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68篇
  免费   3247篇
  国内免费   4203篇
测绘学   1076篇
大气科学   3708篇
地球物理   5171篇
地质学   8780篇
海洋学   2565篇
天文学   787篇
综合类   1743篇
自然地理   2088篇
  2024年   94篇
  2023年   343篇
  2022年   804篇
  2021年   941篇
  2020年   750篇
  2019年   798篇
  2018年   926篇
  2017年   880篇
  2016年   1007篇
  2015年   828篇
  2014年   1005篇
  2013年   1094篇
  2012年   960篇
  2011年   1000篇
  2010年   1071篇
  2009年   994篇
  2008年   830篇
  2007年   888篇
  2006年   657篇
  2005年   635篇
  2004年   463篇
  2003年   522篇
  2002年   507篇
  2001年   493篇
  2000年   616篇
  1999年   908篇
  1998年   761篇
  1997年   760篇
  1996年   728篇
  1995年   647篇
  1994年   572篇
  1993年   490篇
  1992年   411篇
  1991年   289篇
  1990年   231篇
  1989年   188篇
  1988年   180篇
  1987年   102篇
  1986年   110篇
  1985年   68篇
  1984年   58篇
  1983年   57篇
  1982年   55篇
  1981年   40篇
  1980年   47篇
  1979年   36篇
  1978年   14篇
  1977年   9篇
  1974年   9篇
  1958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与空间格局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是全球环境变化的研究热点。以2000年、2005年及2010年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源,通过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对长江三角洲的土地覆盖进行分类。利用分类结果,通过数学模型和景观指数探讨了土地利用变化对长江三角洲景观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1)2000~2010年长江三角洲土地利用变化明显,人工表面“涨势”明显,耕地与湿地则呈现下降趋势;2)10年间长江三角洲土地利用多样化指数增加,土地利用多样性程度逐年提高;3)2000~2010年长江三角洲景观破碎化程度增加,优势度减小,景观形状复杂性与异质性不断加大。这些研究可以为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生态环境的恢复重建提供依据,促进长江三角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92.
豫西东秦岭造山带核部杂岩中钙质变质岩的变质作用演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能松  张兴辽 《岩石学报》1993,9(3):240-254
  相似文献   
993.
冬季地面温度和500hPa高度场的适应关系及其客观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英仪 《气象学报》1992,50(2):239-242
实况资料表明,冬季地面的距平高温(或低温)往往对应于高空的距平高压(或低压)。为此,本文建立了一个地面温度距平和500hPa高度距平之间只带一个比例系数的适应模式。如果这个比例系数看作坐标的函数,它比用常数作比例系数的适应模式更能反映客观实际。  相似文献   
994.
华南花岗岩类中铁钛副矿物组合与氧逸度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鸣  张成江 《岩石学报》1991,7(2):89-94
华南花岗岩中存在两类矿物组合:(1)铁透闪石 钛铁矿 榍石 磁铁矿 石英;(2)钛铁矿 方解石 石英 磁铁矿 榍石。可通过以下关系分别计算上述两组矿物组合的岩浆氧逸度。组合(1)为: logfo_2=-24940.31/T 9.25 243.43(P-10~5Pa)/T 0.86logfH_2O-0.86logα铁透闪石组合(2)为: logfo_2=-3673.68/T-37.73 590.53(P-10~5Pa)/T 6logfco_2岩浆作用过程的氧逸度(fo_2)是控制磁铁矿、钛铁矿、榍石等铁、钛副矿物形成和稳定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95.
云南安宁地区晚侏罗世含盐岩系的主要特点及沉积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瑞君  朱井泉 《岩石学报》1993,9(1):94-104,T001
  相似文献   
996.

重金属铬污染场迁移过程受多种不确定因素影响,其迁移特性和监测过程很难通过实验进行研究。依据地下水流动基本规律和污染物迁移机理,采用COMSOL软件仿真分析静储量铬污染源的迁移特性及其变化规律,通过开展静态土槽物理模型实验,验证数值正演模拟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以迁移模型为监测基础模型,采用中梯剖面和对称四极测深装置,对铬污染场迁移过程进行双频激电法监测数值正演模拟,分析平整、起伏地形和测点方位布置对监测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铬污染物迁移过程中,高渗透系数的透水层对重污染区域表现出强烈的吸附效应,同时会在短时间内加剧污染区域的横向扩散;在视幅频率峰值和视电阻率谷值的异常对应关系上剖面探测要优于测深探测;对称四极测深时,在污染场的投影边缘中央设置测点可更有效地提高测量精度;在进行剖面和测深探测时,山谷会造成激电曲线出现“多峰”现象;在凸起山峰两侧山陲设置供电电极,通过视幅频率和视电阻率曲线可综合确定重度污染区域的具体位置。研究成果丰富了双频激电法对重金属土壤污染场监测的理论,为铬污染场实时监测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对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97.
