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63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29篇
地球物理   34篇
地质学   138篇
海洋学   8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地震目录和震相数据在地震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中国地震台网、全球地震台网地震目录数据库和震相数据库的内容和查询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82.

晚始新世-早渐新世转变期(约34 Ma,EOT)温度降低是新生代显著气候事件之一,对亚洲环境演变有深刻影响。本研究基于渭河盆地厚度为413.95 m的支家沟剖面34.89~31.51 Ma时段的河湖相沉积,获得高分辨率总碳酸盐、方解石含量变化序列,结合薄片及扫描电镜分析,尝试建立晚始新世-早渐新世渭河盆地气候和环境演变时间序列,探讨EOT期间渭河盆地古气候对全球温度变化的响应。镜下岩石薄片鉴定显示,沉积物粒度变化与岩相变化对应较为一致。34.89~33.89 Ma,高含量的总碳酸盐、方解石指示气候较为温暖干旱,沉积序列指示从滨湖相向湖泊三角洲相过渡;33.89~33.09 Ma期间,低含量的总碳酸盐、方解石指示气候偏凉且相对湿润,沉积环境为湖泊三角洲向滨浅湖过渡,水位逐渐上升;33.09~31.51 Ma,总碳酸盐、方解石含量变化与地层岩性变化有较好的一致性,此时沉积相为滨湖相,湖泊水位可能高于34.89~33.89 Ma,但低于33.89~33.09 Ma。结合全球温度变化序列,本研究认为渭河盆地始新世晚期-渐新世早期湿度变化可能受全球温度驱动的蒸发量控制,但明确的驱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3.
为满足广东省海岛保护管理业务需求以及提高广东省海岛保护管理信息化水平,文章在现有海岛调查数据的基础上,运用数据库管理和“一张图”集成展示技术,采用B/S架构模式,搭建集海岛属性、空间和时间数据以及多比例数据于一体的区域性海岛保护管理信息平台;该平台的建设对于全面掌握广东省海岛的数据情况、基本特点、保护管理情况和存在的突出问题发挥积极作用,同时以信息化管理技术手段加强广东省海岛保护管理,推进海岛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促进海洋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84.
针对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受遮挡影响较大和难以穿透植被茂密地区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城市复杂地形环境下倾斜模型结合LiDAR点云进行小区域大比例尺数字地形图的更新方法。首先采用五镜头六旋翼无人机分别以垂直和平行主要建筑物楼群方向进行2次全区域拍摄,以及无人机机载激光雷达全区域采集点云,并对高度不足10 m的别墅区进行单镜头低空补飞。然后融合倾斜影像点云与机载激光点云建模,经过3种建模方案对比,融合建模的倾斜三维模型的位置精度和模型质量均最优。最后基于此模型进行测图。精度评定结果表明,城市复杂地形环境下在飞行方案和像控点布设合理的情况下,通过倾斜三维模型采集的数字地形图的平面和高程精度完全满足并优于深圳市1∶1000数字地形图动态更新的精度指标。  相似文献   
85.
采用浙江省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1971—2018年逐日最低气温数据,利用常规气象统计方法,对浙江省平均初终霜日和无霜期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同时基于不同气候态、年代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时间特征上,近48 a浙江省平均初霜日显著推迟,平均终霜日显著提前,平均无霜期显著延长;1981—2010年气候态的平均初终霜日和无霜期推迟、提前、延长的趋势都最为显著;20世纪90年代初终霜日和无霜期变化趋势最为显著;平均初霜日在2003年发生突变,终霜日在1997、2004年发生突变,无霜期在2002年发生突变。空间特征上,近48 a浙江省初霜日在空间上,整体呈现西东晚、北中南早的格局;1981—2010年和21世纪00年代终霜日表现为自浙南向浙北逐步推迟的趋势;1981—2010年和21世纪00年代无霜期整体分布上呈现出西东南长、中北短的特点;1981—2010年和21世纪00年代初霜日整体有推迟的趋势,终霜日整体有提前的趋势,无霜期整体有延长的趋势。  相似文献   
86.
According to the latest International Chronostratigraphic Scheme (ICS, 2000), the Permian in the Middle-Lower Yangtze region of South China can e divided into three series and nine stages relevant to the traditional six stages of South China. From Assellian to Changxingian of Permian, 44 Main age range, the strata are composed of 14 third-order sequences, each of which is 3.14 Ma in average age range. There is one third-order sequence of Zisongian, equivalent to middle and upper Chuanshan Formation or equal to Asselian and two thirds of Sakmarian. There are two third-order sequences, corresponding to Liang-shan Formation or Zhenjiang Formation and upper Chuanshan Formation, which are assigned to Longlingian, coinciding with Artinskian and one third of Sakmarian. In addition, three third-order sequences, equal to Qixia Formation, are attributed to Chhsian, corresponding to Kubergandian and one third of Roadian. Four third-order sequences, comprising Gufeng, Maokou, Yanqiao,Yinping and Wuxue formations, are assigned to Maokouan, equivalent to two thirds of Roadian, Wordian and Capitanian. Two third-order sequences, equal to Longtan Formation or Wujiaping Formation, are included in Wuchiapingian. Other two third-order sequences, corresponding to changxing Formation or Dalong Formation, are assigned to Changhsingian. In brief, these above third-order sequences can be incorporated into 4 sequences sets.  相似文献   
87.
