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83篇
  免费   885篇
  国内免费   1153篇
测绘学   607篇
大气科学   339篇
地球物理   528篇
地质学   2397篇
海洋学   630篇
天文学   19篇
综合类   258篇
自然地理   443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86篇
  2022年   199篇
  2021年   256篇
  2020年   199篇
  2019年   288篇
  2018年   224篇
  2017年   217篇
  2016年   197篇
  2015年   218篇
  2014年   211篇
  2013年   255篇
  2012年   321篇
  2011年   297篇
  2010年   273篇
  2009年   274篇
  2008年   280篇
  2007年   247篇
  2006年   241篇
  2005年   192篇
  2004年   144篇
  2003年   118篇
  2002年   109篇
  2001年   114篇
  2000年   94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Little information is available on biogenic elements(carbon, nitrogen, phosphorus and sulfur) and the ecological stoichiometric characteristics of plants in coastal wetlands. To investigate the contents of carbon, nitrogen, phosphorus and sulfur of plants, and their ecological stoichiometric characteristics in the Yellow(Huanghe) River Delta, plant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two typical salt marshes(Suaeda salsa and Phragmites australis wetlands) during the period of from August to October in 2007, and the ratios of C/N, C/P, N/P, C/N/P and C/N/P/S were calculated. Results showed that during the studying period, plant C, N and P were lower than the global average values, and plant N and P were lower than the China's average values. Leaf C and S in Suaeda salsa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Phragmites australis(P 0.05), and leaf N and P in Suaeda salsa and Phragmites australis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P 0.05). Average C/N ratios were 23.75 in leaf, 73.36 in stem, 65.67 in root of Suaeda salsa, and 33.77 in leaf, 121.68 in stem, 97.13 in root of Phragmites australis. Average C/N ratios of Suaeda salsa and Phragmites australis were all great than 25, indicating the salt marsh in the Yellow River Delta is an N limitation system. Average C/P ratios were 276.78 in leaf, 709.28 in stem and 1031.32 in root of Suaeda salsa, and 536.94 in leaf, 768.13 in stem and 875.22 in root of Phragmites australis. The average N/P ratios of Suaeda salsa were 12.92 in leaf, 10.77 in stem and 10.91 in root, and the average N/P ratios of Phragmites australis were 16.40 in leaf, 7.40 in stem and 6.92 in root, indicating the Suaeda salsa wetlands were N limited and Phragmites australis wetlands were N limited in August and P limited in October in 2007. The average C/N, C/P and C/N/P ratios in Suaeda salsa and Pragmites australis were higher than the global average values, indicating the lower quality of organic matter provided by wetland plants in the Yellow River delta.  相似文献   
992.
基于小波与包络线的土壤有机质高光谱估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陕西省横山县为研究区,对小波分析法与包络线去除法融合应用于土壤有机质高光谱估测的有效性进行了探究。利用陕西省横山县84个土壤样本的光谱反射率和有机质含量数据,采用小波分析法去除了部分噪声,通过光谱一阶微分变换,提高光谱反射率与有机质的相关性,采用包络线去除法提取建模因子,减少数据冗余后最终采用回归分析法建立土壤有机质的估测模型。结果表明,与未采用小波分析法建立的模型比较,建模因子的相关性提高了0.1~0.25,模型的判定系数可达0.932,提高了0.207,检验样本的均方根误差RMSE为0.107,减小了0.116。总体而言,小波分析与包络线去除法联合应用于土壤有机质高光谱估测是有效的且所建模型精度较高,但数据质量对模型精度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93.
基于BDS、GPS系统的星座结构,对当前的BDS二代导航系统(BD2)、全部建成后的BDS系统在极地科考站(黄河站、昆仑站、中山站、长城站)和北极圈的可见卫星数、DOP值、定位精度等进行评估,并将建成后的BDS、GPS及其组合系统在南/北极的基本定位性能进行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当前的BD2只实现了极地的部分覆盖,对极地提供导航定位的能力有限,大范围内的定位精度大于30.0 m; BDS在极地的定位精度将与GPS相当,可见卫星数可达13颗左右,PDOP值优于1.6,定位精度优于8.0 m;GPS/BDS组合后在极地的PDOP值优于1.4,定位精度优于6.0 m。
  相似文献   
994.
