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2358篇 |
免费 | 12183篇 |
国内免费 | 19315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9838篇 |
大气科学 | 6810篇 |
地球物理 | 9657篇 |
地质学 | 35382篇 |
海洋学 | 9930篇 |
天文学 | 597篇 |
综合类 | 4057篇 |
自然地理 | 758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95篇 |
2023年 | 1678篇 |
2022年 | 3407篇 |
2021年 | 4133篇 |
2020年 | 3303篇 |
2019年 | 3898篇 |
2018年 | 3254篇 |
2017年 | 3079篇 |
2016年 | 3295篇 |
2015年 | 3767篇 |
2014年 | 3585篇 |
2013年 | 4295篇 |
2012年 | 4988篇 |
2011年 | 4831篇 |
2010年 | 4833篇 |
2009年 | 4542篇 |
2008年 | 4339篇 |
2007年 | 4056篇 |
2006年 | 3990篇 |
2005年 | 3236篇 |
2004年 | 2373篇 |
2003年 | 1682篇 |
2002年 | 1763篇 |
2001年 | 1645篇 |
2000年 | 1295篇 |
1999年 | 565篇 |
1998年 | 190篇 |
1997年 | 119篇 |
1996年 | 104篇 |
1995年 | 78篇 |
1994年 | 70篇 |
1993年 | 75篇 |
1992年 | 87篇 |
1991年 | 32篇 |
1990年 | 53篇 |
1989年 | 29篇 |
1988年 | 37篇 |
1987年 | 41篇 |
1986年 | 62篇 |
1985年 | 36篇 |
1984年 | 52篇 |
1983年 | 35篇 |
1982年 | 35篇 |
1981年 | 13篇 |
1979年 | 39篇 |
1978年 | 14篇 |
1976年 | 11篇 |
1975年 | 10篇 |
1957年 | 19篇 |
1954年 | 29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膨润土负载纳米铁去除地下水中六价铬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有机污染物及重金属高强度场地污染对人类健康、生态环境及社会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地下水中的重金属Cr(Ⅵ)污染逐渐受到重视,纳米零价铁可以有效地将六价铬还原成三价铬,使其沉淀固定下来,从而将污染源区的污染物消减固定,防止其向周围扩散。然而由于纳米铁颗粒微小,易被氧化,极易团聚,自身活性受到限制,因此,纳米铁的分散性、稳定性、良好活性研究至关重要。采用低成本环境友好型粘土矿膨润土作为负载材料制备膨润土负载纳米铁(B-NZVI),批实验和柱实验研究B NZVI去除模拟地下水中Cr(Ⅵ)。结果表明:(1)自制的膨润土负载纳米铁个体呈球形,呈分散状负载于膨润土;(2)相同铁含量的B-NZVI处理Cr(Ⅵ)的效率远大于纳米铁,还原反应符合伪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表观速率常数K随着B NZVI初始浓度的减小而减小;(3)B NZVI在石英砂柱中基本无迁移,适用于点源污染,Cr(Ⅵ)穿透曲线为B-NZVI的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和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992.
磁性地层学研究是建立渤海地区第四纪沉积序列地层年代框架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通过对渤海海峡地区BHS01孔(孔深121.3 m)进行详细的磁性地层学研究,结果表明:BHS01孔岩心记录了布容(Brunhes)正极性时至松山(Matuyama)负极性时底部,包括贾拉米洛(Jaramillo)和奥尔都维(Olduvai)正极性亚时。早、中更新世界线即布容(Brunhes)正极性时/松山(Matuyama)负极性时界限(B/M)深度位于该钻孔的46.4 m处。根据沉积速率,推测钻孔底部121.3 m处的年龄约2.25 Ma。综合沉积物的岩性、磁性及沉积速率变化特征,将BHS01孔沉积物记录的区域沉积过程自下而上划分为3个阶段:阶段Ⅰ(2.25~1.46 Ma)以河流相沉积为主;阶段Ⅱ(1.46~0.78 Ma)为稳定的湖泊相沉积;阶段Ⅲ(0.78~0 Ma)发育海陆交互相沉积。这一研究为该钻孔提供了可靠的年代标尺,为渤海海峡及邻区第四纪地层的划分对比和沉积演化过程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993.
