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86篇
测绘学   35篇
大气科学   29篇
地球物理   40篇
地质学   161篇
海洋学   40篇
综合类   27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2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23 毫秒
281.
中尺度对流系统演变中的非线性对流对称不稳定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寇正  陆汉城 《大气科学》2005,29(4):636-644
应用ARPS(Advanced Regional Prediction System)模式用数值试验的方法分析了中尺度对流系统中非线性对流-对称不稳定的发展, 结果表明, 非线性对流-对称不稳定的发展过程首先是对流的发展, 为对称不稳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而对称不稳定发展的结果使对流组织化, 环流加强, 生命史增长, 并且对流发展与对称不稳定的释放存在一个正反馈过程, 从而给出了其中物理过程相互作用的概念模型.  相似文献   
282.
国土资源电子政务总体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重点工作和总体设计;指出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应以政务业务流为主线,国土资源数据库为核心;强调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根本任务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国土信息工程做了全面规划。  相似文献   
283.
银川地堑地壳挤压应力场:深地震反射剖面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银川地堑位于南北地震带北段,地质结构复杂,活动构造发育.为了调查银川地堑的构造特征及断裂分布情况,布设了NW向跨银川地堑的深地震反射剖面,首次获得银川地堑地壳的精细结构.结果表明,银川地堑具有典型的拉张-挤压型沉积盆地特征,上地壳反射连续性好,层位丰富,能量强,断裂发育.下地壳和莫霍面记录了挤压与拉张的发展过程.奠霍面...  相似文献   
284.
滇西剑川OIB型苦橄玢岩:俯冲板块断离的产物?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滇西剑川地区出露小规模的OIB型苦橄质次火山岩,主要由橄榄石、单斜辉石和斜长石组成,其中橄榄石主要为贵橄榄石,Mg#最高可达88.8。全岩SiO2含量为43%~48%,MgO含量为12%~24%。根据橄榄石-熔体平衡原理,恢复的原始岩浆为苦橄质岩浆(MgO=13%,FeO=10%)。苦橄玢岩的微量元素标准化图解与洋岛玄武岩(OIB)相似,具有相对富集轻稀土(LREE)和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的特点。此外,斑晶橄榄石中普遍含有熔融包裹体和尖晶石包裹体。尖晶石属于富铬尖晶石,Cr#最高可达69.0,且尖晶石具有较低的Al2O3(12.5%~18.6%)和较高的TiO2(0.2%~1.7%)含量。微量元素模拟结果表明,苦橄质岩浆是高温高压(T≈1470℃,P≈2.7GPa)条件下石榴子石相橄榄岩低度部分熔融(4%~7%)的产物。结合苦橄玢岩的分布特征,推测苦橄质岩浆的形成可能与中新世时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高角度深俯冲过程中板片的断离导致软流圈物质沿着板片窗上涌而发生熔融有关。  相似文献   
285.
文中从青藏高原的多年冻土出发,对高原多年冻土的分布及变化规律进行了概括论述。多年冻土的下界高度随纬度增高而降低的规律十分明显,平均每增高纬度1°,冻土下界降低80~100m,年平均地温增加0.9℃~1℃。多年冻土的厚度随海拔增高而增厚的垂直分带规律也很强,大约海拔每升高100m,冻土厚度增加15~20m,最大揭露多年冻土厚度为128.09m。同时对多年冻土区的冻害类型进行划分,对其比较常见和典型的主要灾害特征进行归类;并提出防治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286.
287.
中国东部暖季对流云与层状云的比例及与降水的对应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1985~2011年逐时地面台站观测云资料,分析了对流云和层状云及其比例关系的时空演变特征,结合逐日融合降水资料研究了对流云、层状云与季风雨带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中国东部暖季(5~9月)对流云发生频率平均为15.4%,层状云为30.0%。对流云与层状云发生频率的比例在广东、广西、海南省东部和贵州省大部分地区大于1,其它地区均小于1。伴随季风雨带的北进南退,层状云发生频率和云量中心均与降水中心对应,且层状云云带与季风雨带位置吻合,随时间的演变趋势也相同,说明季风雨带主要由层状降水构成,对流云发生频率和云量大值中心则位于季风雨带南侧。对流云和层状云发生频率/云量的变化在华南地区和江淮流域呈显著负相关,云的类型主要由大气稳定度决定。对流云和层状云发生频率在华北地区呈显著正相关,水汽是形成云的决定因素。就降水频率而言,华南地区层状云降水和对流云降水各占一定的比例,而江淮流域和华北地区层状云降水频率更大。  相似文献   
288.
数字高程模型(DEM)是GIS的基础数据之一,是许多涉及高程信息的空间分析的重要基础。DEM插值精度的好坏直接影响基于DEM的各种地学分析及应用,因此研究高精度的DEM插值算法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基于水文强化算法的DEM插值算法——ANUDEM,并与传统的TIN建立DEM的算法进行了比较。认为在地形复杂地区由于等高线密集,高程信息丰富,两种插值算法效果都比较好;而在地形平坦地区ANUDEM算法精度优于TINDEM,并且,ANUDEM得到的DEM很好地避免了平山顶、阶梯状地形,其派生的等高线和水系与原始数据更加吻合。相对于TINDEM算法,ANUDEM算法更适合地形平坦地区的DEM建立。  相似文献   
289.
张森  张迪  寇琳琳  韩仁萍  鞠楠 《地质论评》2016,62(S1):77-78
吉黑东部是我国重要的产金地区之一。目前已探明金矿产地六十余处,其中大型金矿产地十余处,中型二十余处,矿(化)点几百处。近年来,在老矿山深部、外围和新区、新层系中陆续有新发现、新认识、新进展,源潜力较大,将成为全国又一重要黄金基地。 吉黑东部金矿资源丰富,但矿化类型较复杂,矿化类型的划分资料较少,分类方案?不尽不同,给找矿评价工作带来很多困难。本文根据区内金矿成矿条件及成矿特征,划分了金矿床类型,指出找矿放方向,以利于指导找矿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290.
布谷马西矿区北部矿段钾盐矿为大型矿床,共圈出钾盐矿层16层,其中钾石盐型矿层3层,赋存于光卤石岩上部。钾石盐型矿层赋矿标高260.83~321.32m,估算KCl(333)资源量1743.5万t,KCl平均品位23.02%。矿床成因类型为后生淋滤成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