本文应用层序地层学理论将柴达木盆地缘上三叠统-侏罗系划分为5个层序、12个体系域,确定了该区烃源岩主要赋存在层序Ⅱ和层序Ⅲ的湖侵体系域深湖相泥岩中;通过地震剖面追踪,圈定了烃源岩赋存于下株罗统层序Ⅱ和中株罗统层序Ⅲ中,主要以冷湖-南八仙构造带为边界;烃源岩发育层段的地震相、沉积相研究表明,下株罗统层序Ⅱ的湖侵体系域发育大面积的滨浅湖、沼泽相沉积,在湖盆中心发育面积较小的半深湖-深湖相沉积,中株罗统层序Ⅲ的湖侵体系域仅在鱼卡凹陷及其周缘发育半深湖相;依据层序划发、沉积相的研究成果,确定了主要生烃中心,并依据烃源岩分布特征将柴达木盆地北缘划发为J1(!)-R和2(!)-E2个含油气系统,其中J1(!)-R含油气系统为中等丰度的含油气系统,围绕其周围的昆特依构造、冷湖七号构造、伊克雅乌汝构造是有利的勘探目标;J2(!)-E含油气系统面积较小,烃源岩厚度较薄,勘探潜力较小。  相似文献   
995.
1 引言 石油,作为现代社会的主要能源,在全球经济迅速发展和人口激增的情况下,世界范围内的供求在不断增长,海洋石油勘探开发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海洋油气开发已成为我国油气战略资源的主要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996.
黄河口水下斜坡波致圆弧振荡剪切破坏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常方强  贾永刚 《海洋学报》2010,32(5):175-179
  相似文献   
997.
底栖生物生物量空间插值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地统计学和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采用反距离加权(Inverse distance weighting,IDW)、径向基函数(Radial basis functions,RBF)、普通克里格(Ordinary Kriging,OK)3种插值方法对2007年4月获得的大亚湾人工鱼礁区及附近海域底栖生物生物量数据进行空间插值方法研究,并对插值精确度进行交叉验证。结果显示,经对数转化后的数据呈正态分布,而且3种插值方法对其进行插值,所得的等值面图效果比原始数据所得等值面图效果好。交叉验证显示,对数转化数据插值精确度OK﹥RBF﹥IDW。观察插值结果等值面图,发现3种方法均能较客观地模拟出底栖生物生物量的总体分布趋势,在对局部趋势的模拟上,OK的表现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98.
文章主要介绍了AR模型及其参数确定的基本方法。应用Matlab仿真软件,对海洋环境噪声信号的时间序列进行仿真分析,并对预测值与真实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应用AR模型预测得到的环境噪声信号很好地逼近了实测值,预测的功率谱也具有较高的精度,模拟的结果较好,为海洋环境噪声的预报提供了一种简单可行的模式。  相似文献   
999.
鉴于弹性本构模型的简便性,目前波浪作用下海床瞬态剪切破坏深度的计算一般都是基于海床的多孔弹性介质模型,这种方法不能考虑塑性单元不平衡应力的重分配,而如果将海床视为多孔理想弹塑性介质进行波浪作用下的瞬态响应分析,则可以克服上述缺陷。为此,以波浪作用下砂质、粉砂质海床瞬态响应模型为例,基于Mohr-Coulomb屈服准则,对不同海床计算参数条件下上述2种计算方法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将海床视为多孔理想弹塑性介质时海床瞬态剪切破坏深度大于等于海床为多孔弹性介质时的计算结果;随着海床计算参数的变化,2种方法计算结果的变化趋势较为一致,且在砂质、粉砂质海床常见计算参数范围内,2种方法计算结果的差值在一个相对固定的范围内变化。  相似文献   
1000.
结合野外露头层序地层研究,探讨了羌塘盆地龙尾错地区中上侏罗统地层层序地层划分及其C、O、Sr同位素响应.认为自中侏罗统布曲组(J2b)-上侏罗统雪山组一段(J3xs1)可划分出三个三级层序.其中布曲组-索瓦组二段下部,C、O、Sr同位素在同一层序内呈有规律变化:在TST体系域内δ13C、δ18O、87Sr/86Sr均值较高,在纵向变化曲线上表现为正偏,而在HST体系域内表现为相对的负偏.其纵向上的三次明显正偏与负偏可分别对应于三次海底的停滞与扩张.文章同时分析了个别异常样品的数据特征及其成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