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075篇
  免费   10203篇
  国内免费   16012篇
测绘学   7878篇
大气科学   5087篇
地球物理   8020篇
地质学   29684篇
海洋学   8543篇
天文学   465篇
综合类   3463篇
自然地理   6150篇
  2024年   542篇
  2023年   1384篇
  2022年   2771篇
  2021年   3513篇
  2020年   2772篇
  2019年   3251篇
  2018年   2738篇
  2017年   2603篇
  2016年   2731篇
  2015年   3146篇
  2014年   3059篇
  2013年   3612篇
  2012年   3928篇
  2011年   3836篇
  2010年   3755篇
  2009年   3518篇
  2008年   3554篇
  2007年   3371篇
  2006年   3258篇
  2005年   2746篇
  2004年   2060篇
  2003年   1423篇
  2002年   1554篇
  2001年   1358篇
  2000年   1078篇
  1999年   463篇
  1998年   215篇
  1997年   149篇
  1996年   132篇
  1995年   91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72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67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35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30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7篇
  1979年   23篇
  1978年   10篇
  1977年   10篇
  1976年   10篇
  1957年   17篇
  1954年   3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济南地区的中基性岩体,大面积隐伏分布于济南市北部地带,零星出露为孤峰或丘陵,构成济南地区著名的"齐烟九点"地貌景观。药山为"齐烟九点"之一,地处济南杂岩体的中西部,岩性主要为闪长岩、辉长岩等,块状结构,节理裂隙发育,易球状风化形成临空状危岩体,构成崩塌地质灾害隐患。结合济南药山危岩体组合特征,进行了稳定性计算和分析,提出了不同的治理方案以及具体施工方法和施工顺序,以期达到消除地质灾害隐患的目的,切实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类似地区开展地质灾害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72.
Mor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he late Quaternary activity of the boundary fault of the Sichuan-Yunnan block in eastern Tibet. The Lijiang-Xiaojinhe Fault (LXF) locates along the boundary of the northwest Sichuan and central Yunnan sub-blocks in the Sichuan-Yunnan block. Clear displaced landforms show that the fault has undergone strong late-Quaternary activity. However there is no surface-rupturing earthquake occurring on the LXF in the historical record. The LXF crosses the city of Lijiang,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ourist cities in Southwest China. The rupture behavior on this fault remains unclear and it is hard to assess its seismic hazard in the future. In this study, on the base of the interpretation of high-resolution satellite imagery, we chose the middle segment of the LXF and dug three trenches at Muzhuda, Hongxing, and Gantangzi sites to constrain the ages of paleoearthquakes combined with radiocarbon dating and OxCal modeling. The Muzhuda trench shows that at least three events occurred on the middle segment of the LXF at 7 940~6 540a BP, 4 740~4 050a BP and 1 830~420a BP, respectively. The Hongxing trench indicates that the LXF underwent two events at 5 120~3 200a BP and 2 100~1 220a BP. The Gantangzi trench reveals at least three paleoearthquakes at 44 980~17 660a BP, 7 210~3 810a BP and 2 540~1 540a BP, respectively. The events in the Gantangzi trench might be incomplete because of stratigraphic gap. These three trenches indicate that three events occurred on the middle segment of the LXF in the Holocene at 7 940~7 210a BP, 4 740~4 050a BP and 1 830~1 540a BP, respectively. Large earthquakes on the middle segment of the LXF appear to fit the quasi-periodic model with the mean recurrence interval of~3 000a and the estimated magnitude 7.5. Given the strong late-Quaternary activity of the middle segment of the LXF and a long elapsed time, we propose that the middle segment of the LXF might have a high seismic hazard potential in the near future.  相似文献   
973.
辽宁东部早元古宙辽河群变质岩系底部硼矿床,是我国已知的大型热液矿床.通过对矿床地质、矿物岩石特征研究表明,辽东硼镁矿是层控热液交代矿床.其基底混合花岗岩强底劈上涌作用,促使其近接触带的矿物岩石产生热液交代作用,地层中的电气石分解重组,硼酸根交代蛇纹石、镁橄榄石、大理岩,形成硼镁矿,这一成矿化学反应特征的发现,为辽宁东部...  相似文献   
974.
刘学富  赵刚 《天文学报》1999,40(1):16-25
对1995年11月和1996年3、4月间观测获得的HR5553、70Oph和εEri给出了高分辨率,高信噪比的阶梯光栅光谱资料。确定了这3颗晚型活动星的大气参数,采用谱线细致分析方法求出了铁、锂、钙、钪、钛、钒、铬、锰、钴、镍、钇、锆和钡13种金属元素的丰度。采用多重线统计方法测定了这3颗晚型活动星的磁场和磁场覆盖因子。  相似文献   
975.