陈永君 《岩矿测试》1991,10(3):232-235
本文利用标准化测量方法的校准作用,可将一种制样条件下形成的校正曲线在不同种制样条件的样品测定中使用,其结果进一步补充证明了标准化测量方法在XRF分析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8.
In this paper, the intra-seasonal variability of the abyssal currents in the China Ocean Mineral Resources Association (COMRA) polymetallic nodule contact area, located in the western part of the Clarion and Clipperton Fraction Zone in the tropical East Pacific, is investigated using direct observations from subsurface mooring instruments as well as sea-surface height data and reanalysis products. Mooring observations were conducted from September 13, 2017 to August 15, 2018 in the COMRA contact area (10°N, 154°W). The results were as follows: (1) At depths below 200 m, the kinetic energy of intra-seasonal variability (20?100 d) accounts for more than 40% of the overall low-frequency variability, while the ratio reaches more than 50% below 2 000 m. (2) At depths below 200 m, currents show a synchronous oscillation with a characteristic time scale of 30 d, lasting from October to the following January; the energy of the 30-d oscillation increases with depth until the layer of approximately 4 616 m, and the maximum velocity is approximately 10 cm/s. (3) The 30-d oscillation of deep currents is correlated with the tropical instability waves in the upper ocean.  相似文献   
999.
伍轶鸣  韩杰  陈思 《地质科学》2020,55(1):57-67
塔中Ⅰ号气田西部是塔中油气上产的重要领域,利用最新处理的叠前深度偏移资料,在断裂控储控藏认识指导下,开展走滑断裂解剖,落实富油气区域。研究区断裂可划分为两期三级3组断裂,形成于加里东期的北东向走滑断裂及其伴生裂缝是本区的控储控藏断裂,沿走滑断裂走向一般为非线性结构,通常可分为应力转换区和应力释放区。应力转换区包括岩桥、拉分地堑、地垒、局部鼻状构造等;应力释放区包括羽状、斜列破碎带等。应力转换区和应力释放区是油气最富集的区域,走滑断裂破碎带规模越大,储层越发育,油气越富集。  相似文献   
1000.

乌斯河铅锌矿床位于扬子板块西南缘,是川滇黔铅锌矿集区代表性大型铅锌矿床之一,估算资源量超过370万吨,Pb+Zn平均品位~15.7%。该矿床铅锌矿体主要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产于震旦系灯影组的白云岩地层中,其围岩蚀变较弱,以白云石化和方解石化为主。矿石类型主要包括块状、条带状、角砾状、脉状和浸染状等,其中矿物组成相对简单,以闪锌矿、方铅矿、白云石和方解石为主,含少量沥青和黄铁矿。该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研究程度相对较低,其成矿物质来源不清,致使该矿床存在热水沉积成因、喷流沉积-后期热液叠加改造以及MVT型等多种成因争议,难以建立统一成矿模式。本文对乌斯河铅锌矿床不同成矿阶段的硫化物(包括黄铁矿、闪锌矿和方铅矿),开展原位硫和铅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以查明该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还原硫的形成机制和示踪成矿过程,为认识该类矿床铅锌成矿作用提供新地球化学依据。原位S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乌斯河铅锌矿床硫化物的还原硫存在不同硫来源,成矿早阶段硫化物δ34S值较低,介于+1.3‰~+14.2‰之间,暗示可能有来自于赋矿地层圈闭古油气系统中的H2S;主成矿阶段硫化物相对富集重硫同位素,δ34S值在+11.0‰~+23.3‰之间,表明其为赋矿地层的蒸发岩的热化学还原作用的产物。此外,硫化物的LA-MC-ICPMS原位Pb同位素组成分析显示,该矿床成矿金属元素主要来源于变质基底地层,水岩反应可能使赋矿地层贡献少量的成矿物质。综合矿区地质特征和已有的地球化学研究成果,本文认为乌斯河铅锌矿床属于MVT铅锌矿床,富Pb、Zn等成矿元素的流体与富H2S的流体混合是该矿床金属硫化物沉淀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