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40篇
  免费   5216篇
  国内免费   7889篇
测绘学   3490篇
大气科学   3517篇
地球物理   4773篇
地质学   15025篇
海洋学   3918篇
天文学   488篇
综合类   2273篇
自然地理   2961篇
  2024年   273篇
  2023年   715篇
  2022年   1470篇
  2021年   1791篇
  2020年   1511篇
  2019年   1536篇
  2018年   1654篇
  2017年   1412篇
  2016年   1563篇
  2015年   1723篇
  2014年   1712篇
  2013年   1935篇
  2012年   2030篇
  2011年   2029篇
  2010年   1996篇
  2009年   1821篇
  2008年   1675篇
  2007年   1484篇
  2006年   1376篇
  2005年   1155篇
  2004年   891篇
  2003年   718篇
  2002年   669篇
  2001年   652篇
  2000年   554篇
  1999年   408篇
  1998年   245篇
  1997年   239篇
  1996年   206篇
  1995年   153篇
  1994年   180篇
  1993年   122篇
  1992年   109篇
  1991年   69篇
  1990年   62篇
  1989年   48篇
  1988年   50篇
  1987年   38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32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16篇
  1976年   5篇
  1958年   10篇
  1957年   9篇
  1954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41.
It has been widely reported that coal permeability can change from reduction to enhancement due to gas adsorption even under the constant effective stress condition, which is apparently inconsistent with the classic theoretical solutions. This study addresses this inconsistency through explicit simulations of the dynamic interactions between coal matrix swelling/shrinking induced damage and fracture aperture alteration, and translations of these interactions to permeability evolution under the constant effective stress condition. We develop a coupled coal–gas interaction model that incorporates the material heterogeneity and damage evolution of coal, which allows us to couple the progressive development of damage zone with gas adsorption processes within the coal matrix. For the case of constant effective stress, coal permeability changes from reduction to enhancement while the damage zone within the coal matrix develops from the fracture wall to further inside the matrix. As the peak Langmuir strain is approached, the decrease of permeability halts and permeability increases with pressure. The transition of permeability reduction to permeability enhancement during gas adsorption, which may b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damage zone development in coal matrix, is controlled by coal heterogeneity, external boundary condition, and adsorption-induced swelling.  相似文献   
42.
南堡油田保持中深层泥页岩井壁稳定钻井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南堡油田中深层钻井过程中,东二、东三、沙一段泥页岩的剥落掉块经常造成井壁坍塌掉块、钻具阻卡、电测遇阻等井下复杂情况。分析了中深层泥页岩的理化特性,研究探讨了泥页岩的坍塌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选用强封堵抑制型钻井液是有效抑制中深层泥页岩剥落掉块的根本措施。这一研究成果对于在南堡油田中深层开发工程中提高钻速、减少井下复杂情况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3.
Xie  Wei  Cui  Qi  Ali  Tariq 《Natural Hazards》2019,99(3):1215-1231
Natural Hazards - Agriculture’s ability to adapt to the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is critical for agricultural households as well as the general public and policymakers. Economic agents can...  相似文献   
44.
河流成因沉积物中携带了古气候变化和古环境变迁的关键信息。笔者利用三道河剖面的粒度、磁化率特征及光释光(OSL)年龄对其沉积环境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粒度频率曲线包括单峰和双峰2种,频率累积曲线以三段式为主,粒度特征反映三道河一级阶地沉积经历了由低能湖泊相→高能河流相→中高能河流相的演变过程;磁化率结果显示H1期间存在最低值,在B-A暖期迅速升高,在YD期间降低-升高-降低。三道河一级阶地形成于晚更新世—全新世早期,完整记录了末次冰消期以来的YD、B-A以及H1三次重大气候变化事件。  相似文献   
45.
建立了在特殊场地条件下,利用雷达探测仪对非开挖钻孔轨迹跟踪和控制的数学模型。在工程实践中,结合计算机技术,利用这个数学模型提供的方法,可以更有效地对非开挖导向钻孔轨迹进行跟踪和控制。  相似文献   
46.
47.
东营凹陷现河地区沙三段震积岩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在区域构造背景研究和岩芯观察的基础上,在东营凹陷现河地区沙三段地层中识别出震积岩。震积岩的主要标志是发育各种类型的软沉积变形构造,包括微阶梯状正断层、层内小褶皱、扭曲变形、振动液化砂岩脉、震塌岩等。通过对河152井、王59井、牛38井、牛22井等井岩芯的系统观察,发现由于构造和地震强度的不同,震积岩的垂向序列有所不同,并进一步研究了各种震积岩构造特征与地震强度的关系,研究表明不同的震积岩构造特征对应不同的地震强度,进一步确定了与古地震的关系。通过对本区储层分析,认为震积岩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储集空间。这些研究为东营凹陷构造演化研究、震积岩的识别和描述以及成藏提供了重要的地质理论依据,并可为该区古地震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8.
赵燕红  侯鹏  蒋金豹  姜赟  张兵  白君君  徐海涛 《遥感学报》2021,25(11):2173-2197
植被参数是生态遥感定量反演的热点和难点,也是生态系统研究的基础性参数。本文在广泛阅读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文献资料基础上,将现有的植被生态遥感参数概括为物理类、生化组分类、能量和功能类3大类,系统梳理了每类参数定量反演的主要模型方法,进行优缺点和适用性分析,对现阶段存在的不足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物理类植被生态遥感参数主要介绍了植被覆盖度、生物量、叶面积指数、树高等研究进展,生化组分类植被生态遥感参数主要介绍了植被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和光合能力等研究进展,能量类植被生态遥感参数介绍了光合有效辐射、植被吸收光合有效辐射等研究进展,功能类植被生态遥感参数主要介绍了植被生产力和碳交换量等研究进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混合像元分解、病态反演、物理模型应用过程中的误差传递、数据融合的尺度效应和空间变异性、模型耦合的最优方案确定问题。  相似文献   
49.
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技术,将预报产品作为自变量,相应的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作为因变量,对2013-2016年冬季浙江省中尺度区域模式预报近地面风速进行订正和评估。所选956站中多数站点风速订正后有所改善,通过定量分析可知浙江西部地区整体改善效果最好,其中效果明显站点占91.7%;中部地区改善效果明显站点占86.5%;东部沿海地区改善效果略差,明显改善的站点占67%。各地级市整体表现均不错,除舟山地区为49.9%外,其他地区风速改善比例均超过50%。选取2017年1月20日浙江东北地区沿海大风过程分析发现订正后的风速与观测风速更为接近,在定海大岛站点(靠里)中表现尤为明显,订正后的结果具有显著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0.
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度日数一直作为气候变化与供暖关系的一个综合评价指标。基于全球变暖可能对我国供暖天数和温度产生深刻的影响,本文采用绵阳市1946~2005年共49年的日最低、最高气温资料,分析了绵阳市度日数年变化特征,并对其进行了趋势分析。结果表明:绵阳市历年供暖度日数最小值处于1998年,比1976年最大值低93.5%,10a年均供暖度日数变化趋势为二次曲线;制冷度日数波动性很大,1960~1979年在1500℃·d左右波动,1979~1990年在1400℃·d左右波动,1990年以后基本处于1500℃·d以上,10a年均制冷度日数拟合趋势曲线为三次曲线。基于Mann-Kendall(M-K)检验法,在α=0.05水平下,对绵阳市供暖和制冷度日数进行检验,研究发现:供暖度日数明显减少,1992年为突变起始年份;制冷度日数波动增长,且自1997年起突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