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991篇 |
免费 | 1917篇 |
国内免费 | 251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009篇 |
大气科学 | 1721篇 |
地球物理 | 2145篇 |
地质学 | 5130篇 |
海洋学 | 1264篇 |
天文学 | 414篇 |
综合类 | 719篇 |
自然地理 | 102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7篇 |
2023年 | 179篇 |
2022年 | 425篇 |
2021年 | 520篇 |
2020年 | 402篇 |
2019年 | 496篇 |
2018年 | 518篇 |
2017年 | 482篇 |
2016年 | 525篇 |
2015年 | 500篇 |
2014年 | 582篇 |
2013年 | 603篇 |
2012年 | 642篇 |
2011年 | 655篇 |
2010年 | 637篇 |
2009年 | 619篇 |
2008年 | 557篇 |
2007年 | 501篇 |
2006年 | 484篇 |
2005年 | 445篇 |
2004年 | 359篇 |
2003年 | 357篇 |
2002年 | 415篇 |
2001年 | 380篇 |
2000年 | 304篇 |
1999年 | 295篇 |
1998年 | 222篇 |
1997年 | 208篇 |
1996年 | 164篇 |
1995年 | 141篇 |
1994年 | 140篇 |
1993年 | 119篇 |
1992年 | 100篇 |
1991年 | 74篇 |
1990年 | 69篇 |
1989年 | 55篇 |
1988年 | 41篇 |
1987年 | 35篇 |
1986年 | 26篇 |
1985年 | 21篇 |
1984年 | 18篇 |
1983年 | 16篇 |
1982年 | 7篇 |
1981年 | 7篇 |
1980年 | 5篇 |
1979年 | 5篇 |
1977年 | 3篇 |
1975年 | 3篇 |
1958年 | 3篇 |
1954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星载微波SSM/Ⅰ遥感在中国东北华北农田的辐射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研究了星载微波SSM/Ⅰ1996年在中国东北华北平原农田上7个通道辐射亮度温度(TB)的遥感数据,提出用几个通道TB组合的散射指数和极化指数来分析中国平原地区农田的微波辐射特征,及其随生长季节的时间性变化。星载SSM/Ⅰ数据可以监视农作物的生长和平原地区地面湿度的变化。本文还给出了大气和农作物地表矢量辐射传输的数值模拟结果。 相似文献
13.
国家遥感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NationalEngineeringResearchCenterforGeomatics(NCG)国家遥感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于1996年12月25日由国家科委正式批准组建(国科发计字[1996]603号文件)。中国科学...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三下"压煤问题,本文以邯矿集团亨健煤矿2515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对现场进行实测,计算地表实测下沉系数;采用文克儿地基假设方法,对比分析了不同开采方法采空区上覆岩层破断规律.结果表明:采用全部垮落法开采,推进距离等于直接顶的极限跨距(l=25.7 m)时极限挠度约为1.057 m,随着工作面推进,直接顶出现破碎;... 相似文献
15.
16.
详细总结了ITRF等参考框架的原理,分析了其优缺点和特性并分析了不同地球参考框架的区别。本文在协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建立我国新一代地球参考系统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7.
18.
针对全球六边形离散格网的三维显示化方法开展研究,设计了一种六边形格网的空间层次结构(hexagonalquaternary balanced structure,HQBS),采用四位码元对格网单元进行编码,定义并实现了格网向量的基本运算,利用这些运算可以方便地实现格网单元的空间索引。在此基础上还研究了全球离散格网的动态生成与显示算法、可视化区域裁剪等相关内容。试验表明:全球格网动态生成的效率110~370单元/ms之间,加载空间数据后,格网数据和空间数据逐层加载的时间在300 ms左右,能够保证加载空间数据后的显示刷新率在20帧/s左右。 相似文献
19.
Although explainabl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XAI) promises considerable progress in glassboxing deep learning models, there are challenges in applying XAI to geospatia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oAI), specifically geospatial deep neural networks (DNNs). We summarize these as three major challenges, related generally to XAI computation, to GeoAI and geographic data handling, and to geosocial issues. XAI computation includes the difficulty of selecting reference data/models and the shortcomings of attributing explanatory power to gradients, as well as the difficulty in accommodating geographic scale, geovisualization, and underlying geographic data structures. Geosocial challenges encompass the limitations of knowledge scope—semantics and ontologies—in the explanation of GeoAI as well as the lack of integrating non-technical aspects in XAI, including processes that are not amenable to XAI. We illustrate these issues with a land use classification case study. 相似文献
20.
在综述国内LUCC驱动力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驱动因子。以深圳市龙岗区为例,基于非线性的Lo-gistic模型,分析研究了建设用地演变的驱动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