北京大学AMS 14 C 国际比对样品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北京大学加速器质谱(AMS)实验室参加国际原子能机构 (IAEA) 组织的第五届14 C国际比对样品测量的过程和结果,包括样品制备、小型14 C测量加速器质谱计装置和比对测量结果的统计分析等。北京大学的测量结果与IAEA加权统计平均值的偏差在1σ之内, 这一结果较客观地体现了我国14 C AMS年代测定在国际同类实验室中所处的地位。  相似文献   
88.
秦-祁构造结合部位以新阳-元龙大型剪切带为界,北侧的北祁连造山带和南侧的西秦岭造山带的构造线呈斜截关系,致使两侧岩石单元的对比存在困难。陇山岩群位于秦-祁结合部位的北祁连构造单元东端,是一套岩性复杂的中深程度变质杂岩,其形成年代和构造属性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论。本文重点以陇山岩群中黑云母石英片岩为研究对象,对其中的碎屑锆石进行LA-ICP-MS U-Pb测年。其测年结果明显分为4组,两个主要区间为1 097~795 Ma (49%,峰期年龄约为929 Ma)和2 713~2 265 Ma (21.5%,峰期年龄约为2 435 Ma),另有两个次级年龄组为575~471 Ma (12%,峰期年龄约为541 Ma)与1 864~1 539 Ma (14%,峰期年龄约为1 717 Ma)。通过最小岩浆峰期年龄和陇山岩群内侵入体的最老年龄初步限定其形成时代介于寒武纪早期-早-中奥陶世(539~454 Ma),与已报道的晚太古代-早元古代陇山岩群TTG片麻岩形成于不同时代,不属于华北板块南缘基底的沉积岩系。通过与周边构造单元年龄特征峰值的对比研究发现,其新太古代-古元古代(2 713~2 265 Ma)和中元古代(1 864~1 539 Ma)的碎屑物质主要来自华北板块南缘基底,新元古代(1 097~7 95 Ma)的碎屑物质主要来自于北秦岭造山带和中祁连陆块,早古生代(575~471 Ma)的碎屑物质来自于天水-武山构造带,与该洋盆形成过程有关。因此,陇山岩群中黑云母石英片岩的碎屑物源既包括北侧的华北板块南缘基底,又包括南侧的秦岭-祁连造山带,可能形成于早古生代红土堡弧后盆地的形成扩展阶段,与北秦岭东段宽坪岩群副变质岩和二郎坪岩群变沉积岩形成构造环境相似。  相似文献   
89.

【目的】沁水盆地郑庄北中深部煤层气早期采用压裂直井开发,整体表现为低产低效。采用单支套管压裂水平井开发后,单井产量达到直井的10~50倍,目前已成为主体开发井型,但各井产量差异较大。为明确郑庄北中深部煤层气分段压裂水平井产能影响因素,改善开发效果。【方法】基于郑庄北部水平井开发实践,结合地质特征与工程参数,分析了中深部煤层气水平井产能的主控因素,并针对性提出实现中深部水平井高效开发的建议。【结果和结论】结果表明: 单支套管压裂水平井产能受地质和工程因素综合影响。地质条件下,中深部储层含气饱和度明显高于浅部储层,整体资源富集;高产井主要分布在构造曲率较小的平缓区域内;原生煤层射孔段数与水平井产气效果呈正相关关系;研究区水平主应力差介于8~16 MPa,且随埋深增加而增大,无法形成复杂缝网是导致前期产气效果差的原因。工程条件上,当井眼轨迹方位与最大水平主应力方位夹角为60°~90°时产气效果最好,井平均稳产气量可达到9 700 m3/d;水平段越长,煤层稳产气量越高;采用泵送桥塞射孔压裂方式的水平井产气效果明显优于油管压裂方式,稳产气量随压裂规模增加而显著提高,压裂参数中施工排量对改造效果的控制作用显著,当排量<7 m3/min时,水平井稳产气量整体小于2 000 m3/d;当排量增大到8~10 m3/min时,稳产气量逐渐增高;当排量保持在10~12 m3/min,稳产气量持续稳定在10 000~12 000 m3/d;当排量提高到16~18 m3/min时,稳产气量突破18 000 m3/d。最后,优选含气性、构造曲率、煤体结构、地应力等地质参数与水平段长度、压裂段数、单段压裂液量、单段压裂砂量、施工排量、砂比等工程参数,通过灰色关联法分析了中深部水平井产能主控因素。结果表明煤体结构和压裂规模是影响水平井产能的主要因素。提高原生煤层钻遇率与选点效率以及进一步提升施工排量及压裂规模是实现研究区中深部煤层压裂水平井更高产能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90.
渤海是一个自然灾豁隐患严重的地区之一,为了使渤海建成一个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的海区,本文提出必须将渤海区位优势和经济环境条件与防御灾害结合,实现综合开发,提高我国北方开发潜力和综合国力,推动我国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