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262篇
  免费   26665篇
  国内免费   14459篇
测绘学   11349篇
大气科学   8295篇
地球物理   11174篇
地质学   40285篇
海洋学   11340篇
天文学   789篇
综合类   4860篇
自然地理   8294篇
  2025年   141篇
  2024年   2260篇
  2023年   2494篇
  2022年   4170篇
  2021年   4816篇
  2020年   4012篇
  2019年   4539篇
  2018年   3859篇
  2017年   3656篇
  2016年   3837篇
  2015年   4284篇
  2014年   4136篇
  2013年   4831篇
  2012年   5507篇
  2011年   5314篇
  2010年   5338篇
  2009年   4931篇
  2008年   4684篇
  2007年   4377篇
  2006年   4216篇
  2005年   3400篇
  2004年   2496篇
  2003年   1773篇
  2002年   1841篇
  2001年   1721篇
  2000年   1364篇
  1999年   650篇
  1998年   253篇
  1997年   176篇
  1996年   142篇
  1995年   131篇
  1994年   104篇
  1993年   107篇
  1992年   121篇
  1991年   55篇
  1990年   67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52篇
  1987年   48篇
  1986年   64篇
  1985年   42篇
  1984年   55篇
  1983年   38篇
  1982年   37篇
  1981年   15篇
  1979年   39篇
  1978年   15篇
  1976年   11篇
  1957年   22篇
  1954年   2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罗布泊红柳沙包落叶阳离子含量及环境指示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柳沙包沉积纹层是恢复古环境序列的一种新方法.通过对罗布泊地区红柳沙包沉积纹层中红柳落叶阳离子含量以及与环境变化关系研究表明:K+、Na+、Ca2+、Mg2+等4种阳离子平均含量分别为3.70 mg/g、40.33 mg/g、13.67 mg/g和8.08 mg/g,变化幅度排序为Ca2+>K+>Mg2+>Na+.4种阳离子含量年际变化都较为明显,且变化规律较为一致,4种阳离子含量变化间的相关系数为0.653 0~0.813 8,表现为良好的正相关关系;各种阳离子与4种阳离子总量变化的相关系数为0.8144~0.9599,其中Na+含量与4种阳离子总量变化的相关系数最高,表明可以用Na+含量的变化或阳离子总量的变化分析变化趋势.阳离子含量与气温变化呈良好的正相关、与年降水量和湖水面积变化呈负相关;地下水水位降低、水质变差时,土壤水质也变差,阳离子含量增加;反之,地下水水位升高、水质变好时,土壤水质变好,阳离子含量降低.红柳落叶有机质阳离子含量的变化进一步验证了利用红柳沙包沉积纹层计年的可靠性和对罗布泊环境变化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92.
高山冰川多时相多角度遥感信息提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多角度遥感影像的冰川信息提取方法。通过"全域—局部"的阈值分割方法获取短时期内不同时相的遥感影像的冰雪边界,结合地形信息和多时相遥感影像的太阳角度信息,联合消除山体阴影对冰川的遮挡,并以多期影像的最小冰雪边界作为最佳冰川边界。以托木尔峰西侧冰川为研究对象,采用2009—2010年4个时相的遥感影像提取冰川信息。结果表明多角度遥感提取的冰川边界效果好,能有效地排除积雪与山体阴影的干扰。  相似文献   
993.
本文论述了在AutoCAD环境下,大比例尺地形图符号库(点状符号、线状符号、面状符号)的定制和开发方法,并用程序予以实现,在实际工作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4.
河套地区盐碱化和砷氟中毒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内蒙古河套地区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表明,河套地区总体上为无公害、绿色土地。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可以为全国生产出优质的绿色产品;但河套地区也具有比较严重的生态地球化学问题,首先是土壤的盐渍化制约了河套地区农业的发展,其次是全区以砷氟中毒为主的地方病比较严重,极大地影响了该区人民的身体健康。此外,包钢尾矿坝作为一个局部性的生态问题,对包头市民产生重大的影响,对其周围的居民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995.
豫西郁山铝土矿床沉积环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豫西郁山铝土矿床是河南省新发现的一大型隐伏铝土矿,属华北地台G层铝土矿。以系统的中—深部钻探工作为基础,根据含铝岩系的岩性组合、沉积构造和地球化学特征,将郁山矿区内上石炭统一段分为2个相和4个微相。提出郁山铝土矿床含铝岩系形成于滨海泻湖潮坪环境,铝土矿主要赋存于豆鲕状(含砂砾屑)铝土矿微相中,为局限潮下带上部环境;认为郁山矿床含铝岩系经历了3期规模不断增大的突发海侵到缓慢海退的沉积环境演化旋回,并形成矿床的3个铝土矿层,最后一次大规模海侵—海退事件形成了区内最连续的铝土矿层(体)。通过研究,进一步完善了华北地台本溪组铝土矿成矿理论。  相似文献   
996.
