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1篇
  免费   636篇
  国内免费   1128篇
测绘学   484篇
大气科学   307篇
地球物理   451篇
地质学   2022篇
海洋学   558篇
天文学   32篇
综合类   142篇
自然地理   359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152篇
  2021年   207篇
  2020年   159篇
  2019年   188篇
  2018年   186篇
  2017年   171篇
  2016年   142篇
  2015年   171篇
  2014年   161篇
  2013年   204篇
  2012年   255篇
  2011年   232篇
  2010年   215篇
  2009年   211篇
  2008年   267篇
  2007年   233篇
  2006年   259篇
  2005年   210篇
  2004年   146篇
  2003年   124篇
  2002年   105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01.
The Jiang Tso ophiolite,situated in the middle segment of the Bangong- Nujiang Suture Zone,is a part of the easternmost Qieli Lake ophiolite subzone and is close to the south of Pung Lake ophiolite. The rock association of Jiang Tso ophiolite is relatively complete and is mainly composed of metamorphic peridotite,gabbro and diabase. Comparing with N-MORB,the ophiolite is high in Mg and low in Ti,K,Na,P,and is depleted in Nb,Ta,Hf,Th and enriched in Rb,Sr and Ba.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Jiang Tso ophiolite indicate it is of a supra-subduction zone type formed in the spreading ridge of back arc basin. The SHRIMP U-Pb dating of zircons from the gabbro yielded a weighted average age of 188.1±4.1 Ma(MSWD=1.4),indicating the Jiang Tso ophiolite was formed in the late stage of early Jurassic. The Sr,Nd isotopic compositions show that the Tethyan mantle domain is the depleted mantle(DM),with enriched mantle domain II(EM II). They have the same Sr,Nd isotopic composition with the India Ocean MORB type.  相似文献   
302.
勘查和研究发现部分砂岩型铀矿床中不仅有表生氧化流体作用还存在深部流体的参与,这类砂岩型铀矿床蚀变类型多样且成因复杂.塔木素砂岩型铀矿表生流体和深部流体活动都很明显,砂岩普遍固结且后生蚀变类型独特,因此,恢复成岩成矿事件及其演化过程,对揭示铀沉淀富集机理至关重要.本文通过镜下鉴定、电子探针、扫描电镜分析等,系统研究了塔木素矿床含矿砂岩成岩作用特征与后生蚀变矿物生成序列,重塑了成岩成矿事件的演化过程.研究结果显示,塔木素矿床砂岩中压实作用较弱而胶结作用很强,重结晶作用普遍,是造成目的层致密的主要原因,赤铁矿、褐铁矿化、碳酸盐化、石膏化是该地区主要的胶结类型.将该地区的成岩演化划分为沉积-早成岩阶段、早期氧化流体作用阶段、热流体改造阶段和晚期氧化流体弱改造阶段.成岩环境由弱碱性向酸性环境转变的过程中的氧化还原过渡部位是造成铀沉淀的关键,大规模的氧化作用是矿床形成的基础,后期热流体活动对早期形成的低品位铀矿石进行叠加改造,是成矿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303.
系统分析和研究了贵州关岭新铺小凹组标准剖面的岩石、生物、年代和碳同位素化学地层特点及其对关岭生物群环境的制约,指出典型的小凹组主要分布在贵州关岭新铺和晴隆凉水一带,以陆棚盆地和陆棚边缘斜坡相黑色薄层灰岩沉积为特点,时代为卡尼期早期;小凹组下段出现有碳同位素的轻微负偏离以及相对较高的V/(V+Ni)和Ni/Co值,中-上段碳、氧同位素值稳定,V/(V+Ni)和Ni/Co值相对较低。关岭生物群主要生活于海底缺氧或富硫化氢的陆棚盆地环境,其表层水温大约在35℃。  相似文献   
304.
对北山地区坡一和罗东含铜镍的镁铁-超镁铁质岩体铂族元素研究表明,两个岩体的铂族元素(PGE)总量较低,PPGE较IPGE富集,原始地幔标准化模式呈正斜率,均较原始地幔亏损,具Ir和Rh的弱负异常。较低的Pd/Ir比值表明岩石主要受岩浆作用控制,后期热液作用影响不明显。两个岩体的原生岩浆均为MgO 含量较高的PGE不亏损的拉斑玄武质岩浆,较高的Cu/Pd、Ti/Pd比值表明岩浆在演化过程中发生了硫化物的熔离。罗东岩体早期矿物相(橄榄石、铬铁矿)的分离结晶作用对岩浆中的硫达到饱和具有重要的贡献,而坡一岩体该作用对硫化物熔离的贡献不明显。坡一和罗东岩体的R值表明两岩体均具有达到中型Ni矿床的潜力。  相似文献   
305.
定量分析煤灰中Cr(Ⅵ)含量对于控制煤炭燃烧过程中产生的高毒性Cr(Ⅵ)的排放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的Cr(Ⅵ)定量分析方法主要是针对水、土壤、固体废弃物中的高浓度Cr(Ⅵ),前处理方法耗时长,检出限较高,不能有效测定煤灰中的低浓度Cr(Ⅵ)含量,因此有必要建立便捷、有效的煤灰中Cr(Ⅵ)高灵敏度检测方法。本文采用碱性提取剂,使用微波消解仪对煤灰进行前处理,对样品量、微波消解时间、微波消解温度等微波消解条件进行了优化,通过共沉淀法分离消解液中的Cr(Ⅲ)与Cr(Ⅵ),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Cr(Ⅵ)含量。结果表明,当样品量为0.2 g,微波消解温度为90℃,消解时间为60 min时能够保证煤灰中Cr(Ⅵ)的完全提取及准确测定。方法检出限为0.00033μg/m L,测定下限为0.00134μg/m L,实际样品的加标回收率平均值为87.2%。传统的二苯卡巴肼-紫外分光光度法的检出限为0.001μg/m L。与传统方法相比,本方法检出限降低,提高了检测灵敏度。  相似文献   
306.
