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5篇
  免费   327篇
  国内免费   609篇
测绘学   257篇
大气科学   324篇
地球物理   289篇
地质学   902篇
海洋学   249篇
天文学   18篇
综合类   149篇
自然地理   24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116篇
  2021年   154篇
  2020年   118篇
  2019年   153篇
  2018年   150篇
  2017年   112篇
  2016年   121篇
  2015年   146篇
  2014年   155篇
  2013年   146篇
  2012年   155篇
  2011年   137篇
  2010年   115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99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4年   2篇
  194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71.
本文利用南京北郊164米气象塔实测资料对一次非降水弱冷锋过程的边界层风场结构一三维风速、横锋向水平散度、湍流通量和能量的时空分布,以及多尺度时空分布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在冷暖空气的过渡区(锋区)风场各参量具有明显的梯度,锋区前线的强上升气流与强冷锋相近,但锋区宽度较强冷锋宽得多,其时间尺度为30分钟,水平距离为35公里。锋面过境对风温场的影响时段为24小时,在这期间,出现阵风浪涌和多种中、小尺度(时间尺度为3-4小时、1-20分钟)的湍涡活动。  相似文献   
72.
发头裸腹溞休眠卵发育的温度因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了不同温度下发头裸腹溞(Moina irrasa)体眠卵的孵化时间及孵化率;取最先孵出和过半数孵出的两组数据依莱奥姆积温法则求得种群休眠卵最低临界温度为12.00℃,最低有效积温为441.61℃·h;最低亚致死高温点(即最适温度)为35.16℃,以及最低死亡高温点39.44℃。种群中过半数的临界温度为12.88℃,过半数有效积温为557.10℃·h,过半数的亚致死高温点为35.56℃以及过半数死亡高温点为39.49℃。讨论了这些参数在枝角类集约化培养中休眠卵的有效保存与启用所具有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3.
74.
With recent research indicating the importance of the rolling mechanism of deformation in granular systems consisting of perfectly round particles, it has become popular to use ellipse-shaped particles in the Discrete Element Method (DEM) numerical model. Inherent in this technique is the need for accurately computing ellipse to ellipse intersection, in order to properly detect contact formation and compute relative contact velocities. However, the commonly used algorithms for computing ellipse-ellipse intersection are generally poorly conditioned and can be inaccurate. An alternate method for computing ellipse-ellipse intersection is developed and presented which results in a well-conditioned, stable and accurate contact detection method. These modification are incorporated into the general DEM algorithm.  相似文献   
75.
76.
张超  姚华建  童平  刘沁雅  雷霆 《地球物理学报》1954,63(11):4065-4079
伴随层析成像(Adjoint Tomography)通过求解全波方程来准确模拟地震波在复杂介质中的传播,并利用波形信息来反演地下结构,是新一代的高分辨率成像方法.其中3-D伴随层析成像需要庞大的计算资源,而2-D反演相对更具计算效率.面波和远震体波是研究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的重要方法,它们对S波速度及Moho面的敏感度不同,通过联合反演,可以得到更为准确的S波速度结构及Moho面.通过两种数据的高度互补性,本文提出基于伴随方法的线性台阵背景噪声面波和远震体波联合成像方法,同时约束台阵下方S波速度结构及Moho面形态.我们将该方法应用到符合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典型结构特征的理论模型上,测试结果表明联合反演方法优势明显,相比于面波伴随层析成像,能获得更高分辨率的S波速度结构,同时能精准约束Moho面形态.相比于体波伴随层析成像,联合反演能有效压制高频假象,降低波形反演过程中的非线性化程度.本研究有望提供一种更为高效精准的线性台阵成像方法,搭建联合伴随层析成像理论框架,提升岩石圈成像分辨率,并为后续其他类型波形数据的引入提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77.
苏中波  张廷  马耀明  贾立  文军 《地球科学进展》2006,21(12):1224-1236
文章给出了青藏高原能量水分循环研究的概况和总结,着重估计了能量平衡各分项和湍流热通量等。在能量平衡的计算基础上,尽管能量不平衡的原因解释仍有争论并且没有解决,但我们揭示了GAME/Tibet试验观测资料中能量不平衡现象。我们发现估算的潜热通量比实际观测的要高许多。然而,根据能量平衡假设的计算结果和SEBS的估算一致性很好。在此基础上可以归纳出差异主要由GAME/Tibet试验观测资料中能量不平衡引起,潜热通量的实际观测可能偏小。  相似文献   
78.
