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079篇 |
免费 | 3323篇 |
国内免费 | 1645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309篇 |
大气科学 | 1238篇 |
地球物理 | 1501篇 |
地质学 | 4823篇 |
海洋学 | 1377篇 |
天文学 | 155篇 |
综合类 | 684篇 |
自然地理 | 960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2篇 |
2024年 | 243篇 |
2023年 | 330篇 |
2022年 | 462篇 |
2021年 | 556篇 |
2020年 | 496篇 |
2019年 | 568篇 |
2018年 | 504篇 |
2017年 | 485篇 |
2016年 | 495篇 |
2015年 | 541篇 |
2014年 | 526篇 |
2013年 | 649篇 |
2012年 | 689篇 |
2011年 | 606篇 |
2010年 | 576篇 |
2009年 | 591篇 |
2008年 | 585篇 |
2007年 | 546篇 |
2006年 | 511篇 |
2005年 | 415篇 |
2004年 | 289篇 |
2003年 | 239篇 |
2002年 | 241篇 |
2001年 | 249篇 |
2000年 | 201篇 |
1999年 | 105篇 |
1998年 | 62篇 |
1997年 | 56篇 |
1996年 | 49篇 |
1995年 | 33篇 |
1994年 | 36篇 |
1993年 | 22篇 |
1992年 | 21篇 |
1991年 | 14篇 |
1990年 | 10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2篇 |
1978年 | 2篇 |
1977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1954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耗能减震结构的受力分析与层间弹塑性变形简化计算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安装粘弹性耗能器结构在常遇地震作用下层间最大剪力的分配情况,给出了层间最大剪力在结构构件与耗能器之间按刚度分配原则进行假想分配后,所得假想层间构件力与层间最大构件力之间的关系,以及假想层间附加力与层间最大附加力之间的关系,探讨了罕遇地震作用下安装粘弹性耗能器结构与安装软钢耗能器结构的层间弹塑性变形简化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992.
993.
994.
国际河流水文站网布局规划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近年来我国与周边国家在国际河流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方面的合作工作的不断加强,以及边疆地区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国际河流水文资料收集,分析等基础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为此,针对国际河流地区水文站点稀少,设施设备落后,监测能力薄弱的现实情况,水利部水文局组织编制了国际河流水文站网建设总体规划。简要介绍了该规划中有关国际河流的调查情况与规划河流的选择方法,说明了划定规划区范围的一般性原则和特殊性原则,提出了水文站网布局规划的思路,目标,原则与方法等。 相似文献
995.
随机楔体的破坏是岩石开挖边坡中常见的破坏类型之一.在对组成楔体的结构面调查统计的基础上,应用随机模拟的方法,生成开挖边坡的三维裂隙网络.进一步运用随机搜索方法与块体理论,搜索出边坡面上的随机楔体,进行楔体的稳定分析.采用风险设计的理论,建立系统锚杆的优化设计方法.将研究结果应用于小湾水电站进水口开挖边坡的稳定分析与锚固优化设计中,得到了较为可信的结果. 相似文献
996.
997.
卫星遥感在研究青藏高原非均匀地表区域能量通量和蒸发(蒸散)量时有其独到的作用。本文介绍了基于NOAA-14 AVHRR和Landsat TM资料推算藏北高原地区区域地表特征参数、植被参数及区域地表热通量的方案,并把其用于GAME/Tibet(全球能量水循环之亚洲季风青藏高原试验研究)和CAMP/Tibet(“全球协调加强观测计划(CEOP)亚澳季风之青藏高原试验研究”)试验区。并指出了此方法估算青藏高原非均匀地表区域地表能量通量和蒸发(蒸散)量时存在的难点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998.
土拱作为高填减载明洞中荷载传递的媒介,可以改善结构受力,确保结构安全。然而,西北黄土地区地震活动频繁,建设在该地区的高填减载明洞势必会受到地震荷载的影响,改变静载作用下形成的土拱形态,并引起结构的动力响应。因此,文中采用数值模拟,确定了回填土中的土拱形态,并对地震作用下的土拱形态演化和衬砌结构动力响应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竖向动土压力时程曲线在距明洞中央6 m范围内变化趋势相似,在距明洞中央6~8 m范围内变化趋势相反,明洞左右两侧水平动土压力时程曲线呈“此消彼长”变化;原本对称的土拱向左倾斜,土拱顶部高度降低,而底部高度升高,明洞顶土拱厚度减小了18.36%,左右两侧边坡处土拱厚度H3和H4分别减小了10.56%和11.43%;衬砌结构左右两侧边墙底部弯矩放大系数分别高达15.30和19.55,衬砌结构仰拱左侧位置处轴力放大系数高达22.54,明洞进行抗震设计时,应该对衬砌结构仰拱位置处的抗拉能力和左右两侧边墙底部的抗弯能力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999.
通过FLAC3D有限差分软件模拟分析铁轨分别处于无列车动荷载、列车等效静荷载、列车动荷载影响3种情况下和列车行驶速度不同时,基坑地连墙支护结构的水平位移及基坑外地表沉降变化规律。将不同情况下的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1)列车运行产生的动荷载对基坑稳定性影响较大,采用叠加的连续正弦函数模拟的列车动荷载得到的地连墙水平位移变化规律与监测值基本一致,用叠加的连续正弦激振力函数模拟列车动荷载方法可行;(2)相比无列车动荷载影响或有列车静荷载影响时,列车动荷载作用下地表沉降最大值与地连墙水平位移最大值均增加较大,建议考虑列车运行产生的振动荷载对基坑稳定性的影响;(3)列车行驶速度增加使地表沉降和地连墙水平位移最大值均逐步增大,在进行基坑的稳定性分析时,按列车行驶最大速度产生的动荷载进行计算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1000.
亚洲大洋洲区域综合地球观测系统是为实现国际地球观测组织总体战略目标而设立的区域地球观测合作计划,旨在面向亚大区域国家对地球观测技术的应用需求,保障亚大区域地球观测空间信息的精准获取与主动服务,增强地球观测技术支撑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能力。该计划由地球观测组织亚大区域成员国共同提出,并对亚大地区的所有国家和参与组织开放。通过国际地球观测组织亚大区域政府间合作机制,在国家、区域和全球层面建立有效的合作框架,积极协调区域内的地球观测资源设施的互联互通、技术合作与共享服务,促进亚大区域国家在社会经济关键领域的应用,共同应对可持续发展、全球变化和重大灾害的挑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