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685篇
  免费   10342篇
  国内免费   6946篇
测绘学   2225篇
大气科学   7775篇
地球物理   9244篇
地质学   18891篇
海洋学   5107篇
天文学   1569篇
综合类   3870篇
自然地理   4292篇
  2025年   38篇
  2024年   713篇
  2023年   966篇
  2022年   1783篇
  2021年   2122篇
  2020年   1946篇
  2019年   1820篇
  2018年   2061篇
  2017年   1910篇
  2016年   2184篇
  2015年   1747篇
  2014年   2202篇
  2013年   2106篇
  2012年   2005篇
  2011年   2088篇
  2010年   2182篇
  2009年   2097篇
  2008年   1820篇
  2007年   1779篇
  2006年   1516篇
  2005年   1351篇
  2004年   1079篇
  2003年   998篇
  2002年   997篇
  2001年   980篇
  2000年   1132篇
  1999年   1553篇
  1998年   1288篇
  1997年   1372篇
  1996年   1135篇
  1995年   1045篇
  1994年   931篇
  1993年   830篇
  1992年   662篇
  1991年   488篇
  1990年   337篇
  1989年   373篇
  1988年   311篇
  1987年   216篇
  1986年   184篇
  1985年   129篇
  1984年   110篇
  1983年   87篇
  1982年   78篇
  1981年   54篇
  1980年   50篇
  1979年   34篇
  1978年   18篇
  1977年   7篇
  1958年   2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甘肃省煤炭资源较为丰富,煤类齐全,但在地域上分布不均衡。根据煤炭资源赋存特征可划分为5个赋煤带、9个煤田。主要含煤地层为中侏罗统,其次是下白垩统和下二叠统等,成煤环境中三角洲平原相聚煤最好,形成了区内的厚煤层,煤层赋存受同沉积构造和后期构造活动的综合控制作用。全省预测资源总量约1 656.8亿t(2 000m以浅),主要分布在陇东地区,庆阳、平凉两市的预测资源量约占全省总量的96%。  相似文献   
142.
143.
144.
WRF模式三维变分中背景误差协方差估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WRF模式2008年5-10月逐日预报结果,通过NMC方法进行背景误差协方差(B)估计.给出其结构特征,进行单点数值试验,并利用不同B进行1个月的数值模拟试验,检验模拟降水效果.结果表明:通过单点数值试验验证估算的B结构合理.不同的B,资料同化过程差别较大,应用重新统计的B,同化效率更高,目标函数收敛更稳定.模式模...  相似文献   
145.
基于S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基数据、北京闪电定位网全闪定位数据和北京地区降雹的人工观测结果,对比分析Gatlin和σ两种闪电跃增算法在不同配置下对北京地区2015—2018年共177次冰雹天气过程的预警效果。结果表明:不同倍数的σ算法预警结果差别很大,2σ(要求当前闪电频数变化率超过之前平均闪电频数变化率两倍标准差)在σ算法中的预警效果最佳;不同N(总闪频数变化率的数量)配置下的Gatlin算法的预警结果差别不大,其中当N=6时的预警效果最佳。2σ算法的命中率、虚警率和临界成功指数分别为80.2%,41.6%和51.1%,N=6的Gatlin算法的相应结果分别为82.5%,62.0%和35.2%。另外,详细分析了一次多单体雷暴过程和一次飑线过程中两种算法的应用情况,结果也表明Gatlin算法比2σ算法的命中率略高,但虚警率偏高很多,临界成功指数偏低。综合Gatlin算法和σ算法对冰雹预报结果评估情况,发现2σ闪电跃增算法更适于对北京冰雹天气的预警,对提升闪电数据在北京地区冰雹预报业务的可用度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6.
????????????????д????????ò???????????????????????????ε??????????????????????????????????????????????????????????????????????????????????????????????????????????????????????????????????????硢??????????????????Ч??????????????????????????????????????????С??  相似文献   
147.
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松辽盆地长岭断陷松南180井中基性火山岩形成于101~116 Ma的早白垩世晚期,属于营城组,非火石岭组火山岩。岩相学观察主要由安山岩和橄榄玄武岩组成,化学成分显示为玄武岩、粗面玄武岩和玄武质粗面安山岩,属碱性系列,镁质量分数较低,镁值较小(Mg#=0.27~0.53)。稀土元素总量较高(w(∑REE)=(164.98~257.27)×10-6),轻重稀土分馏明显((La/Yb)N=6.60~10.96),铕异常微弱(δEu=0.85~1.02)。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 Rb,K 相对亏损,相容元素(Cr、Co、Ni)质量分数低,高场强元素Nb、Ta弱富集,整体表现出与 OIB(洋岛玄武岩)一致的稀土图谱和微量元素特征。岩浆源区为软流圈地幔,经历了深部地幔流体的交代富集作用,岩浆未遭受地壳物质的混染。  相似文献   
148.
Land use/cover (LULC) and climate change are two main factors affecting watershed hydrology. In this paper, individual and combined impacts of LULC and climate change on hydrologic processes were analysed applying the model 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 in a coastal Alabama watershed in USA. Temporally and spatially downscaled Global Circulation Model outputs predict a slight increase in precipitation in the study area, which is also projected to experience substantial urban growth in the future. Changes in flow frequency and volume in the 2030s (2016–2040) compared to a baseline period (1984–2008) at daily, monthly and annual time scales were explored. A redistribution of daily streamflow is projected when either climate or LULC change was considered. High flows are predicted to increase, while low flows are expected to decrease. Combined change effect results in a more noticeable and uneven distribution of daily streamflow. Monthly average streamflow and surface runoff are projected to increase in spring and winter, but especially in fall. LULC change does not have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monthly average streamflow, but the change affects partitioning of streamflow, causing higher surface runoff and lower baseflow. The combined effect leads to a dramatic increase in monthly average streamflow with a stronger increasing trend in surface runoff and decreasing trend in baseflow. Copyright © 2013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49.
分析了Ground-based Radar (GB-Radar)与测量机器人变形监测技术的特点,以及两种监测技术数据融合所带来的优势。通过分析两种监测系统的关系,建立了这两种变形监测系统数据配准和数据融合的数学模型。通过设计实验,获取了GB-Radar与测量机器人对角反射器的变形监测数据。结果表明,对GB-Radar雷达视线向一维变形量与测量机器人三维变形量进行数据融合得到的监测点三维监测数据,最大监测误差明显降低,监测精度达到亚毫米级。  相似文献   
150.
王本淳 《湖南地质》1996,15(2):107-111
本文剖析了柿竹园钨锡钼铋矿床地勘阶段地质观察粗浅,勘探投入超前,探明储量积压、B+C级储量比例偏大等不合理的勘查工作及其原因。在此基础上,探讨矿区合理的勘探程度,储量比例及由此带来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