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8篇
  免费   699篇
  国内免费   385篇
测绘学   281篇
大气科学   408篇
地球物理   433篇
地质学   1256篇
海洋学   195篇
天文学   46篇
综合类   130篇
自然地理   313篇
  2024年   64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93篇
  2014年   132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128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134篇
  2006年   109篇
  2005年   108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99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95篇
  1997年   99篇
  1996年   104篇
  1995年   101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63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61篇
  1990年   55篇
  1989年   49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5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1.
温度和含水量是形成花岗质岩浆最重要的两个参数。在大多数硅质岩浆中,水的含量为2-4wt%。水的主要来源有二,其一是地壳内含水硅酸盐的脱水作用,并视脱水矿物为白云平、黑云母或角闪石,所产生熔体的初始温度相应依次升高,成分由过铝质到偏铝质变为偏铝质到过碱质,K/Na比值、^87Sr/^86Sr初始比值和δ^18O值则依次降低。水的另一主要来源是由俯冲洋壳及上地幔(以含水玄武岩和安山岩的形式)迁移到地壳中的挥发分,所产生花岗岩的地球化学性质将随地壳岩浆与地幔岩浆的相对重要性而变化。  相似文献   
22.
基于多种卫星测高资料融合海面高数据对黄海、东海、南海和全球海平面异常在1993年至2005年期间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黄海、东海、南海线性趋势分别为5.05mm/a,4.8mm/a,4.27mm/a,均大于全球平均趋势项2.66mm/a,各海域的周期振幅和相位变化也存在较大差异。近海各海域与全球的海平面异常的小波交叉谱和相关谱分析表明,近海各海域与全球海平面异常变化在年际周期上具有较高的谱能,但相位差异较大,短周期相关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23.
24.
25.
柴达木盆地三湖地区第四系生物气的形成途径与运聚方式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柴达木盆地三湖(台吉乃尔湖、涩聂湖、达布逊湖)地区第四系生物气区是我国最大的生物气区。笔者系统采集了该气区21个天然气样品,测量了其组分和碳同位素组成,重点探讨了生物气形成途径和运聚方式。生物气δ~(13)C_1和δ~(13)C_(CO_2)均随深度增大而变重,显示了CO_2还原途径成气的特征。生物气δ~(13)C_1、δ~(13)C_(CO_2)和δD分布与CO_2还原方式形成的生物气的相应同位素值分布范围接近。在有关成因图解中这些数据主要位于CO_2还原途径成气范围内。生物气CO_2和CH_4之间的碳同位素分馏系数α_c>1.055,具有CO_2还原途径成气的特征。柴达木盆地第四纪干旱的古气候、较低的古温度、较高的沉积速率和水体中较高的硫酸盐含量使得甲烷菌的大量繁殖只能在较大的深度范围内才能实现,从而,有利于CO_2还原途径成气作用进行。涩北一号、涩北二号气田生物气δ~(13)C_1组成分布可能表明,生物气形成以后沿疏导层水平运移进入气藏,基本不存在垂向运移。该项研究对于进一步深入探讨生物气成因、形成条件,确定生物气模拟实验方式与条件,计算生物气资源量,建立成藏模式和选择天然气有利勘探区块均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6.
珠江口盆地荔湾井区珠江组深水扇沉积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荔湾深水区为油气勘探有利区域,通过岩石学和古生物组合特征研究,认为该区珠江组下部属于典型的深水扇沉积,可划分为早期盆地扇和晚期斜坡扇两种类型,两类深水扇都以发育颗粒流、砂质碎屑流及低密度浊流等顺坡重力流沉积为主,同时夹有少量内波和等深流等深水牵引流改造沉积。砂质碎屑流为两类深水扇水道砂体的主要沉积类型,发育有逆-正粒序层理、平行层理和水平层理,粒序层内可见各种丰富的液化变形和生物逃逸构造,而水平层内发育有更多的生物钻孔和扰动现象。两类深水扇的沉积构造和古生物特征有明显差异,其中盆地扇水道砂岩中普遍含硅质小砾石,水道间泥岩中含有较多保存完好的抱球虫化石,斜坡扇水道砂岩以富含炭泥屑为典型特征,水道间泥岩含有更丰富的颗石藻和抱球虫化石,其中部分抱球虫和颗石具有遭受海底溶蚀作用的现象,指示斜坡扇相对盆地扇有更大的水体深度。平面上两类深水扇具有相似的重力流沉积的分带性,都具有自陆架坡折向盆地方向由颗粒流沉积逐渐向砂质碎屑流和近源高密度浊流、远源低密度浊流等单向演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27.
柴达木盆地环英雄岭地区浅部存在一个强波阻抗界面,以该波阻抗界面作为模型反演标志层,计算高、低频静校正分量,充分利用了浅层强波阻抗界面的深度信息、折射信息、反射信息,兼顾了低、高频静校正的计算;同时,可通过提高该波阻抗界面的成像品质来判断静校正精度.该方法在环英雄岭地区的应用大幅度提高了地震剖面信噪比和复杂构造成像精度,从而表明基于强波阻抗反射界面的静校正技术是解决英雄岭极低信噪比区复杂静校正问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8.
中国西部高原咸化地表和地下结构复杂多变,静校正问题突出.通过多年探索,逐步形成了针对高原咸化地表的静校正技术系列:复杂地表的初始模型构建技术;极低信噪比的标准层静校正技术;高陡构造的综合静校正技术;盐碱地表的炮、检域叠加迭代静校正技术;流动大沙漠的原生地表初至静校正技术.这一系列静校正技术有效地解决了西部高原咸化地表条件下的静校正问题,对于提高咸化地表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和成像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9.
东天山石英滩金矿田控矿构造与原生晕深部预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新疆石英滩(西滩)金矿,前人多认为是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近期在该区构造与成矿关系、矿田内东北夼、黄泥坡矿点原生晕指示元素分带序列和叠加晕研究中,发现了石英滩矿区、东北夼、黄泥坡等矿点地下不同深度均存在隐伏矿体,而三个矿区(点)的空间位置恰又与矿田内一近似椭圆的古火山机构同位,且三矿区(点)具有极其相似的地质构造、成岩(脉)成矿和原生晕特征,石英滩金矿区发现有古火山热液通道.这些控矿构造和原生晕特征反映了该金矿田成矿的特殊性,对进一步寻找和预测该区相类似的隐伏矿床(体)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30.
近日,潍坊市坊子区坊子煤矿矿区、西刘家埠废弃粘土矿区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项目通过省财政厅和省国土资源厅评审论证。项目争取省级财政专项资金1 400万元,该区是山东省矿山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示范县(第二批)中潍坊市唯一一个县市区。潍坊坊子煤矿区、西刘家埠废弃粘土矿区位于坊子老城区南部,经济发展区的西刘家埠村附近,紧临206国道。1902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