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35篇
  免费   2367篇
  国内免费   3629篇
测绘学   1713篇
大气科学   1404篇
地球物理   1793篇
地质学   6417篇
海洋学   2042篇
天文学   158篇
综合类   865篇
自然地理   1239篇
  2024年   68篇
  2023年   230篇
  2022年   599篇
  2021年   777篇
  2020年   659篇
  2019年   674篇
  2018年   633篇
  2017年   564篇
  2016年   600篇
  2015年   713篇
  2014年   661篇
  2013年   833篇
  2012年   851篇
  2011年   855篇
  2010年   850篇
  2009年   851篇
  2008年   796篇
  2007年   698篇
  2006年   713篇
  2005年   614篇
  2004年   496篇
  2003年   382篇
  2002年   325篇
  2001年   339篇
  2000年   267篇
  1999年   156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79年   7篇
  1976年   2篇
  1963年   3篇
  1960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991.
是地层单元还是构造单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古大陆边缘变质地质体性质的确定对于探讨大地构造演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后期变形变质作用的影响,原先不同的构造单元往往被改造成看似完整的一套地层单元,但在同位素年龄、变质程度、岩浆活动与地层的专属组合及其空间延伸等方面则变化很大,这在华北古陆北缘的单塔子群和南缘的太华群中最为典型。因此,笔者建议用“构造-岩相杂岩体带”填图法来取代以地层为骨架的变质岩区地质制图,这有助于确定该地区的大地构造演化进程。  相似文献   
992.
在对中国5个重要景观区1:20万金、铜表生地球化学异常特征进行总结、对比,并讨论景观、表生因素对区域异常评价标志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实、完善了区域异常系统评价体系的思路和评价准则,提出了区域地球化学异常系统评价的量化模型。  相似文献   
993.
高、低空急流中的锢囚锋环流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蒋后硕  吕克利 《高原气象》2000,19(3):265-276
利用原始方程模式探讨了高空西风急流和低空南风急流中锢囚锋环流的演变和增强机制。数值结果显示,在干大气中,高空西风急流的存在使锢囚锋非地转环流和锋区上升速度迅速变化、增强,并有利于重力内波的垂直传播;低空南风急流对锋区环流型的变化影响较大,但环流较为平直,对锋区上升速度的增强作用不大,产生的锋区速度比高空西风急流中小得多;高低空急流的同时存在,对锢囚锋环流的作用比较复杂,其影响比高低空急流各自作用的  相似文献   
994.
安徽是矿产资源大省,要把资源优势转化经济优势,必须运用循环经济的新范式,结合安徽实际,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施矿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本文还提出了关于用循环经济的理念来促进安徽矿业的几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95.
2004年3月至2005年7月对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部典型半固定沙垄土壤水分进行了系统监测,结合气象资料,特别是对冬季积雪和冻土资料的分析,认为该沙漠沙丘土壤水分时空变化规律在很大程度上受积雪融化和季节性冻土的影响.由于冬季稳定存在20~30 cm的积雪于春季融化,使得春季沙丘土壤含水率成为全年最高的季节,从而为早春植物的萌发生长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冬季1 m多深的冻土于早春时节由表及里开始消融,沙丘表面融化的雪水在坡面重力作用下,沿难以透水的冻土层上界自坡上向坡下发生迁移,在春夏季形成了垄间最高、坡部次之和垄顶最少的土壤水分空间格局.该研究具有生态学意义,可为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特殊环境条件下植被恢复与重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6.
刘建军  卢正  江峰 《地下水》2006,28(1):26-28
本文从反倾向岩质高边坡的渗流特征和渗流普遍规律出发,根据渗流力学知识,建立数学模型,通过渗流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了渗透压力、水头变化规律以及对岩质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7.
根据土高压固结试验的压缩曲线几何特征,提出了基于一定较高压力水平的固结试验结果外推更大压力段的压缩性参数和压缩曲线的方法。实际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易行,且精确度较高。  相似文献   
998.
姑婆山复式岩体的基本特征及其与成矿作用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姑婆山复式岩体由晚侏罗世里松岩体、姑婆山岩体及早白垩世新路岩体组成。复式岩体为壳幔混合源成因。据岩石地球化学判断和分析,姑婆山岩体和新路岩体为含锡岩体;整个姑婆山复式岩体为含钨岩体,里松岩体和姑婆山岩体为含稀有、稀土岩体。上述矿产的形成与岩石中挥发份F、B及放射性U、T h等元素的高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999.
It is known that the time‐domain induced‐polarization decay curve for a shaly sand reservoir depends on the pore structure of the reservoir, and this curve can be used to estimate permeability, which is a determining factor in making production decisions in the petroleum industry. Compared with NMR logging tools, induced polarization has several advantages, such as a deep depth of investigation and a high signal‐to‐noise ratio.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establish an appropriate model using induced polarization to estimate the permeability. The curve can be modelled as a weighted superposition of exponential relaxations. The plot of weight versus the relaxation time constant is defined as the relaxation time spectrum. Induced‐polarization decay‐curve measurements were performed on 123 samples from the Daqing oilfield using a four‐electrode technique. A singular‐value decomposition method was used to transform the induced‐polarization decay data into a spectrum. Different models to estimate the permeability were discussed. The results of the research indicate that the induced‐polarization measurements greatly improve th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of permeability correlations.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forms, AφC and AFC, the forms, ATBφC and ATBFC, have lower error factors, where T, Φ and F are the geometric mean time constant of the induced‐polarization relaxation time spectrum, the porosity and the resistivity formation factor, respectively, and A, B and C are constants. The mean time constant is the decisive parameter in the permeability estimation and it is not completely independent of the resistivity formation factor. The additional use of the porosity and the resistivity formation factor leads to an appreciable improvement. It is concluded that this new model will make it possible to estimate the permeability of a shaly sand reservoir downhole.  相似文献   
1000.
西昆仑接收函数反演与构造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钱辉  许志琴  姜枚  宿和平 《中国地质》2006,33(2):309-316
中法合作布设的青藏高原西昆仑叶城-噶尔(狮泉河)天然地震探测剖面穿越了西昆仑构造的主要构造单元, 通过对36个台站128个远震P波事件的接收函数分析,取得了各台站的接收函数随方位角和震中距变化的趋势, 分析了变化趋势与地壳构造的关系。通过台站平均接收函数的反演拟合,取得了120km深度范围以上的横波速度分布,综合地质构造解释,发现康西瓦断裂地表倾斜渐变为直立并略向南拖曳的现象,塔里木前陆盆地沉积与逆冲构造有比较明显的显示,同时推测了盆地下的滑脱构造。班公湖-怒江断裂也有向北俯冲的显示,得出了印藏碰撞远距离效应在西昆仑受阻,应力通过地表次级断裂释放,同时形成盆地沉积的前陆构造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