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573篇
  免费   20518篇
  国内免费   11381篇
测绘学   8470篇
大气科学   5706篇
地球物理   8730篇
地质学   31505篇
海洋学   9262篇
天文学   643篇
综合类   3859篇
自然地理   6297篇
  2025年   90篇
  2024年   1686篇
  2023年   1913篇
  2022年   3118篇
  2021年   3729篇
  2020年   3190篇
  2019年   3496篇
  2018年   2980篇
  2017年   2834篇
  2016年   2874篇
  2015年   3318篇
  2014年   3185篇
  2013年   3738篇
  2012年   4019篇
  2011年   3934篇
  2010年   3815篇
  2009年   3566篇
  2008年   3602篇
  2007年   3390篇
  2006年   3273篇
  2005年   2769篇
  2004年   2088篇
  2003年   1428篇
  2002年   1584篇
  2001年   1352篇
  2000年   1114篇
  1999年   539篇
  1998年   297篇
  1997年   214篇
  1996年   216篇
  1995年   139篇
  1994年   114篇
  1993年   111篇
  1992年   116篇
  1991年   76篇
  1990年   95篇
  1989年   51篇
  1988年   41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49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37篇
  1983年   26篇
  1982年   22篇
  1981年   21篇
  1979年   26篇
  1978年   11篇
  1977年   11篇
  1957年   17篇
  1954年   3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The coastal transition at the mouth of a small mountainous river in Taiwa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IU  YUAN  & HUNG 《Sedimentology》1998,45(5):803-816
The Tseng-wen River is a small mountainous river in southern Taiwan that has distinct dry and flood seasons. Several lines of evidence have revealed that the depositional system at the mouth of the river has transformed from a deltaic system to an estuarine system. The evidence includes long to short-term shoreline changes, geomorphology of the river mouth, mixed sediment sources inside the river mouth, mixing and suspended sediment characteristics inside the river mouth, and the grain-size distribution patterns on the river bed. Unlike the long-term evolution of many other coastal systems, the transformation at the Tseng-wen River mouth is largely caused by the building of a reservoir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river. The present study provides an example that coastal environments can be influenced by human activities farther inland on a time scale much faster than what would occur naturally.  相似文献   
12.
克孜勒萨依金矿经地表地质工作和平硐控制,初步确定是一个蚀变岩型的金矿,主矿体长度在100m左右,宽度2~3m,金平均品位5×10~(-6),通过本次工作预测深部有隐伏矿体存在,有一定的开采价值,有进一步进行深部工程控制的必要.  相似文献   
13.
常疆  刘新华  吴锋 《热带地理》2008,28(3):265-270
运用分形理论等方法对娄邵冷城市群的结构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娄邵冷城市群等级规模结构尚处于低水平;职能结构仅处于工业化初级向中高级阶段转变的过渡时期,区域产业结构水平不高;湘黔铁路沿线和320、207国道沿线城镇已初步具有城市和经济发展的空间集聚特征,但城镇分布分散,集聚优势微弱,空间网络框架尚不成熟.针对其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娄邵冷城市群结构优化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4.
LBS定位技术研究与发展现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刘成 《测绘文摘》2013,(1):78-83
90年代末,随着移动通信业的发展,诞生了"基于位置服务(Location Based Service,LBS)"的概念,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产业链,创造了巨大的商业价值。近年来计算技术、无线网络通信技术以及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导致了新一代技术革命的到来,极大地丰富原有的LBS定位模式,也对LBS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本文描述了LBS的概念,及其兴起与发展的过程;从室外、室内两方面介绍了当前的LBS定位方法,并作了比较和分析;阐述了目前LBS定位中所存在的技术难点及研究重点;最后,对LBS的研究方向提出了看法,并对未来的LBS发展蓝图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中心地理论创新与发展的基本视角和框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心地理论是城市地理学揭示规律、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面对时代发展、社会转型、技术进步及其带来的城市与区域巨变, 中心地理论需要创新发展。首先, 突破中心地理论的严苛假设、忽视系统动态性和自然-人文要素综合性的固有缺陷, 拓宽其普适性。其次, 以动态的和联系的眼光审视中心地系统外部条件、内部要素和组织形式与机制变化, 从中发现理论创新的视角。包括人口再分布, 城市体系重组, 全球产业网络兴起等宏观背景变化的视角;现代交通条件、信息技术发展、技术革新、体制变革等影响要素和机制变化的视角;全球城市网络形成, 城市带、群、链迅速聚合, 底层中心地重构等中心地系统组织形式新变革的视角;RS、GIS和现代统计手段应用的视角。再次, 中心地理论创新与发展有必要从“肢解”阶段进入到整体完善过程, 构建创新与发展的基本框架:①以指导实际应用, 形成理论和研究范式为创新和发展的目标;②以中心性测度新模型、严苛条件缓和、动态中心地系统、中心地系统畸变模式、中心地扩散域的空间嵌套等为创新和发展的核心内容;③突破自然-人文耦合要素对中心地系统影响机理及模型化表达, 现代中心地系统空间图景, 动态开放的现代中心地系统建设等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16.
