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8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164篇
测绘学   72篇
大气科学   57篇
地球物理   109篇
地质学   379篇
海洋学   32篇
天文学   17篇
综合类   33篇
自然地理   6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81.
顾及地形特征的LiDAR点云数据抽稀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现有的LiDAR点云数据抽稀算法存在无法有效保留地形特征点或地形分类精度不高等问题,文章提出一种顾及地形特征的点云数据抽稀算法:利用点云中的局部极值点与点云边界点作为种子点构建不规则三角网(TIN);利用一定原则逐渐选取非种子点中的地形特征点加密TIN;然后采用一种临近三角面的平面测试策略剔除三角网中可能存在的冗余点,得到最终结果。测试结果表明:该算法在保证地形精度的前提下,能够有效地减少冗余点数量;同时,为了提高算法的实用性,该文通过大量试验给出了算法中所需参数的最优配置。  相似文献   
682.
683.
684.
黄河源区阿尼玛卿山典型冰川表面高程近期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尼玛卿山位于青藏高原的东缘,是黄河源区冰川分布比较集中的区域。该区域的冰川物质平衡变化研究对于冰川水资源评估及冰川对气候变化响应研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通过TerraSAR-X/TanDEM-X数据的干涉测量方法获得阿尼玛卿山区冰川的高分辨、高精度的数字高程模型(DEM),与SRTM DEM进行差分获得该区域冰川2000年至2013年间的表面高程变化。对比发现:近13 a来该区域典型大冰川表面高程整体均有所下降,唯格勒当雄冰川末端区域冰川表面高程平均下降(4.16±3.70)m,冰舌中部表面高程有所增加,冰川末端区域表碛覆盖范围有所增加;哈龙冰川表面高程从末端往上呈递减下降的趋势,平均下降(8.73±3.70)m;耶和龙冰川表面平均下降了(13.0±3.70)m,但从冰川末端往上1.6 km区段表面高程平均增加约25 m,冰舌中部表面高程下降明显,对比冰川编目数据、Landsat TM图像可知,该冰川在2000年至2009年间发生过跃动,冰川末端位置前进了约500 m。总体来说,即使存在个别冰川前进现象,该区域冰川在近13 a间仍处于退缩状态。  相似文献   
685.
686.
移动GNSS基准站是外业测量中布设控制点的重要手段。本文系统地介绍了移动GNSS基准站的结构组成,并对移动基准站的解算模式以及解算过程中距离、观测时间等因素进行了外业实验与内业解算分析,基于GAMIT软件和移动站自带软件对点位解算精度进行了比较,通过实验发现移动GNSS基准站完全能够满足三级GNSS解算要求,布设灵活,是一种高效的替代连续运行基准站功能的作业模式。  相似文献   
687.
研究冰川跃动过程及特征是理解冰川跃动机理的重要途径,目前仍然缺乏详细的冰川跃动过程观测。利用Envisat-1/ASAR、Sentinel-1A、TerraSAR-X/TanDEM-X等合成孔径雷达数据,获得了东喀喇昆仑山昆常冰川详细的表面流速与表面高程变化。结果表明:2000—2012年冰川中部隆起,平均增厚(10.19±1.79) m,冰川接收区以消融为主,平均减薄(39.71±1.79) m;2012—2014年冰川主干中部隆起向下迁移,平均增厚(8.21±1.37) m;2018年后积蓄区厚度平均减薄(9.77±3.38) m,接收区平均增厚(19.67±3.38) m。冰川主干表面流速从2007年起增加,并且在2017—2018年内经历过两次快速运动期,两个阶段的最高流速分别达到2.36 m·d-1和2.12 m·d-1。根据表面高程变化以及流速变化特征,认为昆常冰川在2007—2019年间发生跃动。时序流速表明,昆常冰川很可能是积蓄区发生微跃动/雪崩形成隆起(跃动前锋),并且两次快速运动后突然减速发生在夏末,很可能是冰下水文通道打开排水使得冰下静水压力减弱从而导致跃动停止,属于阿拉斯加型跃动。结合ITS_LIVE流速数据分析,初步确定其近两次跃动的间隔约为30年。同时对比时间序列的Landsat图像发现,2004—2005年间昆常冰川南分支发生跃动,致使分支末端的小冰湖消失。  相似文献   
688.
位于华北克拉通中部的吕梁山的形成代表了华北克拉通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的挤压变形事件,为了更好地理解该期变形的样式、时代、机制和背景,对吕梁山地区开展了详细的野外调查,同时搜集了前人的低温热年代学工作.结果表明,吕梁山是一个中生代期间形成的发育有典型单褶(monocline)构造的陆内基底卷入型大型褶皱系统.早前寒武纪造山作用在基底中形成早期面理(片麻理、片理、劈理以及节理),这些面理在后期近东西向挤压作用下再次活动形成了基底断裂,并导致了上覆沉积地层褶皱变形,吕梁山不同地区褶皱的古应力场方向总体为SE(122°)~NW(302°).吕梁山单褶构造的构造样式、形成机制以及分布,与北美西部的Laramide造山带中的厚皮构造相似,形成的构造环境也类似.吕梁山褶皱及其单褶构造总体形成于晚侏罗世期间古太平洋板块向西低角度俯冲的环境中,该期俯冲也导致了华北克拉通同期陆内挤压变形.   相似文献   
689.
690.
林下斌  严君凤  蒋炳  吴金生 《探矿工程》2021,48(S1):356-360
在钻井过程中出现的大裂缝或小型溶洞漏失,这些恶性漏失采用堵漏材料难以见效,利用可控式堵漏工具进行封堵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堵漏手段。针对这类恶性漏失,我们设计了一种可以容易操控并能够准确将拦截袋和不同类型堵漏材料送到钻孔内漏失位置的堵漏工具。该工具能有效避免堵漏材料被水稀释或者被水流冲走,在漏失位置能形成有效封堵,从而实现对大裂缝的堵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