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4篇
  免费   145篇
  国内免费   150篇
测绘学   21篇
大气科学   121篇
地球物理   196篇
地质学   234篇
海洋学   79篇
天文学   28篇
综合类   47篇
自然地理   10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41.
国土资源信息核心元数据的研究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国土资源信息核心元数据是建立运行在国土资源数据交换网络上的国土资源信息目录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目前数字国土工程中实现国土资源数据共享的重要途径。分析了国内外地理信息元数据标准的发展状况,根据国土资源信息核心元数据确定的原则和描述要求,确定了国土资源信息核心元数据的主要内容,提出了以通用建模语言UML类图作为国土资源信息核心元数据的结构设计,用数据字典详细定义核心元数据的组成,以构成国土资源信息核心元数据的完整描述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742.
本文应用多波震相分析法,对1989年10月18日大同震群进行研究。使用模拟和数字台网资料,对主、余震群进行了多波分析处理。初步探讨了主震群的震源机制解及其与地质构造的关系;用sPn、P_M、S_M 等震相较准确的测定了震源深度及震群深度变化范围;通过震相、波形和振幅比的综合分析,清晰的显示大同-阳高震群具有两种震源类型特征,其中用(M)界面反射波 P_M、S_M 的振幅比,做出的大同-阳高地震序列时空域图象更为明显。本文初步研究表明,多波震相分析法,对较准确的测定主余震群的震源深度,推测震源延伸的走向,初步判断震源机制的变化及有可能为单台开展监测预报探索到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743.
氦气测量及其在地震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地下水中溶解氦和土壤氦的测量和分析,阐明了氦气对地质构造的活动具有较高的灵敏度。1982年—1992年乌鲁木齐150km范围内发生的4级以上中强地震氦气变化突出,映震率高,且能反映深大断裂的活动情况,表明氦气的测量在地震学中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744.
左开挺 《华南地震》1991,11(4):45-54
通过对广州地磁台环境干扰源的监测,计算与分析得到:(1)不同时期产生的二个干扰源对地磁台1号墩磁场总强度测值的迭加影响为-25nT,与多台资料对比结果一致。(2)地磁台1号和5 ,1号与干扰源场区外Ⅰ号比测墩测得的磁场总强度、水平强度及垂直强度之差随时间的变化不明显,故认为广州地磁台环境干扰源目前尚属稳定。  相似文献   
745.
中国海洋潮汐40年来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40年来我国海洋潮汐的研究获得显著进展。本文分别对潮汐的分析、推算,潮汐谱估计,平均海面,潮波理论和数值研究等方面进行阐述。潮汐分析、推算已有100多个分潮的模型可供应用,交点订正系统除利用f、u的11个公式外,还根据W.Horn的j.v模型,利用D.E.Cartwright新的引潮势展开推出59个j、v公式,后者理论上更为精确,它反映了近代天文学研究进展的成就。平均海面提出一种随机动态分析、预测模型,能比较可靠地求出平均海面长期变化趋势,并能对未来几年内作出月平均海面的预报。潮波理论结合中国海实际,研究潮汐摩擦规律及其效应,已能说明中国海主要分潮波系统的形成及其分布变化,潮波数值计算和模拟取得很大的发展,有些在建港和海洋开发利用中已经得到应用,是一种很有前途的研究方法。潮汐表的编算水平高、范围遍及各国主要海港,受到用户的欢迎。总起来说,我国海洋潮汐的研究工作,经40年来的努力,从总体上说达到了国际水平,某些方面居领先地位。但整个潮汐的观测站网、仪器装备、监测水平和精度,仍有待改进提高。  相似文献   
746.
