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2048篇 |
免费 | 11055篇 |
国内免费 | 6387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4355篇 |
大气科学 | 3632篇 |
地球物理 | 4701篇 |
地质学 | 16120篇 |
海洋学 | 5111篇 |
天文学 | 262篇 |
综合类 | 1886篇 |
自然地理 | 342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3篇 |
2024年 | 948篇 |
2023年 | 1035篇 |
2022年 | 1590篇 |
2021年 | 1908篇 |
2020年 | 1591篇 |
2019年 | 1725篇 |
2018年 | 1539篇 |
2017年 | 1384篇 |
2016年 | 1487篇 |
2015年 | 1639篇 |
2014年 | 1577篇 |
2013年 | 1974篇 |
2012年 | 2068篇 |
2011年 | 2132篇 |
2010年 | 2163篇 |
2009年 | 2053篇 |
2008年 | 1995篇 |
2007年 | 1939篇 |
2006年 | 1914篇 |
2005年 | 1614篇 |
2004年 | 1077篇 |
2003年 | 857篇 |
2002年 | 806篇 |
2001年 | 738篇 |
2000年 | 619篇 |
1999年 | 319篇 |
1998年 | 98篇 |
1997年 | 83篇 |
1996年 | 60篇 |
1995年 | 30篇 |
1994年 | 31篇 |
1993年 | 32篇 |
1992年 | 48篇 |
1991年 | 24篇 |
1990年 | 36篇 |
1989年 | 13篇 |
1987年 | 27篇 |
1986年 | 31篇 |
1985年 | 26篇 |
1984年 | 19篇 |
1983年 | 20篇 |
1982年 | 18篇 |
1979年 | 18篇 |
1976年 | 11篇 |
1974年 | 9篇 |
1964年 | 13篇 |
1963年 | 12篇 |
1957年 | 12篇 |
1954年 | 1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中国海相烃源岩发育控制因素 总被引:47,自引:0,他引:47
烃源岩的形成取决于生烃母质生物的生存环境和有机质良好的保存条件,这两大因素从根本上来说又取决于生物繁殖时和埋藏时的古气候、古洋流、古构造及古环境等各要素的良好匹配。海相高有机质丰度烃源岩的形成与大气中的中等含氧量、干热的气候、冰期-冰后期之交的气温快速转暖、冰川迅速融化所导致的海平面快速上升等密切相关。大洋环流的形成和演变也是控制海相高有机质丰度烃源岩形成的主要因素,上升洋流富磷、富硅、富铁族元素等营养盐和富绿硫细菌极大地促进了有机质生产力、埋藏率的激增。通过研究,建立了中国华南和塔里木盆地寒武系上升洋流分布模式、塔里木盆地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台缘斜坡灰泥丘相源岩形成时的反气旋洋流分布模式。研究发现,优质烃源岩仅发育于被动大陆边缘背景下的裂谷、克拉通内裂谷、克拉通内坳陷盆地和克拉通边缘坳陷盆地。欠补偿盆地、蒸发潟湖、台缘斜坡(灰泥丘)和半闭塞—闭塞欠补偿海湾,是高丰度烃源岩发育的有利环境;低的无机物输入和低的沉积速率,有利于高有机质丰度烃源岩形成;呈斜坡的海底地貌,有利于烃源岩形成。 相似文献
92.
基于无抽样小波的遥感影像薄云检测与去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全色波段遥感影像提出了一种基于无抽样小波变换的薄云去除算法。对实际的卫星影像和航空影像所进行的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十分有效的。 相似文献
93.
94.
鄂北台格庙区块上古生界是以岩性为主的油气圈闭。通过区内预测难点分析,紧密结合地质、地震、测井资料,深入细致地研究地震反射波组及反射结构特征,认真统计分析地球物理及电性特征,确定一套适合不同目的层段的有效储层预测方法技术,有效地预测了盒1、山2段储层厚度和有效储层厚度。同时对该区两层进行综合评价,圈定出有利叠合分布区,为进一步确定有利目标区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5.
96.
九瑞矿集区作为全国重点整装勘查区之一,深部找矿工作一直是研究重点和热点.本文在综合分析研究区区域地质资料、对典型地层和岩石标本进行电阻率参数测试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研究区面积性AMT数据进行三维电性结构研究.为获得AMT最佳反演参数,选择一条典型AMT剖面开展二维非线性共轭梯度(NLCG)反演,进而总结出利用TM极化模式数据、拉格朗日乘子等于3的二维反演方案.综合利用地质、钻探和电性特征对全区23条AMT剖面进行二维约束反演,并将所有测线的电阻率反演结果三维网格化,得到了研究区的三维电性结构.最后,我们通过对三维电性结构的综合分析,确定研究区地下地层、岩体展布、断裂构造分布特征以及基底起伏情况.与已知矿床对比,我们发现浅部北西断裂与北东向区域性深部断裂交汇处、基底隆起凹槽边缘以及岩体边缘为成矿有利区. 相似文献
97.
98.
多种类植被覆盖地区ASTER影像岩石、土壤信息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植被的发育限制了遥感在地质学方面的应用,特别是在多种类植被发育地区不能直接地根据波谱特征进行岩石与矿物方面的填图.利用线性波谱分离等技术方法可以从植被、基岩或土壤混合信息中区分出多类别植被波谱,从像元混合光谱中减去各植被类型所占的像元光谱强度,从而可以求出土壤光谱强度及其所占的份额,有效剥离出岩石和土壤信息.在试验区利用多种类植被干扰消除方法,进行遥感蚀变矿物和岩石填图,具有极大的可靠性.该技术可以在中等植被发育地区的遥感填图中得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9.
青藏高原清水河多年冻土区铁路路基沉降变形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埋设在青藏铁路路基中两个断面内的6条沉降观测管3 a来的地基沉降变形资料,研究了高原多年冻土区铁路路基的沉降变形特征,分析了填筑铁路路基对下伏多年冻土融化变形的影响。研究表明,由于受到填筑路基时赋存在路基填料内的热量的影响,铁路路基下伏多年冻土上限在施工初期会有一个明显的下移沉降,铁路路基也随之有一个较大幅度的工后下沉变动,随着时间的推移,路基下降速率会逐渐下降,但在短时间内不会停止下来,而且由于太阳辐射和路基边坡形状的影响,路基向阳面与背阴面的变形有较大的差别,且在近南北向展布的路基上表现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