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8篇
  免费   190篇
  国内免费   356篇
测绘学   114篇
大气科学   99篇
地球物理   158篇
地质学   667篇
海洋学   171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49篇
自然地理   75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By stacking high-precision tidal gravity observations obtained with superconducting gravimeters at six stations in China, Japan, Belgium, France, Germany and Finland, the local systematical discrepancies in the parameter fitting, caused by atmospheric, oceanic tidal loading and the other local environmental perturbations, are eliminated effectively. As a result, the resonance parameters of the Earth’s free core nutation are accurately determined. In this study, the eigenperiod of free core nutation is given as 429.0 sidereal days, which is in agreement with those published in the previous studies. It is about 30 sidereal days less than those calculated in theoretical models (about 460 sidereal days), which confirms the real ellipticity of the fluid core of the Earth to be about 5% larger than the one expected in assumption of hydrostatic equilibrium. The quality factor (Q value) of free core nutation is given as about 9543, which, compared with those determined before based on the body tide observations, is much larger, but more close to those obtained using the VLBI observations. The complex resonance strength is also determined as (−6.10×10−4, −0.01 ×10−4)°/h, which can principally describe the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n anelastic mantle.  相似文献   
22.
睡莲类植物ITS nrDNA序列的分子系统发育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睡莲类植物是目前植物分子系统学与进化研究的一个重要类群。核基因组的ITS区是核核糖体(nrDNA)转录单位的一部分。测定和分析了5个属的7种睡莲类植物的核核糖体ITS序列,并与GenBank中提取的相关序列进行了组合分析,初步获得了睡莲类植物的2个ITS系统树,结果也支持现有分子系统学研究中有关金鱼藻处于较原始位置的观点。  相似文献   
23.
青藏铁路抛石路基的温度特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8,他引:12  
铁路道渣和片石铺层的对流换热为多孔介质的热传导问题,根据多孔介质中流体热对流的连续性方程、动量方程和能量方程,应用伽辽金法导出了多孔介质对流换热的有限元公式,并对抛石路基和传统道渣路基在未来25a创温度变化进行了预报分析和比较.计算结果表明,在150cm的抛石厚度,片石直径为10cm,年温度较差30℃的倩况下,在路基中心线y=一5m处,抛石路基下的冻土温度要比传统路基的温度低2.45℃,抛石路基有对其下面的冻土提供冷能的制冷作用,可以保证冻土路基的稳定.因此,推荐该种路基作为青藏铁路高温冻土区的路基结构,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冻土区的铁路.  相似文献   
24.
青藏铁路管道通风试验路基地温变化及热状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6,他引:3  
基于青藏铁路北麓河试验段管道通风路基在2个冻融循环周期内的地温监测资料,分析了路基温度的发展、温度场分布特征及多年冻土的热流量变化.结果表明:通风管埋设于路堤中部的路基温度变化和发展情况与一般路基类似,路基在施工后的2个冻融周期内仍处于整体升温的过程;通风管埋设于路堤下部的路基,虽然前2个冻融循环周期内土体温度与原始状态相比同样有所升高,但开始出现逐渐降低的趋势,同时地温场的分布在横向上的对称性也比较好,在热交换方面,一般填土路基和通风管位于路堤中部的路基在施工后的前2个冻融循环周期内一直处于吸热过程,而通风管位于路堤下部的路基在经历了第1个周期的持续吸热过程后,在第2个冻融循环周期内已经开始放热。  相似文献   
25.
铁路碎石道碴层导热系数测试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张建明  盛煜  赖远明 《冰川冻土》2003,25(6):628-631
采用稳态比较法,对铁路碎石道碴层的导热系数进行了测试.试验在常温条件下,分别对底部加热及顶部加热两种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碎石道碴层顶、底面之间的温差较小时,顶部加热及底部加热两种试验条件下测得的导热系数基本相同;而当碎石道碴层顶、底面温差较大时,底部加热条件下的导热系数明显地大于顶部加热条件下的导热系数.在底部加热条件下,碎石道碴层的导热系数随温差的增大而逐渐增大.碎石道碴层具有吸热和放热条件下传热的不对称性,合理地利用碎石道碴层的这一传热特性,可望对路基下多年冻土起到积极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6.
遥感技术在腾冲西南地区地热资源研究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TM数据,对滇西腾冲西南地区进行地质构造解译,阐明了该区多地热活动的原因.通过对TM6波段热红外异常信息的提取,经构造解译与地热异常分布区的叠加分析,发现了该区地热富集的规律性,提出了地热田的遥感影像模式.据此,预测出腾冲西南地区62处水热活动Ⅰ级异常区.  相似文献   
27.
GIS数据库的多样性派生出一些访问GIS数据库的方法。其中数据仓库应用于对动态性要求不是很强的数据操作,调节器\封装应用于动态访问较为频繁的数据访问。两者应用于动静态相结合的数据访问时效率低下。综合两种方法的化缺点,本文提出混合法,旨在提高GIS数据库的访问效率。  相似文献   
28.
武汉基准台超导重力仪重力潮汐观测结果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本文采用重力残差信号对武汉基准台超导重力仪的原始观测数据(20秒采样)作预处理,将原始观测信号分解成重力潮汐和残差两部分,在残差信号中消除一些已知的干扰因素的影响。利用ETERNA软件作调和分析,两主波(O1和M2)的重力潮汐参数(振幅因子和相位滞后)为:O1:1.1788±0.0006,-0.5975°±0.028°;M2:1.1713±0.0002,-0.5873°±0.008°经海潮改正以后,O1和M2波的潮汐参数与Wahr-Dehant潮汐模型值相比,振幅因子的偏差优于0.1%。  相似文献   
29.
GeochemicalFeaturesofOphioliteinMianxianLueyangSutureZone,QinlingOrogenicBeltLaiShaocong;ZhangGuowei(DepartmentofGeology,Nort...  相似文献   
30.
三维分块倾斜界面的反演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利用反射波走时反演介质层速度和包含直立断层的三维界面的计算方法.对各层界面利用多个倾斜或平界面方程来描述.给出了数值计算实例.结果表明,反演解与真模型很接近,说明计算方法是有效的.利用该方法处理了唐山地震区的PmP反射波资料,获得了该区域莫霍界面的三维分块形态.唐山附近莫霍界面错断与该区域1976年唐山地震及一系列余震的发生有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