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73篇
  免费   1112篇
  国内免费   1227篇
测绘学   422篇
大气科学   836篇
地球物理   1335篇
地质学   2722篇
海洋学   668篇
天文学   293篇
综合类   437篇
自然地理   599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206篇
  2021年   259篇
  2020年   194篇
  2019年   270篇
  2018年   294篇
  2017年   264篇
  2016年   272篇
  2015年   255篇
  2014年   293篇
  2013年   322篇
  2012年   321篇
  2011年   345篇
  2010年   326篇
  2009年   308篇
  2008年   279篇
  2007年   254篇
  2006年   227篇
  2005年   228篇
  2004年   195篇
  2003年   193篇
  2002年   228篇
  2001年   224篇
  2000年   200篇
  1999年   199篇
  1998年   173篇
  1997年   153篇
  1996年   134篇
  1995年   91篇
  1994年   96篇
  1993年   90篇
  1992年   69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41.
数字遥测地震台网采用无线信道在国内地震界借鉴的经验还非常有限。究竟数字无线遥测,能否在(10^-6)误码率指标下,象模拟无线遥测地震台网一样采用单向传输,尚有不同看法。从三峡无线数字遥测地叶网的成功勘选得一邓许多有益的结果,我们关于鸨线信道和信道设备的探索回答了这个问题。结论是:数字地震台网仍然可以采用无线遥测方式组网,采用传输的信道设备既经济原则,技术上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42.
部分熔融与青藏高原地壳加厚的关系综述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从地球物理学、实验岩石学、岩石学和地球化学几个方面论述了青藏高原已具备壳内发生大规模部分熔融的物理环境及物质基础;并讨论了壳内部分熔融与青藏高原地壳加厚的关系和三种可能的加厚方式  相似文献   
943.
The presence of the minimum salinity and oxygen-rich East Sea Intermediate Water (ESIW) off Korean coast has raised many questions about its origin and movement. This study attempts to answer these questions in the context of numerical model. For this, the Miami Isopycnic Coordinate Ocean Model is used with surface and inflow boundary conditions based on available data. Model results show that the ESIW forms most distinctly off Vladivostok, where the center of doming structure is observed, and moves southward along Korean coast forming a large cyclonic gyre around the doming. The renewed ESIW has the character of minimum potential vorticity common to usual mode waters. These results are compatible with various indications made in previous observational and theoretical studies. However, it is not known whether the doming structure is a result of convection or the latter is favored by the former.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August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944.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生潮设备——浑水分流阀。对原来用于清水定床试验的同类型设备采取了多种技术措施,经反复试验研制成功。它可用于潮汐模型和河道模型的定、动床试验。  相似文献   
945.
对大亚湾3种重要经济鱼类包括黑鲷Sparusmacrocephalus、平鲷Rhabdosargussarba和细鳞Theraponjarbua的多项温度指标进行室内热效应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驯化温度为25—33℃条件下,黑鲷、平鲷和细鳞3种鱼类的起始致死温度分别为34.96─36.42,34.78─35.62,38.75─39.39℃;最高起始致死温度分别为36.35,35.52℃和39.32℃;临界热最大值分别为38.08─40.50,38.28─40.40℃和42.40─43.64℃;最适生长温度分别为28,28℃和32℃;生长的最高周平均温度分别为30.78,30.51℃和34.44℃;短期暴露最高温度分别为34.04,33.57℃和37.90℃。根据黑鲷、平鲷和细鳞的多项温度指标,结合这些鱼类的生活习性分析和大亚湾基本环境特征的调查资料,就大亚湾核电站温排水对渔业资源影响的热效应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46.
Here, we report the results of high-resolution nitrate measurements using an optical nitrate profiler(in situ ultraviolet spectrophotometer, ISUS) along transect across a high-turbidity shelf(East China Sea) and a lowturbidity shelf(Chukchi Sea). The ISUS-measured nitrate concentrations closely reproduced the results measured by conventional bottle methods in low-turbidity waters. However, for high-turbidity waters of the East China Sea(salinity<30), a correction factor of 1.19 was required t...  相似文献   
947.
基于实验室测量数据,构建了盐度和温度多项式形式的L波段海水介电模型,并采用最小二乘法和奇异值分解技术求解模型系数。将新模型与目前广泛使用的Klein-Swift(KS)模型、Meissner-Wentz(MW)模型以及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GWU)模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新模型计算的海水介电常数与实验室测量数据的RMSE误差为0.09(实部)和0.25(虚部),均优于KS、MW、GWU模型。  相似文献   
948.
论中国湖泊渔业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封闭到开放、从无序到有序演进, 是中国湖泊渔业发展的客观规律。目前中国湖泊渔业已迈过广封闭式的原始渔业, 半封闭式的传统渔业, 向开放式的耗散结构渔业前进.中国湖泊渔业巧妙利用多维空间进行立体开发的多种开放经笄模式, 如根据水层深浅开展立体利用, 根据地形特点进行不同形式的围栏养殖, 根据而积大小分别采取保护、增殖、养殆措施, 这些都取得r初步成功。现代开放式湖泊渔业继续向纵深发展, 呈现向耗散结构渔业逼近的趋势。  相似文献   
949.
山脊线通常是地震引发的山地灾害的起始部位。在监测此类山地灾害时,需要明确山脊线所处位置,从而为制定出相关预防措施提供支持。根据实际经验,由于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的成像特殊性,在检测含建筑物的全极化SAR(Polari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PolSAR)影像山脊线时,往往受到高散射强度的建筑物干扰,从而出现误判。针对PolSAR影像中山脊线受到建筑物干扰出现误识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区域生长法和变差函数的识别方法。在识别过程中,首先,对采集的PolSAR影像通过区域生长法进行分割处理,再通过模糊C均值(Fuzzy C-Means,FCM)分类方法对变差纹理等特征进行聚类分析,并进行相似度判断,获取建筑物区域,在此基础上,对比建筑物、山脊线的混分成分,进而提取山脊线。通过对该方法进行实验对比分析,发现其相较于阈值分割方法提取精度有明显提高,可以为PolSAR影像中山脊线识别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950.
基于全国地下流体观测网的水温观测数据,分析2022年9月5日四川泸定 MS6.8 地震引起的水温同震响应特征,并结合同震静态应变场探讨了水温同震响应机理。结果表明,泸定 MS6.8 地震水温同震观测点主要分布在龙门山断裂带和川滇菱形块体中南部; 震中距Δ≤500km范围内水温同震以下降—恢复型和上升型为主,水温同震项数及测项比随震中距的增加逐渐减少; 水温同震响应幅度与震中距和地震能量密度显著相关,且随震中距的增加呈指数衰减,随地震能量密度的增加呈指数增大; 水温同震响应持续时间主要集中在1天以内,持续时间随震中距的增加呈指数衰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