夏鹏  孟宪伟  丰爱平  李珍  杨刚 《沉积学报》2015,33(3):551-560
气候变化造成的海平面上升是迫使红树林向陆迁移的主要驱动力, 而其自身通过捕沙促淤不同程度的减缓了海平面上升速率的影响。基于广西典型红树林区8根短柱的210Pb测年和含水率分析, 以考虑/未考虑沉积物压实作用为研究情景, 通过对比研究红树林区潮滩地表高程抬升速率和相对海平面上升速率的大小关系, 揭示当前海平面上升对广西红树林向陆/向海迁移的驱动机制。研究发现:未考虑压实作用下的沉积速率约是考虑压实作用下沉积速率的1.00~1.34倍(平均1.12倍), 压实作用明显;压实沉积速率介于0.16~0.78 cm/a, 其底层压实沉积速率与潮滩地表高程抬升速率相等。压实作用下, 英罗湾和丹兜海红树林区的地表高程抬升速率小于相对海平面上升速率;与未考虑压实作用得到的结论相悖。由于广西红树林海岸大都建有防波堤, 限制了红树林向陆的迁移;表明英罗湾和丹兜海的红树林正面临海平面上升的威胁。压实作用校正与否对地表高程抬升速率与相对海平面上升速率相当的区域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07.
江陵浅水坳陷湖盆层序地层充填模式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应用地震、钻井、测井、分析化验等资料,在建立江陵凹陷白垩-下第三系层序序列和目的层新沟咀组高精度等时层序地层格架的基础上,研究了沉积体系和砂体展布规律,分析了层序充填的主控因素.在二维层序地层模拟的基础上,初步揭示了可容空间变化对湖盆层序发育控制的动态过程,建立了新沟咀组浅水坳陷湖盆层序地层充填模式.  相似文献   
308.
夏广清 《地质找矿论丛》2006,21(10):144-148
哈巴特盖测区1/5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发现了4个异常区,多元素组合异常多分布在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的内、外接触带上,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特征显示本区成矿是多期次的,多元素组合异常在露头矿和盲矿上方均有出现,且异常连续、浓集中心明显,异常的强度和规模大,呈带状、宽带状或面状产出。  相似文献   
309.
在对砀山酥梨产区进行土壤缺素状况调查的基础上 ,通过新技术生产试验 ,确定增加酥梨品质糖份和提高酥梨产量的微肥“酥梨宝”的科学配方 ,制定有效实用的“酥梨宝”微肥的具体施肥措施。新技术试验表明 ,30年以上的老龄树 ,糖份增加0 5%~1 6% ,平均增糖1 14 % ,平均增幅10% ,产量平均提高25% ;20年以下的新龄树 ,糖份平均增加0 5 %左右 ,平均增幅5 % ,产量平均提高13%。在试验组样品测试过程中 ,发现多组样品糖份含量达到砀山酥梨历史上的较高水平(15%~16 %)。  相似文献   
310.
金矿立体地球化学探测模型与深部钻探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部资源地球化学探测科学问题的的焦点是元素大深度垂向迁移机理和立体地球化学探测模型的建立.本文以胶东蚀变岩型金矿和贵州水银洞卡林型金矿钻孔岩芯和地表联合取样获得的数据,建立千米深度立体地球化学探测模型.蚀变岩型金矿立体地球化学模型显示,Au、S和Hg与金矿密切相关,分布模式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Au的立体几何分布模式兼具矿化剂元素S和远程指示元素Hg的双重特征,金异常和矿化剂元素硫与矿体倾斜方向一致,反映了成矿过程中流体沿控矿构造的轴向运移;金异常与类气体元素汞在垂向上一致,而且出现从矿体到地表的连续贯通式异常,反映了流体沿微裂隙和纳米孔的垂向迁移.卡林型金矿立体地球化学模型显示,Au、As、Sb、Hg、Tl和S在不整合面都显示高含量特征,与深部层状主矿体分布一致;在矿体上覆地层中都存在弱异常,显示了明显的成矿流体沿隐伏微小断裂垂向迁移特点;所不同的是Sb和Tl元素在不整合面附近显示了最高的元素含量,而Sb和Hg在近地表均显示了明显高的异常特征.立体几何模型清晰地显示了矿体的展布特征和范围,而且金及其伴生元素垂向迁移在地表形成清晰异常,为利用金及伴生元素和矿化剂元素进行深部矿体三维预测提供了重要依据,对指导深部金矿勘查发挥了重要作用.针对胶东蚀变岩型金矿地表完全被土壤覆盖区的穿透性地球化学微细粒级土壤采样,金属活动态提取分析圈定的异常,经深部钻探验证,胶东焦家成矿带五一村3200 m钻探,在2428.00~3234.16 m深度发现6层矿化体,其中高品位矿体位于2854 m深度;上宫金矿地表基岩出露,采集断层泥或裂隙岩石样品,可以清晰探测深部异常,经2000 m钻探,在1312 m处发现高品位金铅锌银矿体;贵州水银洞采集地表细粒级土壤,能够直接有效地揭示深部金矿体,经500~1500 m钻探验证,在300~1500 m深度新增金资源量203 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