京珠高速许漯段路基干拌水泥碎石桩加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拌水泥碎石桩是一项施工快速、不开挖路基的新型加固技术。针对京珠高速公路许漯段出现大量路基病害,采用此桩型进行加固处理。试验桩长为5.0 m,成孔直径为150 mm,间距为1.0 m×1.0 m,每层虚填料为25 cm,夯距为1.0 m,用120 kg重锤,分别对每层夯实10、8、7击的3根桩进行载荷试验,然后对每层夯实8、7击的2根桩进行重Ⅱ型动力触探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对比分析每层夯7击,单桩极限承载力达400 kPa,效果最优。通过地质雷达测试和室内土工试验对比分析加固前后路基土体变化,加固后路基不均匀变形减小,土体有效重度增加,含水率有所减少,桩体的吸水排水效果明显,桩的夯实挤密作用良好,路基的承载力和变形性能得到改善。经过桩加固后1年运行观测,加固后路段没有再次出现翻浆、叽泥等病害,表明此桩型加固高速公路路基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左新建  刘新宇  李艳茹 《岩土力学》2005,26(Z1):314-316
地下工程结构的广泛应用给人们提出了对其进行加固改造技术的新问题。由于地下工程结构所处位置的特殊性,施工工艺对潮湿混凝土的植筋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对植筋在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机理和破坏形式进行了论述;对不同施工工艺下潮湿混凝土植筋在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机理和破坏形态作了研究;比较了潮湿和干燥环境下混凝土植筋在荷载作用下的受力和破坏形态。结果表明,潮湿环境下施工工艺对植筋拉拔和锚固性能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In crustaceans, the male sexual dif ferentiation and maintenance are specially regulated by androgenic gland(AG). However,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genes involved in the regulation process.RNA-Seq was performed on AG with ejaculatory duct(AG_ED) and ejaculatory duct(ED) as control in Eriocheir sinens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economic and ?shery crabs with typically sex dimorphism. A total of 925 unigenes were identi?ed as dif 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 and the expression of nine genes randomly selected was con?rmed by qRT-PCR. 667 unigenes were up-regulated in AG_ED, being supposed to be AG preferential genes. Among them, the full length of i nsulin-like androgenic gland factor( IAG) cDNA named as Es-IAG was obtained as a logo gene of AG, which together with the genes i nsulin-like receptor( INR), and s ingle insulin binding domain protein( SIBD), might constitute the sex regulation pathway. Several sex related genes were identi?ed, and their function will have to be investigated. Also,the identi?cation of j uvenile hormone epoxide hydrolase 1( JHEH1), ecdysteroid 22-hydroxylase( DIB) and e cdysone receptor( ECR) preliminarily clari?ed the molecular regulation mechanism of eyestalk-AG-testis axis, which plays important roles in molting and reproduction. The results will enhance our understanding for the molecular basis of the AG involved in male sex regulation in crabs.  相似文献   
19.
运用构造沉积学基本概念,在使用回剥法恢复古沉降速率和古构造活动速率法的基础上,系统地分析了珠江口盆地珠三坳陷南部控坳断裂在断陷湖盆期的平面和垂向演化特征及其对沉积体系类型与展布的控制作用.同时,将断层活动速率和断层构造样式相结合,认为不同构造样式对沉积体系类型也有重要控制作用,并分析了在该坳陷内不同构造样式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