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4篇
  免费   692篇
  国内免费   948篇
测绘学   550篇
大气科学   504篇
地球物理   498篇
地质学   1814篇
海洋学   483篇
天文学   44篇
综合类   305篇
自然地理   416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85篇
  2022年   218篇
  2021年   291篇
  2020年   215篇
  2019年   241篇
  2018年   229篇
  2017年   231篇
  2016年   211篇
  2015年   239篇
  2014年   203篇
  2013年   224篇
  2012年   262篇
  2011年   240篇
  2010年   196篇
  2009年   184篇
  2008年   205篇
  2007年   207篇
  2006年   196篇
  2005年   149篇
  2004年   110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3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95 毫秒
971.
水银洞金矿为滇黔桂"金三角"最重要的金矿床,是典型的卡林型层控金矿床。运用绘制等高线图和含矿层矿化分布图的方法,对水银洞矿床0~427勘探线的钻孔数据分析,并用surfer软件绘制矿层的顶底板和地层矿化趋势的模拟图,重点分析了含矿地层的构造形态和矿化规律,结果显示:界面等高线反应背斜的形态,水银洞矿区背斜的高点和背斜倾伏端是金矿的主要赋存位置;Sbt(构造蚀变体)与上部龙潭组矿化值有负相关效应;水银洞矿化整体具有不均匀性,Sbt向东南延伸且在东西向具有弱—强—弱的富集规律。Sbt矿化强度在东西向具有弱—强—弱的规律,而龙潭组地层中的矿化与Sbt呈现一定负相关效应,在背斜倾伏端龙潭组矿化度开始增强,预示深部地层可能还会有大规模的工业矿体存在。  相似文献   
972.
在资料收集、野外地质、地温调查及现场地面物探工作的基础上,对山东省蓬莱市村里集镇黄泥沟村地区地热地质条件进行综合研究,分析了地热资源的开采前景,目的是基本查明工作区内的断裂构造、地层层序、热储分布、热储埋深、热储温度,预测地热井的成井条件,为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总体规划及进一步勘探提供依据。分析内容包括地质构造条件、地温场特征、地球物理特征以及热储特征。认为工作区具备开发地热资源的前景条件,地热井成井深度在1500m左右时可获得30℃~40℃的热水。建议投入施工一眼探采结合井,井深设计1500m,井位选择于1000~1200m钻遇NE向断裂下盘,可获得较完善的地热资源赋存信息。  相似文献   
973.
2005-2013年中国新增造林植被生物量碳库固碳潜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廖亮林  周蕾  王绍强  汪小钦 《地理学报》2016,71(11):1939-1947
本文利用2005-2013年林业统计年鉴中每个省市新造林面积和遥感分类提取得到的2010年土地覆被类型,结合公开发表的各类森林生长方程和各个时期的森林存活率,估算了中国新造林在2005-2100年生物量碳库变化及其固碳潜力。结果表明:2005-2013年中国新造林面积达到4394×104 hm2,在自然生长状况下,到2020年新造林蓄积量增加16.8亿m3,生物量增加1.6 Pg,生物量碳库0.76 Pg C;新造林生物量碳库在2005-2100年中将增加2.11 Pg C,相当于目前现有森林生物量碳库的25%,约是过去20年森林总碳汇的1.5倍;新造林生物量碳密度逐年增加,最高达到48.1 Mg/hm2。整合林业统计年鉴以及遥感解译的森林类型对新造林生物量固碳潜力分析,研究表明新造林具有较大的碳汇潜力,对中国现有森林碳汇平衡有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974.
三维激光扫描测量技术是当前测绘领域研究的热点。点云各个要素特征提取在三维建模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也逐渐成为三维点云数据处理中的一个研究重点。目前对点云数据特征提取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大多数算法的研究是针对栅格点云数据进行的,存在容易受到噪声数据的影响以及适应性不强等问题。本文在研究了现有的点云数据特征提取的方法的基础上,将法线差分算法应用到场景内地物提取中,从而实现场景中地物的特征提取。  相似文献   
975.
针对在智慧管网环境下,大量多元化智能终端设备或传感设备接入前置机时,如何统一入口进行海量数据的高效能通信,提出了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依据该方案开发的智慧管网通信前置系统,可以实现多台前置机高效协同通信与负载均衡,能实时获取海量的城市管线设施传感数据,是一种通信能力可扩展的高性能通信前置系统。  相似文献   
976.
数据质量评估是模式业务运行中重要环节。本文利用土壤水分观测数据和中国气象局陆面数据同化系统(CLDAS)产品数据,采用MySQL数据库和html、JavaScript、HighChart等Web技术,建立CLDAS数据质量在线评估系统。系统采用相关系数、均方根误差、相对偏差和平均偏差等统计指标,实现对任意站点及省份、任意时段、不同土壤层次的土壤湿度的评估分析,并以时间序列图,散点图等多种方式对比显示土壤湿度观测与模拟值。系统具备各类统计指标的实时计算,并通过Web页面实时展示评估结果,实现对模式产品的数据质量进行实时监视。  相似文献   
977.
基于降水微物理特征测量仪的雨滴形状观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舒小健  高太长  刘西川  胡帅  江诗阳 《气象》2017,43(1):91-100
利用自主研制的降水微物理特征测量仪开展降水观测试验,得到了大量的雨滴图像。研究了异常雨滴图像的形成原因和处理方法,以此为基础重点研究了在极坐标下基于Akima插值的数字雨滴图像矢量化方法,得到了雨滴平均形状特征和轴比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直径小于1 mm的雨滴以圆形为主,在1.0~3.0 mm的雨滴以椭圆形为主,大于3.0 mm的雨滴逐渐呈现顶部凸起,底部偏平的形状;雨滴的平均轴比分布与经验分布一致,相互之间差异在±0.04 mm范围以内;雨滴的平均轴比与经验模型的差值在粒径3.4~3.8 mm出现峰值,该范围内的雨滴较经验关系具有更圆的形状特性。  相似文献   
978.
结合工程实践,介绍了中小城市选择单基站CORS的优越性以及县级单基站CORS系统的建立过程,总结了CORS系统建设和应用过程中的一些具体做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979.
镉毒性与水产配合饲料中镉的允许量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廖惠珍  林浪  陈启发 《台湾海峡》2001,20(Z1):155-158
本文概述了镉的存在形态和毒性以及其它一些问题,介绍了我国对有害化学物质食品卫生标准的制定步骤.建议立题研究饲料镉在鱼虾体内的生物活性、毒作用和蓄积问题,普查水产配合饲料大宗原料的镉含量.在此基础之上,制定渔用饲料中镉含量控制的合理标准.  相似文献   
980.
中国鲎幼体阶段(黄皮鲎)饵料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杂鱼、星虫、牡蛎、乌贼、虾进行中国鲎幼体饵料种类、粒度以及白天和夜间摄食量差异等试验。结果表明:中国鲎幼体阶段(黄皮鲎)对乌贼的相对摄食量最大(2.1%),而对小杂鱼的相对摄食量最少(0.2%)。中国鲎幼体阶段(黄皮鲎)均对粒度为0.3~0.5cm的乌贼相对摄食量最大(2.0%),对粒度为2cm的乌贼相对摄食量最小(0.1%)。中国鲎幼体阶段(黄皮鲎)夜晚的摄食量明显大于白天:平均体重为147.4g组的昼夜相对摄食量的差异最大(白天为0.8%,夜间为1.7%),平均体重为258.7g组的差异最小(白天为ll%,夜间为l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