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453篇
  免费   30132篇
  国内免费   56066篇
测绘学   15141篇
大气科学   26792篇
地球物理   22491篇
地质学   68217篇
海洋学   24941篇
天文学   1515篇
综合类   9061篇
自然地理   12493篇
  2024年   726篇
  2023年   1699篇
  2022年   4357篇
  2021年   5580篇
  2020年   5202篇
  2019年   8445篇
  2018年   7790篇
  2017年   7322篇
  2016年   7390篇
  2015年   7967篇
  2014年   7478篇
  2013年   9023篇
  2012年   9701篇
  2011年   9793篇
  2010年   9839篇
  2009年   8903篇
  2008年   8410篇
  2007年   8045篇
  2006年   7645篇
  2005年   6451篇
  2004年   5569篇
  2003年   4432篇
  2002年   4221篇
  2001年   3898篇
  2000年   3228篇
  1999年   2253篇
  1998年   1837篇
  1997年   1871篇
  1996年   1452篇
  1995年   1342篇
  1994年   1200篇
  1993年   1189篇
  1992年   1046篇
  1991年   743篇
  1990年   728篇
  1989年   586篇
  1988年   501篇
  1987年   397篇
  1986年   335篇
  1985年   259篇
  1984年   295篇
  1983年   175篇
  1982年   217篇
  1981年   151篇
  1980年   110篇
  1979年   149篇
  1978年   54篇
  1977年   48篇
  1971年   53篇
  1954年   4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321.
从统计分析看控制东海重矿物分布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地质作用过程都是复杂的,东海也不例外,其沉积过程具有长期性、继承性和叠加性的特点.因而反映在矿物组合及其分布变化上较为复杂,影响因素颇多.然而,运用数学地质方法却可帮助我们寻找和确定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查明它们的相互关系,甚至建立定量描述的模式.而这正是传统地质学研究中的难题之一.  相似文献   
322.
对于太平洋深海沉积物的研究虽有很久的历史(如1873-1876年“挑战者”号的科学考察),但对该区开展深入系统的岩石学和矿物学研究却是六十年代以后的事.随着研究手段的发展和进步,已积累了关于该区深海沉积物的大量资料.目前我国的海洋工作者也正在努力开展这方面的科学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323.
Parthenogenesis in Laminaria and Alaria has been observed by Yabu, Nakaharaet al. and Fang et al. After we had made some preliminary progress in the study ofthe haploid phases of Laminaria japonica, similar study was started in 1974 on anotherspecies of brown algae, i. e., Undaria pinnatifida Sur. Some interesting results of such astudy on Undaria are summarized here. I. MATERIAL AND METHODS The material used in the experiments was mature sporophyte of Undaria collectedfrom the lower tide regions at Qingdao. The methods used in collecting Undaria zoo-  相似文献   
324.
The present paper studies the seasonal change, quantitative variation and distributional patterns of planktonic Ostracoda along the western coast of the Taiwan Strait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various environmental factors, especially those of the movement, intensification and decay and interaction of different water systems.Except for some study of Ostracqda in the Straits[14], ours is based on the samples of planktonic Ostracoda and field hydrological and chemical data collected during the two comprehensive investigations (Oct. 1961-Sept. 1962 (no data for July, 1962) 23°16′-24°15′ N, 117°16′-118°13′E and March, 1963-Feb. 1964, 24°34′-25°43′ N, 118°46′-119°52′ E).The total amounts of planktonic Ostracoda along the western coast of Taiwan Straits show evident seasonal variations with greater amounts in summer and autumn. The yearly maximum appeared in October and subpeaks in May and August. The quantity of the animal was lowest from January to April.There are all together 17 species  相似文献   
325.
黄海鲱鱼的人工孵化及胚胎发育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言伟  程济生 《海洋学报》1981,3(3):477-486
对鲱科鱼类个体发育及早期形态特征的研究,国外早已进行过,尤以苏联和日本的资料最多。  相似文献   
326.
根据1986—1990中美热带西太平洋海气相互作用8个航次合作综合调查资料,分析了1987年10月赤道中西太平洋165°E(10°N-6°S)次表层水形成溶解氧最大值的原因。1986-1987年E1Nino衰退时期,该海域赤道附近在E1Nino强盛时期下沉的次表层水开始回升,短时期内形成了类似于中、高纬度海域的理化环境,使浮游生物在混合层内聚集生长,最终导致溶解氧含量在次表层出现最大值和过饱和含量。  相似文献   
327.
南海温跃层基本特征及一维预报模式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现有1907—1990年南海大面调查资料,按1°×1°网格进行逐月的标准水层的温度统计。在此基础上采用3次样条函数的插值方法计算出整个南海温跃层的深度、厚度和强度并予以相应分析。分析表明,南海温跃层主要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类为辐射型,主要分布在南海北部的陆架区内,季节变化显著;第二类为不同水体叠置型,主要分布在广大深水区,它长年存在,季节变化较小。一种温跃层的一维积分预报模式,该模式是基于忽略热平流作用和水平热扩散的前提下,从局部热平衡方程出发,建立了受海面热收支及风混合作用下求解温度垂直分布及温跃层的时空变化。在南海北部水深约300m处进行了单站温跃层后报,结果表明,温跃层的深度、厚度和强度的相对误差均在30%以下。  相似文献   
328.
中国对虾(Penaeus chinensis)四倍体诱导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利用光控和行为学原理,控制中国对虾在适当时候产卵,在一定的时刻以温度休克和细胞松弛素的方法诱导受精卵发育成为四倍体。作者发展了对虾染色体制备技术,以中肠和触角腺、精巢为材料,从后期幼体直到8~9cm左右次成虾均获得较好的分裂中相。染色体倍性检测结果表明,最好的四倍体诱导成功率达66.7%。共获得10cm左右的实验对虾几千尾。初步观察表明,四倍体中国对虾具有一定的生长优势。  相似文献   
329.
利用1981 ̄1990年环渤海地区的地面气象资料,探空资料和土地利用资料,计算了该地区大气水份平衡方程中各分量,分析了其变化特征,并对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30.
对海洋湍流速度脉动的一维概率密度作了测量,并把测量结果与高 斯分布进行了比较。比较的结果表明,一个接近于高斯分布而另一个却差别较 大。计算到直至五阶湍流相关函数并与网格湍流进行了比较,结果都表明小时 间间隔中测量结果与网格湍流的结果近似一致,而大时间间隔中却相差很大。 以上结论说明了较长的测量时间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