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51篇
  免费   806篇
  国内免费   919篇
测绘学   274篇
大气科学   1023篇
地球物理   1535篇
地质学   2349篇
海洋学   1092篇
天文学   436篇
综合类   433篇
自然地理   534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241篇
  2021年   257篇
  2020年   230篇
  2019年   283篇
  2018年   316篇
  2017年   324篇
  2016年   387篇
  2015年   281篇
  2014年   377篇
  2013年   422篇
  2012年   333篇
  2011年   349篇
  2010年   345篇
  2009年   333篇
  2008年   312篇
  2007年   297篇
  2006年   254篇
  2005年   206篇
  2004年   199篇
  2003年   173篇
  2002年   160篇
  2001年   162篇
  2000年   160篇
  1999年   161篇
  1998年   138篇
  1997年   131篇
  1996年   114篇
  1995年   105篇
  1994年   97篇
  1993年   76篇
  1992年   76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4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3篇
  1972年   3篇
  1958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秦皇岛市洋河、戴河滨海平原海水入侵的控制与治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韩再生 《现代地质》1990,4(2):105-115
秦皇岛市洋河,戴河冲洪积平原,近20年来抽取地下水量迅速增加,80年代初形成了低于海平面的降落漏斗,造成海水从海岸线向内陆和从河流下游河床向两侧同时侵入孔隙含水层。由于水质恶化,北戴河区水源地面临报废的危险。为了保护和开发淡水资源,控制海水入侵,必须对地下水的水质和水量进行综合评价。采用水动力弥散型地下水水质模型来描述滨海含水层中海水和淡水的运动,把氯离子作为水质模型的变量。在水量模型中采用孔隙压力代替水头作为变量。数学模型用有限单元法求解。模拟面积约180km2,剖分为321个单元,184个结点。作为水文地质实体的模型,它被用来模拟和预报不同降水量年份的地下水水位和水质。计算结果表明,如果保持目前的地下水开采量,海水入侵还会深入。为了控制和治理海水入侵,本文探讨了可行措施。根据数学模型模拟的结果,在洋河下游人海口修建防潮闸,同时加强滨海含水层的管理,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992.
包头市近50年气候变化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包头市1961—2010年的逐日气温、降水、风等气象要素资料,分析了近50年气候变化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包头市气候发生了明显的变暖过程,全市年平均气温升高了1.9~2.3℃,年平均最高气温升高1.3℃,年平均最低气温升高2.2~2.7℃,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气温持续上升,冬季变暖尤为明显。而降水量没有趋势性的年际变化,呈现出箱体内的震荡。  相似文献   
993.
晚更新世末期北方陆架区沙漠-黄土堆积群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晚更新世末期,强劲古季风活动的结果,在中国西部形成沙漠-黄土堆积群(黄土高原及其以西或西北的沙漠区),当它到达陆架区以后,风蚀作用继续存在,会产生同样的地质效果,因而在中国东部陆架区,形成两个新的沙漠-黄土堆积群。其一为渤海沙漠-黄土堆积群,包括渤海海底、渤海海岸一带的古沙漠活动区和辽东半岛西岸、庙岛群岛以及山东蓬莱以西的含有孔虫的黄土沉积。其二为黄海沙漠-黄土堆积群,包括苏北浅滩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全新世以前的沙漠活动区和南京一带的下蜀黄土。   相似文献   
994.
一些有机物对Ph、Zn、Cu迁移与沉积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一些有机物在成矿溶液中存在的可能性,作者相继就中性、酸性与碱性氨基酸,以及酒石酸在铅、锌、铜迁移与沉积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模拟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从90~210℃范围内,酸性氨基酸在热卤水中的存在,比中性和碱性氨基酸更有利于铅、锌、铜的活化、迁移。而酒石酸在热卤水中的存在,只在90℃或更低时,才是铅、锌等金属活化、迁移的最佳温度条件。且无论哪种有机物在热卤水中的存在,随作用时间及温度的变化,不同金属的活化、迁移明显不同。这表明,金属与氨基酸或其它有机物形成的易溶络合物,其稳定性不仅与金属、氨基酸等有机物的种类有关,而且还受温度的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95.
由于大规模开发岩溶地下水,出现了多个水源地之间互相干扰、保泉洪水互相矛盾等诸多环境问题。如何在这种复杂情况下科学地评价开采资源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丹河岩溶地下水系统岩溶水文地质条件的分析、概化,提出了模拟水源地开采法,即在二维数值法评价数学模型上叠加一系列的模拟开采水源地,在多种约束条件下进行岩溶地下水系统开采方案的优化,是一种经济效益显著的水资源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996.
大规模采煤对岩溶区水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山西省是我国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煤田面积6.18万km ̄2,占全省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探明储量达2048亿吨,年开采量2亿吨以上,本世纪末将达到3亿吨以上。山西的主要煤田(大同煤田例外)均开采石炭、二叠系煤层。含煤地层覆盖于寒武、奥陶系岩溶化地层之上,即煤田与岩溶泉域大部重叠,形成煤、水(岩溶水)共存系统。大规模采煤对岩溶水环境的影响是巨大的,已成为能源基地建设与运营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997.
喀斯特微观溶蚀机理研究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9  
韩宝平 《中国岩溶》1993,12(2):97-102
通过溶蚀孔隙的扫描电镜观察,讨论了喀斯特微观溶蚀机理,认为水-岩界面的选择性溶蚀是最本质的特征,化学成分和矿物结构是选择性溶蚀的两个重要方面。同时对微裂隙尖墙的溶蚀特点,提出了形成囊状溶孔的机制。   相似文献   
998.
任丘油田碳酸盐岩溶蚀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韩宝平 《中国岩溶》1988,7(1):81-88
任丘油田是“新生古储型”碳酸盐岩油气藏,储集层深埋于地下3000米处。笔者通过开放、封闭两种体系的溶蚀实验,研究了任丘油田热水与碳酸盐岩作用的机理。常温常压开放体系实验结果表明:溶蚀作用主要受岩石成分、结构及构造控制,比溶蚀度随泥亮晶比升高而变大。封闭体系实验条件为:T=90℃,Pco2=20atm,t=6小时。实验结果表明:与开放体系相比,白云岩的溶解速度相对提高,说明在深部高温高压条件下,白云岩可以被油田水溶蚀形成良好的油气储集层。   相似文献   
999.
利用包头市区1951—2010年历年7月气温、降水、日照、天气现象及1991—2010年历年7月自记风等气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揭示包头市区历年7月基本气候特征。分析结果表明:7月份是包头市区一年中最热的月份,97%年份的最高月平均气温、87%年份的最高月平均最高气温、60%的年份的年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份,46%年份的月最多大雨以上降水日数、60%的最多月雷暴日数、40%年份的最多月降水量和冰雹日数均出现在7月份。7月中旬前后副热带高压雨带逐渐北抬至河套地区,暖湿气流强盛,开始进入主汛期,高温、降水和强对流天气明显增多,它们的到来不仅给"中运会"带来影响,还会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灾难。通过总结7月份包头市区气候状况,提出重点关注和防御的重要天气过程,以此达到警示和预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利用气候相似性原理,按照天气系统影响划分气候区,分析锡林郭勒盟冬季降水分布特征及其成因。冬季降水分布特点与其他季节有所不同,西南部和东部各有一大值区,其原因主要是受河套气旋(倒槽)和蒙古冷涡影响造成,山地小气候也起到重要作用。西部地区70年代降水最多,其他地区降水最多的时期是在90年代,2000年以来降水有所减少,异常偏多或偏少的年份多集中于某个时期,具有一定的周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