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9篇 |
免费 | 35篇 |
国内免费 | 11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5篇 |
大气科学 | 3篇 |
地球物理 | 55篇 |
地质学 | 70篇 |
海洋学 | 6篇 |
综合类 | 2篇 |
自然地理 | 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8篇 |
2022年 | 15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9篇 |
2019年 | 13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6篇 |
2013年 | 8篇 |
2012年 | 5篇 |
2011年 | 4篇 |
2010年 | 4篇 |
2009年 | 3篇 |
2008年 | 9篇 |
2007年 | 3篇 |
2006年 | 6篇 |
2005年 | 5篇 |
2004年 | 3篇 |
2003年 | 2篇 |
2002年 | 1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粤北梅子窝钨锡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成矿年龄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对梅子窝钨锡矿床含矿石英脉进行了Rb-Sr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获得石英Rb-Sr等时线年龄为150±5Ma,与前人在同一地区获得的师姑山钨铋矿和石人嶂钨矿含矿石英脉中共生辉钼矿物Re-Os等时线年龄(154~159Ma)在实验误差范围内一致。研究表明,南岭中段始兴地区的钨矿、钨锡矿和钨铋矿的形成时代分布在150~160Ma之间,同属南岭地区中生代大规模成岩成矿作用高峰期的产物。 相似文献
72.
多点激励下大跨度斜拉桥地震反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跨斜拉桥是交通运输的枢纽工程,一旦在地震中遭到破坏,将会造成巨大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由于大跨斜拉桥的跨度大,在地震中地震波到达不同桥墩的时间存在差异,这会对大跨斜拉桥的地震反应产生很大影响.因此,对大跨斜拉桥在多点输入下的反应开展研究,对进行正确有效的抗震设计,确保其抗震安全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多点激励下大跨度斜拉桥的地震反应,并与一致激励下大跨度斜拉桥的地震反应进行了对比,研究了多点激励对大跨度斜拉桥地震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73.
Fan Junqi Shi Xiaoyan Kong Fuli Guo Jiaqi 《Geotechnical and Geological Engineering》2021,39(6):4205-4212
Geotechnical and Geological Engineering - Based on the test results of the bolt axial strain in three types of high, medium, and low strength respectively, the shear stresses of the internal... 相似文献
74.
75.
电力系统地震功能失效有两种方式,一是物理功能失效,二是供电流功能失效。对系统供电流功能失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首先用模糊矩阵对受地震干扰的系统进行连通性分析,之后运用灵敏度安全法对系统进行安全性分析。该方法是将因地震引起的电力供应系统线路开断视为系统正常运行的一种扰动,从系统供电流方程的Taylor级数展开式出发,得到灵敏度矩阵,以系统节点注入的功率增量来计算系统运行变量增量,为判断系统运行状态提供依据。最后结合一个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实用性,该工作可作为电力系统地震功能失效分析的理论基础,为电力系统地震防灾和工程加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6.
本文在以前研究的基础上,对场地土液化引起的地下管道上浮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包括液化土的弹簧刚度、管道的初始变形、液化区长度、管道的初始轴力、管道材料、管道半径等的影响.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77.
根据实验条件及元素扩散作用理论分析,本文认为Lee等(1997)和Chemiak等(2000)进行花岗岩锆石中U和Pb扩散系数实验得出的“锆石U-Pb同位素体系封闭温度>900C”结论只适用于解释源区岩石升温产生部分熔融形成花岗岩浆过程中存在残留锆石的情况,而不表明从花岗岩浆晶出锆石的U-Pb同位素体系封闭温度≥850℃.对花岗岩体的523对锆石U-Pb年龄(tz,)与全岩Rb-Sr等时线年龄(tRb)差值△t(△t=tzr-tRb)进行的频数统计分析表明:①△t既有正值又有负值,△t直方图呈正态分布(偏度系数CSK:-0.205;峰度系数CKU=5.093);②花岗岩体△t值的分布不存在系统正(或负)偏差,而受偶然因素(实验误差)支配.这些锆石U-Pb年龄和全岩Rb-Sr等时线年龄进行的相关分析拟合出相关系数很高(R =0.997),回归系数接近1的线性方程(tzr=0.999775×tRb+0.06898Ma).这表明花岗岩锆石U-Pb定年结果与全岩Rb-Sr等时线定年结果在误差范围内一致,不存在花岗岩锆石U-Pb同位素年龄大于花岗岩全岩Rb-Sr等时线年龄的规律. 相似文献
78.
Measurement of ice velocities of the Antarctic glaciers is very important for studies on Antarctic ice and snow mass balance. The polar area environmental change and its influences on the global environment. Conventional methods may be used for measuring the ice velocities, but they suffer from severe weather conditions in the Polar areas. Use of satellite multi-spectral and muki-temporal images makes it easier to measure the velocities of the glacier movements. This paper discusses a new method for monitoring the glacial change by means of multi-temporal satellite images. Temporal remotely sensed images in the Ingrid Christensen coast were processed with respect to geometric rectification, registration and overlay, The average ice velocities of the Polar Record Glacier and the Dark Glacier were then calculated, with the changing characteristics analyzed and evaluated. The advantages of the method reported here include promise of all-weather operation and potentials of dynamic monitoring through suitabl 相似文献
79.
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地震海啸灾害考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林均岐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5,25(2):30-33
印度洋地震海啸的灾害是严重的。本文介绍了印度尼西亚在这次地震海啸中的灾害情况,包括建筑物的破坏、生命线工程的破坏等。最后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0.
会昌早白垩世橄榄玄粗岩(shoshonite)成因的元素及Sr-O-Nd-Pb同位素地球化学证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赣南会昌地区中基性火山岩高碱、富钾、低钛、贫铁,岩石中斜长石斑晶具钾长石环边,基质中存在大量钾长石微晶,以及富集轻稀土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等矿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确切厘定会昌地区的中基性火山岩为橄榄玄粗岩安粗岩组合,属典型的大陆板内橄榄玄粗岩系列火山岩。对会昌橄榄玄粗岩进行了RbSr同位素定年研究,确定其全岩RbSr等时线年龄为107.3±2.3Ma。 会昌橄榄玄粗岩系火山岩SrONdPb 同位素组成的特征为: 偏高的 ISr(0.7098~0.7115); 较低的δ18O值(5.3‰~7.0‰);中等的εNd(t)(-0.61~-3.60); 富放射性成因铅((206Pb/204Pb)i=17.32~18.29, (207Pb/204Pb)i=15.34~15.65, (208Pb/204Pb)i =37.51~38.60)。会昌橄榄玄粗岩的Δ7/4Pb值为-7.8~+16.8(平均值为+5.42), Δ8/4Pb值为27.3~97.3 (平均值为68.04), ΔSr值为96.2~114.1 (平均值为104.3),这表明存在典型的Dupal 同位素异常。根据SrO, SrNd, SrPb, NdPb, PbPb同位素相关特征, 判明会昌橄榄玄粗岩是由亏损地幔端元(DM)和岩石圈富集地幔端元(EM)在源区混合形成的。按SrNd双变量二元混合模型计算得出源区物质中亏损地幔端元和富集地幔端元所占份额各占50%左右。会昌早白垩世橄榄玄粗岩系火山岩带的形成反映了华南板块内部在燕山晚期发生的一起重要的伸展构造事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