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35篇
  免费   2367篇
  国内免费   3629篇
测绘学   1713篇
大气科学   1404篇
地球物理   1793篇
地质学   6417篇
海洋学   2042篇
天文学   158篇
综合类   865篇
自然地理   1239篇
  2024年   68篇
  2023年   230篇
  2022年   599篇
  2021年   777篇
  2020年   659篇
  2019年   674篇
  2018年   633篇
  2017年   564篇
  2016年   600篇
  2015年   713篇
  2014年   661篇
  2013年   833篇
  2012年   851篇
  2011年   855篇
  2010年   850篇
  2009年   851篇
  2008年   796篇
  2007年   698篇
  2006年   713篇
  2005年   614篇
  2004年   496篇
  2003年   382篇
  2002年   325篇
  2001年   339篇
  2000年   267篇
  1999年   156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79年   7篇
  1976年   2篇
  1963年   3篇
  1960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1 .IntroductionRecentlygreatinteresthasbeenshowninthedevelopmentofverylargefloatingstructuressuchasMegaFloatofJapan (Isobe ,1 999)andMOBofUSA (Remmers ,1 999) .Owingtotheirextremelargesizeandgreatflexibility ,thecouplingbetweenthestructuraldeformationandfluidmotionissignifi cant.Thisisatypicalproblemofhydroelasticity .Efficientandaccurateestimationofthehydroelasticresponseofverylargefloatingstructuresinwavesisveryimportantfordesign .Manymethodshavebeenproposedinliteratureforthepredictiono…  相似文献   
62.
钝顶螺旋藻部分原生质体及单细胞的制备与培养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于1992年1月-1994年4月,进行超声波处理方法制备钝顶螺旋藻部分原生质体以作为基因工程受体,以及制备单细胞用于固体平板克隆化培养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波以20kHz频率、15W功率作用30s,可使藻丝体断裂成15.0±1.6个细胞长度;延长作用时间,至2-6个细胞长度时,细胞壁结构遭到破坏,形成部分原生质体;继续作用,可形成少量原生质体和大量单细胞。断裂藻丝体、部分原生质体、单细胞以及原生质体均可涂布于固体培养基上再生或生长。以一定密度涂布单细胞与原生质体,能够形成彼此分开的单个克隆,可用于筛选及遗传分析。本文提供了一种节省溶菌酶的制备螺旋藻透性体的方法,超声波作用利于外源基因的导入,而涂布培养利于进一步的筛选和形成克隆。  相似文献   
63.
龙感湖地区近3000年来的植被及其气候定量重建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本文依据龙感湖钻孔的孢粉及硅藻资料,探讨了该地区近3000年来的植被发展及气候变化,通过数值分析方法,重建了年均温及年降水的时间序列,发现气候波动存在的两个阶段,(依1.5kaB.P.前后划分)四个旋回(0.8ka的准周期)两个突变事件(3kaB.P)前后的冷暖急剧变化及1kaB.P的降温事件)。这些变化与敦德冰心及固城湖孢粉反映的气候波动有较好的一致性,具有全球变化意义。  相似文献   
64.
本研究采用5种中草药添加剂配方的膨化饲料进行了为期36d的牛蛙养殖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有中草药制剂的日摄食量明显大于对照组,日增重显著比对照组的高.而且大大加快了生长速度,缩短养殖周期,同时减少了染病机率,牛蛙体色鲜艳、光泽度极佳.  相似文献   
65.
云贵高原晚新生代孢粉植物群与环境变迁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本文依据20多个剖面(钻孔)近700个样品的孢粉资料及古地磁极性年表建立了云贵高原4Ma以来的孢粉时间序列,并划分了四个区域孢粉组合带,17个孢粉组合亚带。依据孢粉混杂堆积的出现,认为云贵高原的上升始于2.8MaB.P.,加剧于0.8MaB.P.前后。前期地形相对高度<1000m,后期相对高度达1500m;地貌经历了开阔盆地-低洼盆地-山地湖盆-高山湖盆的演化。气候经历了古季风、现代季风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66.