P. B. Zuo  F. S. Wei  X. S. Feng  F. Yang 《Solar physics》2007,242(1-2):167-185
The magnetic cloud boundary layer (BL) is a disturbance structure that is located between the magnetic cloud and the ambient solar wind. In this study, we statistically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gnetic field B z component (in GSM coordinates) inside the magnetic cloud boundary layers as well 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agnetic cloud boundary layers and the magnetospheric substorms based on 35 typical BLs observed by Wind from 1995 to 2006. It is found that the magnetic field B z components are more turbulent inside the BLs than those inside the adjacent sheath regions and the magnetic clouds. The substorm onsets are identified by the auroral breakups that are the most reliable substorm indicators by using the Polar UVI image data. The UVI data are available only for 17 BLs.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9 of the 17 events triggered the substorms when BLs crossed the magnetosphere and that the southward field in the adjacent sheath region is a necessary condition for these triggering events. In addition, the SF-type BLs, which are named by their features of the B z components inside the BLs and adjacent sheath regions, can easily trigger the substorms during their passage of the magnetosphere. SF-type BLs are characterized by sustained strong southward magnetic fields persisting for at least 30 minutes in the adjacent sheath regions and at least one change in the polarity of the B z component inside the BL. In this study, 7 out of 8 such SF-type BL events triggered the substorm expansion phase, suggesting that the SF-type BLs are another important interplanetary disturbance source of substorms.  相似文献   
747.
五百梯石炭系气田位于重庆市开县和四川省开江县境内,是一个具有统一气水界面的大型整装气田。气田发现于1989年,探明地质储量为539.88×108m3(1993年)。石炭系气藏的气体来源于下伏志留系,为低含硫低含二氧化碳的优质干气。储层沉积相主要为海湾浅滩微相,有形成粒屑白云岩的有利条件,沉积物间歇性暴露水面,后生成岩变化作用彻底,溶孔发育。气田构造处于四川盆地开江古隆起东侧斜坡带,遭受剥蚀程度的不均匀性使局部区域石炭系缺失,由此形成大型构造-地层复合圈闭。论述了气田勘探和发现的历程及石炭系气藏的主要地质特征,总结了取得勘探突破的实践与认识。  相似文献   
748.
影响中尺度对流系统移动的知识发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空间数据挖掘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面向应用的新技术。运用1998年夏季日本静止气象卫星(GMS) 探测反演出的红外辐射亮温资料和国家卫星气象中心高分辨率有限区域分析预报系统产品中的数值格点预报资料 (HLAFS) 对青藏高原上的中尺度对流系统 (MCS) 进行了自动追踪。在此基础上,运用空间关联规则研究了移出高原的MCS与其环境场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在400 hPa这一层次,等压面高度、相对湿度、涡度、散度、垂直速度这5 个物理量是影响其移出高原的主要因子;而在500 hPa 层次,移出高原的MCS与等压面高度、相对湿度、温度、垂直速度和K指数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749.
文章回顾了植硅体14C测年发展的历史,对当前其研究的现状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评述,对近年来其研究的争议进行了梳理。植硅体测年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如污染和老碳效应等)在其他材料测年过程同样存在,不能基于少量现代植物植硅体测年的异常数据而完全否定其意义。大量的测年数据显示,并不是所有的植硅体年代都偏老,相反地层中的植硅体年代与同层位其他材料的年代重合或接近。因此,在一些缺少其他有机质测年材料的地层,植硅体14C测年仍然是一种极具潜力的年代学方法,在构建一些重要环境和考古文化时间标尺上将会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50.
稻作和旱作农业的起源与传播一直是植物考古和农业考古研究中的热点,闽江下游地区农业开始的时间及其发展过程对农业向南及向台湾传播的路径和时间研究至关重要,然而由于缺少详细的植物考古学工作,迄今为止关于该地区稻作和旱作农业开始的时间仍然是不清楚的。文章对闽江下游新发掘的闽侯县荆溪镇白头山遗址进行了系统的采样,通过考古学研究和14C测定确立了年代框架,对遗址进行了详细的植硅体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白头山遗址主要包含闽江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到末期的遗存(约5000~3000 cal.a B.P.),该遗址中植硅体类型丰富,自昙石山下层文化时期至黄瓜山文化时期,均发现有水稻特征型植硅体,黍子稃壳植硅体首次出现于昙石山文化层,说明在距今5000年左右稻作农业已经传播到了闽江下游,距今4700年左右的昙石山文化时期地层中黍子的出现则说明旱作农业的传入,形成了稻旱混作的原始农业格局。结合闽江流域及台湾地区其他的植物考古学工作,认为闽江是稻旱农业向台湾及东南亚地区传播的重要通道,研究结果为深入了解闽江流域新石器时代农业的发生、发展及其结构特征提供新的认识,为稻旱混作农业南传的时间及路径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