以"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工程1999-2001年GPS观测数据以及"大陆强震机理与预测"国家基础研究项目青藏块体东北缘GPS网1999,2001,2003年的观测资料为基础,应用GAM IT/GLOBK软件对数据进行精密解算,获得了青藏块体东北缘1999-2001年相对于鼎新基准站以及欧亚板块的水平运动速度场。结合板块构造以及大地动力学理论,对青藏块体进行了块体的划分,分析了块体间的相互作用,并进一步分析了该地区的地壳水平运动特征,得出了以下结论:(1)GPS技术用于地壳运动的监测是可行的;(2)1999-2001年期间,祁连-海原断裂带GPS运动位移与地质结果十分吻合;(3)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以碰撞后印度大陆继续以50 mm/a的速度向北推进是青藏块体东北缘的运动动力;(4)甘青块体西部子块体以北东向挤压运动为主;东部子块体主要表现为以海原断裂带为北边界的顺时针旋转为主;(5)鄂尔多斯块体存在逆时针旋转运动,其旋转速度在块体西南侧的六盘山断裂带一带最大,向北至块体西北部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976.
建成环境的高空间异质性与致灾过程的复杂性给城市暴雨内涝研究带来巨大的挑战,具体表现为模型代表性不够、计算效率低、基础数据和验证数据匮乏。以机器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高分遥感和互联网大数据的快速发展则为城市暴雨内涝研究提供了新的契机。论文结合人工智能、高分遥感和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发展,从特征、机理、数据与方法4个维度对暴雨内涝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系统总结,主要结论包括:① 暴雨内涝具有短历时性、空间散布性、连锁性和突变性,其热点呈现空间上的动态迁移特征。② 降雨时空特征和城市化程度决定暴雨内涝灾害的量级,地形条件尤其是微地形则决定发生位置和内涝频率。地形控制作用指数(topographic control index, TCI)对暴雨内涝发生位置具有良好的指示能力。③ 排水管网、高精度地形和不透水面分布是暴雨内涝模拟的关键基础数据;降雨过程的高时空变异性是暴雨内涝近实时预报预警的主要瓶颈,需要充分利用天气雷达观测提高其精准度;互联网众包大数据是获取高空间覆盖度暴雨内涝灾情信息的新途径,但也面临不同类型信息融合、提炼和质量控制的挑战。④ 结合水动力模拟与机器学习可建立兼具物理基础和计算效率的暴雨内涝模拟方法,是实现近实时模拟与快速预报预警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77.
京津冀城市群大气污染的时空特征与影响因素解析   总被引:28,自引:5,他引:28  
京津冀城市群是中国雾霾最严重的区域,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探究该地区大气污染的时空分布和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和三种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了京津冀202个区县PM2.5的时空分异特征,创新性地对自然与人文影响因素贡献及其空间溢出效应进行系统地甄别和量化。结果表明:2000-2014年来京津冀城市群PM2.5浓度整体呈上升趋势,季节上呈秋冬高、春夏低,空间上呈东南高、西北低的特点,且城市建成区PM2.5浓度比周围郊区和农村平均高10~20 μg/m3;2014年仅有13.9%的区县空气质量达标,PM2.5浓度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性与扩散性,城市间交互影响距离平均为200 km,邻近地区的PM2.5每升高1%,将导致本地PM2.5至少升高0.5%;社会经济内因对PM2.5主要是正向影响,自然外因主要是负向影响;影响因素中对本地大气污染的直接效应贡献强度依次是:年均风速>年均气温>人口密度>地形起伏度>第二产业占比>能源消费>植被覆盖度,人均GDP、年降水量和相对湿度对本地PM2.5没有显著影响;对邻近地区大气污染具有显著空间溢出效应的因素排序是:植被覆盖度>地形起伏度>能源消费>人口密度;对于自然和人文影响因素应分别采取针对性的适应策略和调控策略,加强区域间联防联控与合作治理,在城市群规划中注重环保规划与立法。  相似文献   
978.
文章分析了地图数字化误差的分类和主要来源,在目前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引入了分形分维理论,作者主要研究了分形分维理论在地图数字化误差分析中的应用 ,并通过实验分析,得到一定的结论.  相似文献   
979.
温州南部鳌江口海域近年来先后完成了筑坝促淤、围垦吹填、维护航道等一系列影响水流泥沙和地形地貌变化的大型工程。根据2010年实测水文泥沙资料和4幅不同时期(1963,2003,2005,2011年)地形图对比分析了鳌江口海域的地形变化趋势,结果显示鳌江口海域海床冲淤过程大体上经过了3个不同时期,即1963-2003年江南围涂等海区缓慢淤积期;2003-2005年该海域既冲刷又淤积的稳定期;2005-2011年整个水域以轻微冲刷为主的冲刷期。经过分析得知鳌江口海域海床近年来的变化主要是由航道疏浚、围垦吹填及工程促淤引起的,而围填海工程引起动力变化和泥沙减少也对海床冲淤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80.
以不同刚度硅胶圆杆群为概化植物模型,测定其抗弯弹性模量,通过波浪水槽实验,研究规则波在不同刚度植物杆群内的流速分布、紊动特征及不同刚度杆群的消浪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当波浪通过柔性杆群时,受其摆动的影响,流速周期变化从单峰型逐渐转变成双峰型,杆群刚度越小形成的二次波峰越明显;不同刚度杆群内水体紊动强度变化显示,杆群刚度越大,造成杆群内水体的紊动强度越大;随着杆群抗弯弹性模量的增大,其消浪系数也增大,消浪系数的增长与材料的抗弯弹性模量值非线性关系,而是在某一弹性模量范围内,对消浪系数的影响较为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