生物质燃烧颗粒物有机示踪化合物的测定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2002年7月-2003年7月的北京市大气粗、细颗粒物样品中的左旋葡聚糖等糖类化合物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左旋葡聚糖主要存在于细颗粒中,可以作为示踪化合物来研究生物质燃烧现象。生物质燃烧对北京市大气颗粒物有较重要的贡献。对应于12%-40%的PM2.5有机碳和10%-33%的PM10有机碳。北京市在2002年10月和11月受到明显的生物质燃烧的影响,可能由于农田秸杆焚烧和秋季落叶焚烧。2003年5月7日颗粒物样品受到直线距离约为1000km以外的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大兴安岭林区森林大火烟雾的影响。生物质燃烧事件具有突发性,可以长距离传输;生物质作为农村生物燃料的使用其燃烧排放具有经常性和持久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79.
西太平洋海底海山富钴结壳惰性气体同位素组成及其来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采用高真空气体质谱系统测定了西太平洋麦哲伦海山富钴结壳不同层圈及其基岩的惰性气体丰度和同位素组成,结果显示:(1)西太平洋富钴结壳主要是水成成因,其中惰性气体来源不同,He 绝大多数来自宇宙尘(IDPs),少量来自陆源风成微粒;Ar 主要来自海水溶解的大气,少量来自陆源风成微粒或沉积岩建造水;Ne 和 Xe 主要来自海水中溶解大气, 少量来自宇宙尘;(2)在具三层结构的结壳中,亮煤层(致密层)的惰性气体同位素相对外层和疏松层有较大的不同,显示大洋磷酸岩化对早期沉积的结壳惰性气体组成有较大的影响,如导致~4He 的升高和~3He/~4He 的显著降低;(3)太平洋富钴结壳玄武岩基岩的~3He/~4He 非常低,为0.0095~0.074Ra,与本区磷块岩基岩(0.087Ra)相似,而远低于正常海底玄武岩的~3He/~4He 比值,显示这些基岩曾与富含放射性成因~4He 和 P 的上升洋流或沉积物中建造水发生过水/岩反应,这个过程将释放出较多的成矿元素,有利于富钴结壳的形成,海底海山玄武岩中较低的 He 同位素组成可作为富钴结壳的找矿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80.
本文分析了中西太平洋海山富钴结壳及其各主要层圈(外层、疏松层、亮煤层)和玄武岩基岩的铂族元素(PGE)和Au 含量以及 Os 同位素组成,发现富钴结壳中 PGE 和 Au 含量均较高,且变化很大,∑PGE 为(70.09~629.26)×10~(-9),平均289.48×10~(-9),Au 为(0.60~26900)×10~(-9).具三层结构的富钴结壳中,疏松层(∑PGE=(339.37~545.82)×10~(-9))和亮煤层(∑PGE=(280.09~629.26)×10~(-9))的∑PGE 明显高于外层((70.09~133.27)×10~(-9).单层结壳的∑PGE 为(83.94~479.75)×10~(-9),Au 含量普遍高于具三层结构者.结壳的∑PGE 和 Au 含量远高于太平洋多金属结核(分别为(101.57~155.83)×10~(-9)和(1~4)×10~(-9)。沉积深度和海水氧逸度的不同是导致结壳和结核中 PGE 含量明显差异的主导因素。富钴结壳∑PGE 和 Pt 与 Mn(%)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而与 Fe(%)具负相关性,与多金属结核正好相反,显示结壳中的 PGE主要赋存在水羟锰矿(δ-MnO_2)等锰矿物相中,与针铁矿(FeOOH·nH_2O)等铁矿物相关系不大,而结核中的 PGE 主要赋存在铁矿物相中。PGE 球粒陨石标准化曲线和各项参数显示富钴结壳的 PGE 和 Au 主要来自海底玄武岩的蚀变释放,部分来自铁陨石微粒等地外物质,而与海底热水活动无关。计算显示西太平洋结壳距今42.5Ma 左右开始生长,生长过程中分别在8.0Ma 和21.8Ma 处出现间断,相应形成外层、疏松层和亮煤层,其各自沉积速率为2.64mm/Ma,1.45mm/Ma 和1.06mm/Ma,相应海水的~(187)Os/~(188)Os 分别为0.948~0.953,0.599~0.673和0.425~0.536,显示外层含有较多的大陆风化尘,而疏松层和亮煤层的沉积物主要来自海底洋壳蚀变和陨石碎屑或宇宙尘等地外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