基于相化学研究老挝万象钾镁盐矿床形成的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老挝万象钾镁盐矿床是一个典型的海相碎屑盐缺硫酸盐型钾盐矿床,该矿床形成于古近纪,是古海水蒸发浓缩沉积形成.老挝万象钾镁盐矿床中缺乏硫酸盐和碳酸盐沉积物,因此深入研究该矿床的形成机制很重要.本文研究探讨了该矿床形成时的古海水特点,根据相化学,分析成钾原始卤水的物理化学特性,从矿体形成的化学基础来研究老挝钾镁盐矿床形成的机制.结果表明:显生宙以来海水组分发生变化,经海相非骨骼灰岩和钾盐蒸发岩矿物学研究,发现这两种沉积岩长期以来连续变化,在文石海是MgSO4型蒸发盐.在方解石海是KCl型蒸发盐,从白垩纪晚期、第三纪早期的底部石盐溴含量及矿物学特征表明,此时处于方解石海,古海水组分的特点是造成缺硫酸盐型钾盐矿床形成的物化基础;通过NaCl-KCl-MgCl2-H2O和NaCl-KCl-MgCl2-CaCl2-H2O两个体系相图的分析认为,当时所形成的成钾原始体系母液是高镁、低钾氯化物型的卤水,在母液蒸发过程中,由于原始海侵母液与残余高镁母液的掺杂作用,致使结晶路线直接从氯化钠区到E点母液或光卤石与氯化钠共饱线上,而没有通过氯化钠和氯化钾的共饱线,因而在矿体中氯化钾相很少或几乎不存在,由于外界CaCl2型水体的掺杂,使成钾母液进入光卤石相区,随着蒸发的进行,最终形成溢晶石矿物.  相似文献   
997.
新疆且日克其菱铁矿床赋存于下志留统温泉沟群中低级变质岩系中,由三个矿段组成,总体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矿石稀土含量较高(∑REE=740.97 ×10-6~820.21×10-6),轻稀土富集(LREE/HREE=13.17~14.74)的特征暗示了矿床形成于弱-中碱性的含矿溶液;明显的Ce正异常(δCe=3.25~...  相似文献   
998.
麻学锋  杨雪  李志龙 《地理研究》2019,38(8):1965-1978
运用核密度估计法和标准差椭圆分析法,分析张家界旅游企业空间成长特征及演化过程;选取紧凑度指标,结合城镇空间均衡分布椭圆,分析张家界城镇空间形态演化过程;通过比较不同阶段旅游企业椭圆和城镇空间椭圆的重合面积,剖析旅游企业空间成长对城镇空间形态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① 张家界旅游企业空间成长过程和特征为:由出现期的“一核多极点”逐渐演变为生成期的“核心-边缘”,最后在发展期形成一个高集聚中心和三个次中心联动的“组团扩展型”格局;② 张家界建成区面积呈现增长态势,城镇空间不断扩展,建成区用地紧凑度逐渐下降;③ 不同阶段,张家界旅游企业空间成长对城镇空间形态的影响程度有一定的差异性,整体呈现出逐渐增强的趋势。研究结论对于重新认识旅游对城镇化建设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99.
"居住不稳定性"对中国大城市流动人口健康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镇化加速和人口“流动性”增强,中国大城市流动人口的健康问题备受关注。流动人口的居住具有典型不稳定特征,分析其对流动人口身心健康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采用北京、深圳、上海等9个大城市的实地调研数据,运用层级回归和分组回归,探讨影响流动人口身心健康的因素,关注“居住不稳定性”因素的影响。研究表明:城市内部多次迁居和城市间频繁流动对流动人口健康具有显著负面影响;住房因素中,自有住房和选择居住在本地人居多的邻里对其健康具有显著正面影响。另外,“性别”因素具有调节效应;居住不稳定性对主观幸福感和自评生理健康的影响程度因“性别”不同而有所差异,男性健康对时空因素更为敏感和脆弱,女性健康不佳多归因于住房和邻里。  相似文献   
1000.
沉积物中粘土矿物类型主要有自生粘土矿物和碎屑粘土矿物。其中,自生粘土矿物含量较少,是在沉积环境中形成,可能是沉积再循环或成岩作用的产物,可作为沉积环境某方面的指示标志;而碎屑粘土矿物是母岩风化的产物,受沉积环境影响较小,能够有效示踪物源区化学风化过程,进而反映古气候变化。近年来利用碎屑粘土矿物特征来重建物源区古气候的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粘土矿物主要存在于<2 μm硅酸盐粘粒中,粘土矿物的提取、鉴定比较困难,且自生粘土矿物易受沉积环境等的影响。因此,在利用粘土矿物重建古气候变化时,需慎重选择粘土矿物的提取方法,并考虑物源和沉积环境变化以及成岩作用等对粘土矿物解释的影响。本文以柴达木盆地东北缘怀头他拉剖面硅酸盐粘土矿物的提取、鉴定及其古环境指示意义为例,介绍粘土矿物的提取及应用,为后期粘土矿物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