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4篇
  免费   137篇
  国内免费   184篇
测绘学   65篇
大气科学   126篇
地球物理   79篇
地质学   324篇
海洋学   82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34篇
自然地理   5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71.
北极地区独特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在全球气候变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我国位于北半球,北极系统对我国的气候、环境、生态甚至社会生活等诸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本文对2007年夏季中国北极科考内容作了简要介绍,并介绍了北极黄河站以及黄河站所在的斯瓦尔巴德群岛(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新奥尔松等地区的相关情况.  相似文献   
672.
表层海水温度(简称SST)的变化,已经成为古海洋学研究中一项至关重要的基础资料。古温度的定量估算已成为理解地球气候系统演化的关键性环节,是古环境研究中的前沿问题,海水古温度再造方法备受关注。从最初的标志种和标志性生物组合,到后来的转换函数估算海水表层温度,再发展到用地球化学方法获得古海水温度,如有孔虫氧同位素、U37^k和有孔虫Mg/Ca比、珊瑚骨骼Sr/Ca、U/Ca和Mg/Ca等,古海水温度的估算方法日趋完善。从原理、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等角度,对这些方法进行了介绍,并对将来表层海水古温度研究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73.
鞠豪  张全斌 《海洋科学》2020,44(9):139-145
琼脂糖是一种具有高凝胶特性的天然高分子红藻多糖,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和热稳定性,在医学和科研方面具有广泛的用途。在琼脂糖制备工业中,传统生产技术的局限性造成了国内琼脂糖尚未规模化生产。因此,有必要开发新的成本可控的琼脂糖制备方法。本文采用一种聚丙烯酰胺和弱碱性苯丙烯系阴离子交换树脂联用的方法来分离制备琼脂糖,以江蓠琼胶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琼脂糖的制备参数并对琼脂糖的理化指标进行测定。所得琼脂糖硫酸根含量为0.22%、凝胶强度为1 524 g/cm2、透明度为58.9%,凝固温度为39.7℃、融化温度为87.6℃,表明其具有相对较高的质量。该工艺简单经济,对发展琼脂糖工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74.
目的:考查郑氏熏洗药泡腾颗粒、软膏的镇痛效果,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取昆明小鼠160只,将每80只小鼠分为8组,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郑氏熏洗泡腾药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简称为泡腾颗粒高、中、低剂量组),郑氏熏洗药软膏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简称为软膏高、中、低剂量组),每组各10只。采用热板法和扭体法观察泡腾颗粒与软膏2种剂型对小鼠热刺激致痛反应及化学刺激致痛反应的影响,评价2种剂型的镇痛作用。结果:给药后,泡腾颗粒高剂量组30、60、120、240 min的痛阈值,中剂量组30、60、120 min的痛阈值均均增高,泡腾颗粒低剂量组30 min的痛阈值增高;软膏高、中剂量组30、60、120、240、360 min的痛阈值增高,软膏低剂量组30、60、120 min的痛阈值均增高,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软膏高剂量组扭体反应的潜伏期较空白对照组升高(P<0.05);泡腾颗粒高剂量组,软膏高、中剂量组小鼠扭体次数较空白对照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郑氏熏洗药泡腾颗粒、软膏2种剂型均具有显著的镇痛作用,软膏较泡腾颗粒镇痛作用稍强。  相似文献   
675.
In this paper, we report friction experiments performed on natural fault gouge samples embedded in granitic rock from drilled core by a project entitled "the Longmenshan Fault Shallow Drilling(LMFD)". Compared with other natural fault gouge, this yellow-greenish gouge(YGG)is dominantly chlorite-rich. The maximum content of chlorite reaches 47%in the YGG. To understand the frictional properties of the YGG sample,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at constant confining pressure of 130MPa, with constant pore pressure of 50MPa and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from 25℃ to 150℃. The experiments aim to address the frictional behavior of the YGG under shallow, upper crustal pressure, and temperature conditions. Compared with previous studies of natural gouge, our results show that the YGG is stronger and shows a steady state friction coefficient of 0.47~0.51. Comparison with previous studies of natural gouge with similar content of clay minerals indicates a sequence of strengths of different clay minerals:chlorite > illite > smectite. At temperatures up to 150℃ hence depths up to~8km in the Longmenshan region, the YGG shows stable velocity-strengthening behavior at shallow crustal conditions. Combined with the fact of strong direct velocity effect, i.e., (a-b)/a>0.5, faults cutting the present clastic lithology up to~8km depth in the Longmenshan fault zone(LFZ)are likely to offer stable sliding resistance, damping co-seismic rupture propagating from below at not-too-high slip rates. However, as the fault gouge generally has low permeability, co-seismic weakening through thermal pressurization may occur at high slip rates(>0.05m/s), leading to additional hazards.  相似文献   
676.
