篇 |
免费 | 20525篇 |
国内免费 | 1137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8470篇 |
大气科学 | 5709篇 |
地球物理 | 8730篇 |
地质学 | 31505篇 |
海洋学 | 9262篇 |
天文学 | 643篇 |
综合类 | 3859篇 |
自然地理 | 629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93篇 |
2024年 | 1686篇 |
2023年 | 1913篇 |
2022年 | 3118篇 |
2021年 | 3729篇 |
2020年 | 3190篇 |
2019年 | 3496篇 |
2018年 | 2980篇 |
2017年 | 2834篇 |
2016年 | 2874篇 |
2015年 | 3318篇 |
2014年 | 3185篇 |
2013年 | 3738篇 |
2012年 | 4019篇 |
2011年 | 3934篇 |
2010年 | 3815篇 |
2009年 | 3566篇 |
2008年 | 3602篇 |
2007年 | 3390篇 |
2006年 | 3273篇 |
2005年 | 2769篇 |
2004年 | 2088篇 |
2003年 | 1428篇 |
2002年 | 1584篇 |
2001年 | 1352篇 |
2000年 | 1114篇 |
1999年 | 539篇 |
1998年 | 297篇 |
1997年 | 214篇 |
1996年 | 216篇 |
1995年 | 139篇 |
1994年 | 114篇 |
1993年 | 111篇 |
1992年 | 116篇 |
1991年 | 76篇 |
1990年 | 95篇 |
1989年 | 51篇 |
1988年 | 41篇 |
1987年 | 33篇 |
1986年 | 49篇 |
1985年 | 26篇 |
1984年 | 37篇 |
1983年 | 26篇 |
1982年 | 22篇 |
1981年 | 21篇 |
1979年 | 26篇 |
1978年 | 11篇 |
1977年 | 11篇 |
1957年 | 17篇 |
1954年 | 3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22.
23.
应用渗流力学和参数反演辨识最优化理论,建立了水气两相流控制方程,给出了控制两相流系统K-S-P模型参数之间的本构关系,并对其中的相关参数进行数值反演辨识,得出待求参数的最优估计值。对不同质地土壤的实验测试值进行对比分析,其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模型的适定性和可靠性,解决了实验数据处理以及结果对初值的敏感性问题,并且该数值方法可通过多组初值参数进行数值实验,结合实验结果来满足实际工程的需求。这不仅对非饱和带内污染物传输、气藏工程试井计算、填埋气体的释放以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去污分析中两相流数值计算提供基础,而且对K-S-P本构关系之间参数的确定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4.
25.
双等腰三角形凸起地形在SH波入射时的地表位移函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分区、辅助函数"思想,将求解的区域分为三部分,区域Ⅰ为一个带有半圆形弧线的等腰三角形区域,区域Ⅱ也为一个带有半圆形弧线的等腰三角形区域,区域Ⅲ为两个带有半圆形凹陷的弹性半空间,并利用波函数展开法分别在区域Ⅰ、Ⅱ和区域Ⅲ中构造满足等腰三角形在其斜面上应力自由和在弹性半空间中满足水平面上应力自由的驻波函数,以此为基础,通过区域Ⅰ、Ⅱ和区域Ⅲ的"公共边界"位移应力连续条件,建立对该问题进行求解的无穷代数方程组,并采用截断有限项的方法对其进行求解。 相似文献
26.
采用一个描述饱和砂土中固相颗粒和液相流体耦合的离散元数值模型,固相颗粒采用离散元的颗粒流理论(PFC)模拟,液相流体通过求解平均Navier-Stokes方程的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技术计算.采用上述模犁数值模拟了在地震荷载作用液化场地的加速度、剪应力、剪应变时程以及超孔隙水压力和土层表面位移的发展过程.数值模拟结果... 相似文献
27.
华北强震地形变及重力前兆特征与孕震机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分析华北地区强震地形变及重务前兆特征,发现震前在较大范围内存在与构造密切相关的动力不过程;在震中区介质状态发生变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的组合-硬化模式:调整单元的运动,牵动较大范围构造运动的加及断层两侧深层介质密度变化;应力集中单元由于能量的不断积累,介质出现硬化过程。上述机理形成了前兆的各个阶段。 相似文献
28.
29.
中国流动人口的城市宜居性感知及其对定居意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流动人口是中国城镇化进程的重要参与者,加强其定居意愿特征分析对制定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政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基于中国40个主要城市的宜居城市问卷调查数据,运用描述统计和地理探测器方法,揭示中国流动人口的城市宜居性感知特征及其对定居意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中国流动人口的城市宜居性感知评价分异明显,呈现出“公共服务设施便利性>自然环境舒适性>社会人文环境舒适性>环境健康性>交通便捷性>城市安全性”的递减特征;②中国流动人口的公共服务设施便利性、社会人文环境舒适性、环境健康性和城市安全性等4个维度城市宜居性感知对其定居意愿具有显著影响,且影响强度依次递减,但二者关系并不完全呈简单的线性特征。③相对他人收入满意度、生活满意度、住房价格感知和地理区位等参照变量,以及年龄、性别和职业等个体与家庭属性也是影响中国流动人口定居意愿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