同位素地质年代学是探索地质体时空演化及地球动力学等问题的基础学科,应用最为广泛的当属含铀副矿物的U-Pb定年技术。榍石具有相对较低的U-Pb体系封闭温度,并广泛发育于岩浆岩、各类变质岩、热液成因岩石以及少量沉积岩中,是一种理想的中高温地质事件定年矿物。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榍石U-Pb年龄时,不可避免地要解决高普通铅以及元素分馏效应对测试的影响。本文对榍石LA-ICP-MS实验过程中的元素分馏行为进行研究,采用相同基体的标准样品与未知样品对比,发现了榍石不同颗粒之间元素分馏行为不一致的现象;同时采用不同的元素分馏校正方法,分别应用于锆石、独居石和榍石进行对比研究,认为分馏行为一致的副矿物定年可以采用"指数法"和"均值法"对数据进行校正,但是对于榍石这种分馏行为不一致的副矿物,定年时只有采用"截距法"对数据进行校正才可以获得正确的年龄。进而将此结论应用于秦岭造山带老牛山地区岩浆成因榍石样品,得到的结果与锆石年龄一致,表明"截距法"可以避免分馏行为不一致导致的校正不准确的问题。本研究成果为榍石LA-ICP-MS U-Pb定年方法的完善提供了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994.
尽管南海已进行深入的调查与研究,提出多种成因模型,包括挤出模型、弧后扩张模型、古南海俯冲拖曳模型等,但因其所处构造位置特殊,周边构造环境经历了复杂的改造,所有成因模式均未能得到广泛的认可。本文从三大板块相互作用入手,结合南海实测数据,提出南海形成的弧后扩张—左旋剪切模型。认为南海是古南海往北俯冲的弧后盆地,菲律宾海板块往北漂移形成的大规模左旋走滑是南海扩张的触发因素。印度—欧亚碰撞产生中南半岛挤出主要影响西南海盆扩张方向,使得扩张轴从近东西向转为北东向。南海及邻区晚中生代以来的演化可以分为以下阶段:1)早白垩世开始澳大利亚板块往北漂移,新特提斯洋往北俯冲消亡,导致弧后扩张,形成古南海;2)晚白垩世末—始新世,古南海往北俯冲,导致弧后拉张形成陆缘裂谷;3)早渐新世,受菲律宾海板块西缘大型左旋走滑影响,在原有裂谷的基础上从东往西海底扩张,形成南海;4)渐新世末,受俯冲后撤的影响,扩张中心往南跃迁,同时受西缘断裂左旋活动的影响,扩张轴从近东西西逐步转为北东向;5)早中新世晚期,南沙地块—北巴拉望地块与卡加延脊碰撞,南海扩张停止。 相似文献
995.
伊朗盐湖广泛分布,具有丰富的盐湖矿产资源和盐湖生物资源。综合文献资料,重点分析了伊朗盐湖的分布、研究热点、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等现状。伊朗盐湖主要为乌尔米耶湖、Meyghan湖、Fesendooz湖、马哈尔卢盐沼和Tashk湖;干盐滩为Houze Sultan干盐滩、巴赫泰甘干盐滩、Gaav Khooni干盐滩、纳马克干盐滩、Khur干盐滩和Haj Aligholj干盐滩;伊朗南部沿海盐类资源集中分布;盐沙漠为达什特坎维和达什特鲁。分析得出伊朗盐湖研究领域论文呈整体增长态势,伊朗盐湖主要的研究内容为盐湖生态环境、盐湖地质、水资源以及盐湖生物,涉及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最多的研究领域为盐湖微生物。 相似文献
996.
为了重建西拉木伦河北部晚古生代沉积古地理格局并探讨古亚洲洋的闭合过程,本研究对克什克腾旗西部的哲斯组地层进行了详细的沉积环境与沉积相分析、锆石U-Pb年代学研究。来自哲斯组的凝灰质砂岩与安山岩样品的最年轻锆石组的谐和年龄为262±1Ma和258±17Ma,限定研究区内地层沉积下限为中晚二叠世。前人认为哲斯组地层为深海环境下的浊流沉积,本文研究表明哲斯组以近源快速堆积、快速沉降为特征,沉积环境为三角洲前缘相与前三角洲相的多次交替,同时受到火山活动的影响。通过详细的沉积岩野外剖面观察,区内地层并没有发现以单调的递变层理为特征的连续鲍马序列层序,而是出现从砂岩到粉砂岩或泥岩的不规则截然互层层序,并与巨厚层的滑塌堆积交替发育,表明研究区中二叠世古地理格局并不具备深海浊积扇的发育条件,也暗示中二叠世不存在向南发育的广阔大陆边缘;另一方面,结合古流向恢复和物源分析,哲斯组的沉积物应主要来自于南部的华北克拉通以及南造山带陆缘弧,说明研究区在中二叠世已与华北板块连通,并没有类似大洋俯冲带的阻隔作用。因此,研究区中二叠世古地理格局并不具备深海远源浊积扇的发育条件,而是处于近源快速堆积的伸展环境,中二叠世既不存在向南发育的广阔大陆边缘,也不存在代表板块边界的俯冲带。 相似文献
997.