热带太平洋和印度洋海温年际变化的均方差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1951~1997年热带(20°N~20°S,50°E~80°W)海温(SST)资料求出其各月的均方差,结果表明:太平洋海温变化相对印度洋海温变化要明显,特别是赤道中东太平洋附近 (165~90°W,6°N~6°S)的海温变化比较显著,其海温的变化范围在2~4°C左右,3~4月份海温年际变化小,11~12月海温年际变化大;“暖池”附近洋面海温年际变化也小。而印度洋海域的海温变化范围在1~2°C左右,在印度洋南半球洋面海温变化比北半球洋面海温变化相对较大。同时,根据上述海温变化特征确定了几个海温年际变化最大的关键区。  相似文献   
677.
北京市区场地反应谱特征周期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北京市区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的成果,按相似土层类型将北京市区划分为4种地质单元分区,并对各分区场地反应谱的设计特征周期进行了统计分析,给出了不同地质分区在统计意义上的反应谱特征周期的平均值。  相似文献   
678.
地表覆盖分类数据对区域森林叶面积指数反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江西省吉安市为研究区,将5种全球地表覆盖分类数据(包括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马里兰大学(UMD)和波士顿大学(BU)生成的3套数据和欧洲生成的2套数据)以及由TM影像生成的区域地表覆盖分类数据,分别与MODIS1km反射率资料结合,利用基于4尺度几何光学模型的LAI反演方法生成研究区的LAI。在1km和4km两种尺度上将反演的LAI与TM资料生成的LAI进行比较,评价地表覆盖分类数据对LAI反演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TM和欧洲太空局的GLOBCOVER地表覆盖分类数据用于反演LAI的结果较好,在1km尺度上,反演的LAI与统计模型估算的TMLAI相关的R2分别为0.44和0.40,在4km尺度上的R2分别为0.57和0.54;其次为波士顿大学的MODIS地表覆盖分类数据,据其反演的LAI与TMLAI相关的R2在1km和4km尺度上分别为0.38和0.51;而马里兰大学的UMD和欧洲的GLC2000地表覆盖分类数据会导致反演的LAI存在较大误差,据其反演的LAI与TMLAI之间的一致性较差,在1km和4km两种尺度上平均偏低20%左右;LAI的反演结果对聚集度系数具有强的敏感性。该研究表明,为了提高区域/全球LAI反演精度,需要有高质量的地表覆盖分类数据。  相似文献   
679.
由于受水流等因素影响,水下地形常发生冲淤剧烈变化,对江海沿岸水工设施的安全运营和航道的畅通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研究水下地形的变化幅度和变化规律尤为重要。传统的地形变化分析借助人工切断面进行计算,工作繁杂量大、精度难以得到保证,一般也只限于局部区域的分析,研究大范围冲淤变化难度较大。文章首先重点分析和解决如何利用计算机对多期水深测量的大量离散点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定量计算,并以此为理论依据编制了相关的程序,满足了水下地形分析中诸如两期冲淤等值分析,冲淤土方计算等实际生产需要,得到了生产实践的验证。  相似文献   
680.
通过筛查天然放射性测井资料获取地层连续的放射性数据,以异常层与煤层的位置关系确定煤层型、煤间型、煤上型、煤下型4种异常类型,建立了一套应用于煤田原生地质环境放射性综合评价方法.经过对评价方法和评价结果的分析,认为东北地区巴彦山煤田、呼和诺尔煤田、阜新煤田、平庄煤田等地质环境放射性明显,在开发中应注意放射性核素迁移造成的环境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