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篇
  免费   103篇
  国内免费   91篇
测绘学   76篇
大气科学   75篇
地球物理   18篇
地质学   143篇
海洋学   90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19篇
自然地理   5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99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61.
The satellite-based quantification of cloud radiative forcing remains poorly understood, due largely to the limitation or uncertainties in characterizing cloud-base height (CBH). Here, we use the CBH data from radiosonde measurements over China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collocated cloud-top height (CTH) and cloud properties from MODIS/Aqua to quantify the impact of CBH on shortwave cloud radiative forcing (SWCRF). The climatological mean SWCRF at the surface (SWCRFSUR), at the top of the atmosphere (SWCRFTOA), and in the atmosphere (SWCRFATM) are estimated to be ?97.14, ?84.35, and 12.79 W m?2, respectively for the summers spanning 2010 to 2018 over China. To illustrate the role of the cloud base, we assume four scenarios according to vertical profile patterns of cloud optical depth (COD). Using the CTH and cloud properties from MODIS alone results in large uncertainties for the estimation of SWCRFATM, compared with those under scenarios that consider the CBH. Furthermore, the biases of the CERES estimation of SWCRFATM tend to increase in the presence of thick clouds with low CBH. Additionally, the discrepancy of SWCRFATM relative to that calculated without consideration of CBH varies according to the vertical profile of COD. When a uniform COD vertical profile is assumed, the largest SWCRF discrepancies occur during the early morning or late afternoon. By comparison, the two-point COD vertical distribution assumption has the largest uncertainties occurring at noon when the solar irradiation peaks. These findings justify the urgent need to consider the cloud vertical structures when calculating the SWCRF which is otherwise neglected.  相似文献   
162.
This study examined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ecosystem services for the Da Hinggan Mountains(DHM),China.A correction index was constructed based on ten-year aver...  相似文献   
163.
米槠天然林转变成杉木人工林后土壤可溶性有机碳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亚热带米槠天然林及其采伐迹地形成的36年生杉木人工林0~20cm层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dissolved organic carbon)含量进行研究,分析米槠天然林改造成杉木人工林后土壤DOC平均含量及其季节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米槠天然林0—20cm层土壤DOC平均含量为60.79mg·kg^-1,比杉木人工林(41.24mg·kg^-1)高47.41%;2个林分0~10cm、10~20cm层土壤DOC平均含量差异明显(P〈0.05),且都是0—10cm层大于10~20cm层;米槠天然林和杉木人工林土壤DOC含量在季节变化中都表现为秋季最大、冬季最小,但是两者的季节变化模式不完全一致;米槠天然林和杉木人工林土壤DOC的差异和人为干扰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64.
为进一步研究哈拉奇地区古生代沉积地质,根据研究区的岩性、岩相建造、古生物化石、沉积演化、沉积构造等基本数据,采用野外观察与室内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古生代的沉积环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古生代岩性组合依次为灰岩-砂岩-灰岩-白云质灰岩,反映了海退-海进-海退的沉积序列。  相似文献   
165.
扬子地块西南缘是我国重要铜成矿带之一,该区已发现多个典型的火山-沉积碎屑岩型和陆相砂页岩型铜矿.蝉战河铜矿床具有典型的两种矿床类型特征.在系统总结该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两种矿床类型的各自特征,初步认为区内具中—大型铜矿成矿条件,并提出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66.
槽波地震勘探技术在工作面小构造探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构造是导致煤炭资源回采困难及煤矿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利用槽波地震勘探技术,对义安煤矿11061工作面进行了透射法探测。通过CT成像可以分辨工作面内与煤厚相当的小构造,同时还能获得围岩高应力区及瓦斯富集带等地质信息。探测结果可作为煤矿安全回采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7.
利用FY2E卫星资料,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常规高空及地面观测数据和美国气象环境预报中心(NCEP,0.25°×0.25°)再分析资料,对2017年3月3—6日南疆西部一场极端暴雪过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500 hPa中亚低涡是此次极端暴雪天气的影响系统.暴雪的水汽主要有3支输送路径,分别是中高层的偏西、偏南和中低层...  相似文献   
168.
莲花台水电站岩溶发育特征及工程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地质调查和勘探资料,阐明莲花台水电站坝址区岩溶发育形态、规模及空间展布特征,归纳岩溶发育规律。结果表明:坝址区岩溶发育主要受岩性和地质构造控制,岩溶现象分布范围广,岩溶发育较为密集,具有垂向分带性及空间分布不均匀性的特征;岩溶发育对工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岩溶渗漏和岩溶塌陷稳定问题两个方面,岩溶渗漏可能造成电站无法达到设计正常蓄水水位,岩溶空间的存在可能引起坝基抗滑稳定问题。因此,建议设置防渗帷幕,并对坝基开挖揭露的溶洞进行换填加固及固结灌浆等工程处理措施,通过处理,可有效避免岩溶发育对工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9.
连续降雨下不同砾石含量工程堆积体土壤侵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究砾石对工程堆积体土壤侵蚀的影响与其作用机制,通过室内模拟降雨研究了连续降雨下不同砾石含量的重壤质堆积体水蚀过程。结果表明:①堆积体砾石含量增加,坡面产流历时延长,产流率线性减小,土壤剥蚀率降低;②连续降雨下,堆积体所含砾石主要通过对坡面产流历时、坡面产流率、砾石覆盖率的多重影响发挥减沙作用,主成分回归方程可表达多个变量与平均土壤剥蚀率的关系;③一定砾石含量下,堆积体坡面砾石覆盖率随表土的剥离而增大,导致土壤剥蚀率呈指数函数递减趋势,并与累积土壤侵蚀总量存在较好的函数关系。工程堆积体所含砾石对土壤侵蚀程度的削减可为生产建设项目下垫面水土保持治理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70.
岩溶关键带水循环过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吕玉香  胡伟  杨琰 《水科学进展》2019,30(1):123-138
岩溶关键带处于岩石、水、土壤、大气、生物五圈交汇地带。正确认识岩溶关键带的结构、功能及其水文循环过程是当前地球关键带与岩溶水科学研究的关键问题。剖析了岩溶关键带水循环过程与演变规律、水循环过程在岩溶关键带中的作用,探寻变化环境下岩溶关键带水循环过程演变的规律与驱动机制,总结不足与问题,提出未来研究的总体趋势和方向:岩溶关键带形成与演化和水循环过程相互作用机制;岩溶关键带水循环驱动的物质转化与能量迁移过程及其耦合;水循环过程在不同时空尺度上对全球变化与人类活动干扰的响应;多种观测与模拟手段的综合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