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3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94篇
测绘学   17篇
大气科学   22篇
地球物理   166篇
地质学   201篇
海洋学   92篇
天文学   52篇
综合类   41篇
自然地理   3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4篇
  1975年   2篇
  1973年   1篇
  1970年   1篇
  1968年   1篇
  1966年   1篇
  1933年   2篇
  1927年   3篇
  192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61.
本文从Q值在地震学中的基本定义出发,对Q值的计算公式进行了推导,给出了一维介质中Q值正反演计算的基本方法和公式,并对海城震区一维介质中Q值进行了试算。  相似文献   
562.
油气储层研究所面临的挑战与新动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野外与室内详细的观察与测试分析,深入系统地研究了鄂尔多斯地区下古生界主力气层准同生白云岩的岩石学特征,并配合阴极发光、微量元素、电子探针、氧碳同位素及扫描电镜等多种测试手段,研究其形成机理,进一步将之划分为云坪型准同生白云岩、膏盐湖型和受改造型准同生白云岩,并分别论述了它们的油气储集性。  相似文献   
563.
564.
东太平洋锰结核中叠层石纹层周期信号的谱分析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利用光学显微镜对一取自东太平洋的光滑型锰结核中的叠层石纹层进行分级统计,得到纹层带、纹层组和纹层对的韵律周期分别约为500μm、50-42.8μm和11-9.0μm。利用电子探针线扫描分析获取了锰结核磨光面上一生长剖面(长0.7mm)的Si、Al、Fe、Mn元素的含量变化序列,运用功率谱分析方法识别出上述4种元素序列具有111.3μm、46.5-40.6μm、24.9-28.1μm、23.1-23.9μm和11.7-13.4μm的显著振荡周期。除了纹层带周期由于受剖面长度限制没有出现外,显微镜下统计得到的叠层石的纹层组和纹层对周期在元素序列的功率谱分析结果上均得到了反映。通过对锰结核生长速率的讨论,认为锰结核的纹层韵律很可能与地球轨道参数的周期性变化有关,纹层组周期可能对应地球轨道的黄赤交角变化周期,纹层对周期可能对应地球轨道的半岁差周期,所研究剖面叠层石的生长速率约为1.134mm/Ma。  相似文献   
565.
本文重点叙述了离地表30米以内暗绿色硬质亚粘土层。此土层在上海地区分布较广,土质坚硬,常作为建(构)筑物的桩基持力层,文章从沉积环境、分布状况、土质特性及桩基承载力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並举实例说明。  相似文献   
566.
1986年8月22日长白山火山山深震区西土顶子发生了Ms3.7级浅源有感地震,本文计算了距震中27km的长白山1~#冷泉、2~#温泉及距震中161km的延边地震台山洞冷泉地震前后的水氡富里叶振幅谱。经频谱周期显著性检验后得出,各泉水氡均在震前出现了一定主周期的同步性振幅谱异常。  相似文献   
567.
568.
张捷芳 《地质论评》1993,39(1):36-43
根据南海北部大陆架18个钻井561个样品的分析鉴定,说明含有Characeae,Clavatoraceae和营养体三类轮藻。依据化石特征其地层时代为早、晚白垩世,古新世,渐新世和晚第三纪。其中早、晚白垩世和古新世地层的轮藻化石和岩性,可分别与广东陆地上,下白垩统官草湖群,上白垩统大塱山组及古新统(土布)心组和西(土布)组等对比,表明两者在白垩纪—古新世期间连为一体。恩平组沉积后隆升,自渐新世起南海北部大陆架逐渐沉降并形成今日南海。  相似文献   
569.
综合烃类检测技术及其在早期油藏描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怀民  许敬 《地质论评》1993,39(4):308-315
烃类检测是早期油藏描述的重要任务之一,根据对我国东部几个含油气构造实际资料研究,提出了如下三种方法:1.应用亮点原理确定烃类的地震模式及其在纵向上的分布特征;2.应用AVO技术,进一步确定地震储层和垂向分布特征以及划分油气边界;3.在以上研究基础上,我们提出了一种利用多种地震参数进行烃类综合检测的方法及实现过程。文中给出了一些实例来说明方法的使用效果。在不断的完善和充实之后,这些方法会在油气勘探过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570.
本文介绍了相干加强的原理及其在地电阻率分析预报地震中的应用研究,计算了大柏舍台和宝坻台ρ_s连续几年的资料,结果发现地震前ρ_s有较为突出的短临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