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649篇 |
免费 | 3666篇 |
国内免费 | 508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888篇 |
大气科学 | 3752篇 |
地球物理 | 4708篇 |
地质学 | 10071篇 |
海洋学 | 3058篇 |
天文学 | 988篇 |
综合类 | 1750篇 |
自然地理 | 218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0篇 |
2023年 | 389篇 |
2022年 | 874篇 |
2021年 | 1012篇 |
2020年 | 833篇 |
2019年 | 969篇 |
2018年 | 983篇 |
2017年 | 988篇 |
2016年 | 1123篇 |
2015年 | 1054篇 |
2014年 | 1154篇 |
2013年 | 1248篇 |
2012年 | 1289篇 |
2011年 | 1279篇 |
2010年 | 1382篇 |
2009年 | 1222篇 |
2008年 | 1265篇 |
2007年 | 1111篇 |
2006年 | 949篇 |
2005年 | 880篇 |
2004年 | 667篇 |
2003年 | 631篇 |
2002年 | 634篇 |
2001年 | 661篇 |
2000年 | 635篇 |
1999年 | 724篇 |
1998年 | 608篇 |
1997年 | 539篇 |
1996年 | 526篇 |
1995年 | 454篇 |
1994年 | 368篇 |
1993年 | 365篇 |
1992年 | 289篇 |
1991年 | 234篇 |
1990年 | 186篇 |
1989年 | 149篇 |
1988年 | 149篇 |
1987年 | 71篇 |
1986年 | 70篇 |
1985年 | 52篇 |
1984年 | 36篇 |
1983年 | 24篇 |
1982年 | 38篇 |
1981年 | 37篇 |
1980年 | 26篇 |
1979年 | 26篇 |
1978年 | 10篇 |
1976年 | 10篇 |
1958年 | 20篇 |
1957年 | 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针对航空重力测量的原始扰动数据,本文介绍了数据处理的一般流程,内容包括原始数据检查、零点漂移校正、平均高程面归算、交叉点搜寻、内符合精度评价、离散数据的格网化等方面,详细说明了每一步数据处理的理论模型,并通过工程实例对计算结果进行了讨论和分析,为今后开展大规模航空重力测量业务作出一定的尝试和探索. 相似文献
92.
以昆明主城区为例,分别利用PS-InSAR和SBAS-InSAR技术对2014—2017年间29景升轨Sentinel-1A数据进行沉降监测,对比两种技术得到的沉降结果,进行剖面图分析与时序分析。结果表明,PS-InSAR和SBAS-InSAR技术监测结果具有一致性、相关性和可靠性。研究发现,昆明市沉降漏斗主要位于居民区、地铁、道路、高速公路以及滇池等区域,最大年沉降速率可达-39.580mm/a,累积沉降量达到85mm。研究表明,昆明主城区地面沉降主要由于近几年城市和轨道交通建设的飞跃发展,导致居民区和交通网络密集,地面载荷增加,地下隧道开挖与地下水开采等原因引起地面软土地层下沉。 相似文献
93.
历史时期(1765-1980年)西藏水旱雪灾规律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利用近千份藏文灾情历史档案和清政府驻西藏办事大臣有泰的日记和联豫的奏稿,以及西藏气象观测记录(1951—1980年),对西藏高原历史时期的水、旱、雪灾作了初步探讨,主要结论如下: 1.近百年来藏南的水旱灾是交替出现的,有三个多水期(1883—1906,1916—1934,1947—1962)和三个干旱期(1907—1915,1935—1946,1963—1980)。干旱期有逐渐加长的趋势。 2.西藏除了有变干的总趋势外,水旱灾还有明显的3.8—2.6年的周期。这与普遍存在的“准两年脉动”周期大体上一致。 3.藏南农区的降水量即使高于常年的一倍也不易形成洪水泛滥和大面积的内涝,但年降水量比常年少100mm以上就可造成严重干旱,农业生产大幅度减产。 4.造成西藏干旱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除高原气候近期有变干暖的总趋势外,近20年来水浇地和有效灌溉面积的扩大,以及农作物的种植比例不适当,象过份扩大冬小麦种植面积等亦会造成农业干旱。 5.19世纪以来,藏北高原共发生15次严重大雪灾,其中尤以1828—1829年,1927—1928年,1887—1888年三次雪灾最为严重。但近50年,发生的雪灾较过去有所减轻。不过,1967—1968年雪灾也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94.
95.
96.
97.
98.
Mining Association Rules in Spatio-Temporal Data: An Analysis of Urban Socioeconomic and Land Cover Change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This research demonstrates the application of association rule mining to spatio‐temporal data. Association rule mining seeks to discover associations among transactions encoded in a database. An association rule takes the form A→B where A (the antecedent) and B (the consequent) are sets of predicates. A spatio‐temporal association rule occurs when there is a spatio‐temporal relationship in the antecedent or consequent of the rule. As a case study, association rule mining is used to explore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relationships among a set of variables that characterize socioeconomic and land cover change in the Denver, Colorado, USA region from 1970–1990.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GIS)‐based data pre‐processing is used to integrate diverse data sets, extract spatio‐temporal relationships, classify numeric data into ordinal categories, and encode spatio‐temporal relationship data in tabular format for use by conventional (non‐spatio‐temporal) association rule mining software. Multiple level association rule mining is support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a hierarchical classification scheme (concept hierarchy) for each variable. Further research in spatio‐temporal association rule mining should address issues of data integration, data classification, the representation and calculation of spatial relationships, and strategies for finding ‘interesting’ rules. 相似文献
99.
100.
本文论述了建立利用多种资料进行地形图数字化快速修测系统的基本原理及其基本功能。利用坐标变换和整体平差的方法,有效地解决了各种控制资料的坐标系不同和精度不一致的问题,确保了修测精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