介绍了ArcGIS和MapGIS两种软件的数据格式,重点研究了以直接转换和间接转换这两种方法实现Arc-GIS向MapGIS软件的数据格式转换,通过对转换前后空间数据、属性数据以及拓扑关系的比较,分析了这两种转换方法的结果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98.
横亘新疆境内的天山及其周边的西昆仑、阿尔金和阿尔泰是中国大陆著名的强构造运动区和地震活动带。在对新疆构造区应力环境、动力过程、断层运动变形特征和地震序列分析讨论的基础上,对新疆及其周缘主要构造区地震破裂方式和序列类型进行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西昆仑构造区受来自青藏块体和塔里木块体NS和NW向水平压应力和垂向力的作用,构造运动呈现出走滑与逆冲特征,震源破裂以走滑型为主,数量较少的逆断型地震主要分布在西昆仑帕米尔一侧的深震挤压区,正断型地震主要出现在西昆仑与阿尔金交汇的拉张盆地及附近。该区主余型地震占63%,6级以上地震序列也存在多震类型。(2)阿尔金断裂带位于西昆仑北缘断裂和北祁连断裂过渡带,受青藏块体向北和向西的推挤,断裂本身的左旋位移量通过两端逆冲挤压而转化,使得青藏高原北边界不断向外扩展。在此力源下,阿尔金断裂带震源破裂以走滑为主,也有少量的逆冲型地震。地震序列中主余型和孤立型地震占比相同(占44%)。(3)在印度板块和亚欧大陆碰撞效应影响下,天山地区产生近NNE向水平压应力,构造运动显现出带旋性特征的逆冲和走滑,震源破裂方式与之相吻合。而天山构造大跨度的空间展布、扩展形式的多样性和地震破裂的两重性,又影响到地震序列类型的多样性,使得主余型、孤立型和多震型地震在不同构造部位呈现优势分布。(4)阿尔泰的构造运动可能受到了来自印度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的远程效应和西伯利亚块体南向运动的双向影响,形成NNE和SW向水平挤压力,主要大型发震断裂做右旋剪扭错动,而一些深断裂则以逆冲运动为主。震源破裂呈现出走滑(占64%)和部分的逆冲(占27%),6级以上地震序列主要为主余型,5级左右地震则多为孤立型。 相似文献
999.
Metamorphic dehydration and partial melting are two important processes during continental collision. They have significant bearing on element transport at the slab interface under subduction‐zone P–T conditions. Petrological and geochemical insights into the two processes are provided by a comprehensive study of leucocratic veins in ultrahigh‐pressure (UHP) metamorphic rocks. This is exemplified by this study of a polymineralic vein within phengite‐bearing UHP eclogite in the Dabie orogen. The vein is primarily composed of quartz, kyanite, epidote and phengite, with minor accessory minerals such as garnet, rutile and zircon. Primary multiphase solid inclusions occur in garnet and epidote from the both vein and host eclogite. They are composed of quartz ± K‐feldspar ± plagioclase ± K‐bearing glass and exhibit irregular to negative crystal shapes that are surrounded by weak radial cracks. This suggests their precipitation from solute‐rich metamorphic fluid/melt that involved the reaction of phengite breakdown. Zircon U–Pb dating for the vein gave two groups of concordant ages at 217 ± 2 and 210 ± 2 Ma, indicating two episodes of zircon growth in the Late Triassic. The same minerals from the two rocks give consistent δ18O and δD values, suggesting that the vein‐forming fluid was directly derived from the host UHP eclogite. The vein is much richer in phengite and epidote than the host eclogite, suggesting that the fluid is associated with remarkable concentration of such water‐soluble elements as LILE and LREE migration. Garnet and rutile in the vein exhibit much higher contents of HREE (2.2–5.7 times) and Nb–Ta (1.8–2.0 times) than those in the eclogite, indicating that these normally water‐insoluble elements became mobile and then were sunken in the vein minerals. Thus, the vein‐forming agent would be primarily composed of the UHP aqueous fluid with minor amounts of the hydrous melt, which may even become a supercritical fluid to have a capacity to transport not only LILE and LREE but also HREE and HFSE at subduction‐zone metamorphic conditions. Taken together, significant amounts of trace elements were transported by the vein‐forming fluid due to the phengite breakdown inside the UHP eclogite during exhumation of the deeply subducted continental crust. 相似文献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