四氯化碳对杜氏盐藻的毒性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等浓度对数间距0.2设置毒物四氯化碳(CCl4)浓度对杜氏盐藻进行了毒性实验,根据细胞的生长以及β-胡萝卜素含量的变化,观察CCl4,对盐藻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CCl4浓度小于0.13%时对盐藻生长及β-胡萝卜素累积几乎没有影响。盐藻对CCl4的最大耐受浓度为0.20%。CCl4浓度达到0.32%时,5天之后造成细胞全部死亡和β-胡萝卜素累积消失。  相似文献   
67.
渤、黄、东海内潮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全球的海洋中,中国东海和临近海域是最显著的内潮生成地之一。本文采用NODC(Levitus) World Ocean Atlas 1998提供的季平均温、盐资料,计算海水的密度,并计算垂向密度梯度的最大值点,得到一个较符合海水实际的密度分层。使用三维非线性数值模型(将海洋分为2层)研究了潮汐(M2,S2,K1,O1分潮)作用下渤黄东海的内潮,揭示了整个海区内潮起伏的空间分布,结果发现大振幅的波动均发生在台湾东北(冲绳海槽)海域和中国近海地形突变之处,其中前者更显著。对于各分潮模拟得到的表面潮与TOPEX/Poseidon高度计资料基本一致。研究结果表明上层海水的深度和厚度的梯度对内潮有一定的影响;冬季分布区域比夏季小,强度比夏季大。  相似文献   
68.
MECHANISM OF URANIUM ADSORPTION ON AMIDOXIME RESI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mechanism of uranium adsorption from seawater by polyacrylamidoxime resin is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the experiments of adsorption isotherm and adsorption rate. The uranium uptake increases with the adsorption temperature and varies with the pH of seawater. Thermochemical and kinetic calculation show that the enthalpy change (△H) and the activation energy (E) of the uranium adsorption are 42.4 42.4 kJ mol-1 and 41.2 kJ mol-1 respectively, indicating that the uranium adsorption on the resin proceeds via a certain complex chemical reaction in which the amidoxime group in the resin chelates uranyl ions.  相似文献   
69.
大珠母贝人工养殖过程中,幼贝死亡是一个严重的问题。1993年11月至1995年5月,采用现场调查、实验室研究和数理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海南省临高县新盈珍珠贝养殖场自然海区吊养的A,B,C3批养殖贝和陵水新村珍珠贝养殖场养殖池吊养的D批养殖贝的发病和死亡情况进行了流行病学凋查.结果显示,大珠母贝幼贝群体的死亡是以暴发性方式发生,幼贝群体的大批量死亡高峰一般发生在4~6月龄期,8个月以后随着龄期的延长,死亡率显著降低.幼贝群体死亡率与贝体平均体长的关系是4cm以下的贝体死亡率较高,1~3cm阶段处于死亡高峰期内,5cm以上的贝体死亡率显著降低.大珠母贝幼贝群体的死亡率与类立克次体感染(即RLO平均感染严重度指数SI)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在RLO感染的高峰之后或当中部相应伴随贝群体死亡率的高峰,随着RLO感染的降低,贝群体的死亡率也明显降低。在4批养殖贝群体中,仅在A批养殖贝群体样本中发现有少量纤毛虫寄生(感染率为87.5%,感染强度为3.56个/10倍物镜).这几批幼贝群体的死亡与海水温度、盐度之间均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70.
本实验采用雄性褐菖鲉作为实验对象,腹腔注射0.5×10-6、1×10-6、5×10-6、10×10-6(m/m)苯并[a]芘,7d后苯并[a]芘处理组精巢睾酮水平和睾酮与17β-雌二醇的比值都有上升,但都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腹腔注射50×10-6(m/m)苯并[a]芘,11d后取出精巢,常规石蜡切片,结果显示雄性褐菖鲉的精巢,精小叶腔和输出管中精子密集程度明显增加,次级精母细胞减少,精巢壁厚度变薄.结果提示,苯并[a]芘对褐菖鲉具有类雄激素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