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1篇
  免费   699篇
  国内免费   992篇
测绘学   427篇
大气科学   409篇
地球物理   423篇
地质学   1567篇
海洋学   609篇
天文学   66篇
综合类   229篇
自然地理   252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168篇
  2021年   204篇
  2020年   136篇
  2019年   193篇
  2018年   158篇
  2017年   154篇
  2016年   160篇
  2015年   166篇
  2014年   164篇
  2013年   209篇
  2012年   215篇
  2011年   196篇
  2010年   197篇
  2009年   210篇
  2008年   219篇
  2007年   234篇
  2006年   204篇
  2005年   188篇
  2004年   117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100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7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61.
珠穆朗玛峰地区的地壳运动及有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珠穆朗玛峰位于欧亚板块和印度板块边缘的碰撞地带.近30年来,中国对珠穆朗玛峰及其北部毗邻地区进行了3次大规模的大地测量,其中包括天文、重力、平面、高程和大气折射等测量工作.根据这些大地测量结果,对该地区地壳的水平和垂直运动进行了定量研究;并对这一板块边缘地区的若干地球动力学问题,诸如碰撞地带地壳运动的特点、板块碰撞和挤压力的不稳定性。张性山谷冰川、地壳厚度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2.
ANALYSISONMOUTHBAREVOLUTIONOFTHEYELLOWRIVERESTUARYJIZuwen;HUChunhong(Engineer,DepartmentofSedimentationEngineering,ChinaInsti...  相似文献   
163.
本文从日本沿岸选取了28个验潮站及联测的GPS站,利用奇异谱分析(Singular Spectrum Analysis,SSA)和SSA+自回归滑动平均(Auto Regression Moving Average,ARMA)方法预测了2014—2018年的近海海平面变化和地壳垂直变化.并用同时段的验潮及GPS的实际测量值进行验证,结果显示,SSA+ARMA预测的相对海平面精度为0.0357~0.0607 m,地壳垂直运动的精度为0.0049~0.0077 m,绝对海平面的精度为0.0433~0.0683 m,且三者SSA+ARMA的预测结果均优于只用SSA预测的结果.在此基础上本文利用SSA+ARMA预测了日本沿岸2019—2023年的近海绝对海平面变化,结果显示,2019—2023年的平均海面高较往年(2014—2018)升高0.0353 m,2003—2023年绝对海平面的变化率为0.0039 m·a-1,预测结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64.
冀战波  王宝善 《地球物理学报》1954,63(11):4097-4113
2015年8月12日天津滨海新区发生的强烈化学品爆炸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天津爆炸产生了清晰的大振幅面波信号,分析结果表明这组信号由基阶和高阶面波组成,可以追踪到约135 km外的远处台站.利用这组面波信号分别开展了以下研究:(1)利用附近三个台站记录的四个单频基阶Rayleigh波信号对爆破事件的绝对位置进行了网格搜索,结果与利用GPS测量的位置相差仅0.498 km;(2)分别利用网格搜索和主事件定位法,对两次子事件的相对位置进行了确定,距离约75 m左右,与前人研究结果吻合;(3)从面波记录中测量到36条基阶Rayleigh波、49条第一高阶Rayleigh波、9条基阶Love波和29条第一高阶Love波的频散曲线,并进一步反演获得研究区域地下4 km内的S波速度结构.反演结果显示地表处S波速度低至0.375 km·s-1,在小于1 km的浅地表速度梯度较大,符合典型的盆地结构特征.本文的研究结果为类似爆炸等突发事件快速定位提供了新的思路,有助于灾后救援的迅速展开;同时得到天津滨海新区及周边浅层精细的速度结构,对于地震灾害评估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65.
穿过天津地区张渤带的长86 km、NE向深地震反射剖面揭示了该区清晰的地壳精细结构图像和断裂的深浅构造特征,为研究张渤地震构造带的深部孕震环境和构造模式提供了地震学证据,对探讨晚中生代以来华北裂陷盆地的深部动力学过程及演化具有重要意义.结果表明,天津地区张渤带地壳以结晶基底反射TG为界,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地壳反射波组丰富,分层特征明显,界面起伏形态清楚,清晰地刻画出冀中坳陷新生代沉积分层、箕状沉积凹陷的底界、潮白河断裂、蓟运河断裂及丰台—野鸡坨断裂的几何结构;地壳内部结晶基底(TG)至Moho之间,显示出近于"反射透明"的地震波场特征,无明显震相,这与华北其他地区的深地震反射剖面结果明显不同;地壳厚度为30.0~34.5 km,总体变化趋势为中段地壳厚而南北端相对较薄,Moho在横向上显示出明显的不均匀和横向间断特征,在Moho被错断处存在两个明显的反射事件RA和RC,RA可能是软流圈热物质上涌的侧向残留物,叠层状反射震相RC则表现出壳幔过渡带特征;剖面揭示了2条错断Moho的超壳深大断裂(FD1和FD2)和9条上地壳断裂,深大断裂应是软流圈热物质上涌,造成上地幔隆起而形成的,上地壳断裂与地壳垂直运动及侧向引张力有关;超壳深断裂(FD1和FD2)为本区深部热物质的上涌与能量交换提供了通道,而与之对应的地壳浅部断裂(F3和F9),则为能量调整提供了可能的条件,断裂邻近区域可能是未来发生强震的地区,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166.
Aerosols in the atmosphere not only degrade visibility, but are also detrimental to human health and transportation. In order to develop a method to estimate PM_(2.5) mass concentration from the widely measured visibility, a field campaign was conducted in Southwest China in January 2019. Visibility, ambient relative humidity(RH), PM_(2.5) mass concentrations and scattering coefficients of dry particles were measured. During the campaign, two pollution episodes, i.e., from 4-9 January and from 10-16 January, were encountered. Each of the two episodes could be divided into two periods. High aerosol hygroscopicity was found during the first period, when RH was higher than 80% at most of the time, and sometimes even approached 100%. The second period experienced a relatively dry but more polluted condition and aerosol hygroscopicity was lower than that during the first period. An empir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PM_(2.5) mass concentration and visibility(ambient aerosol extinction) under different RH conditions could thus be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empirical relationship,PM_(2.5) mass concentration could be well estimated from visibility and RH. This method will be useful for remote sensing of PM_(2.5) mass concentration.  相似文献   
167.
大庆油田葡萄花油层组储层非均质性主控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萨尔图油田中部葡萄花油层组的非均质性进行定量半定量研究,认为葡萄花油层组PⅠ2小层层内非均质性最严重,与沉积微相密切相关;单砂层垂向上渗透率的变化以正韵律和复合式韵律为主,局部发育反韵律模式;层内非均质性强弱依次为PⅠ2a、PⅠ3、PⅠ2b、PⅠ1、PⅠ4;层间非均质性在PⅠ3和PⅠ4间表现得最强,其它相对要弱;各小层平面非均质性相差无几,整体表现为较强的非均质性。  相似文献   
168.
位于藏东-滇西高原构造急剧转折地段的独龙江地区,其花岗岩体内系统垂向取样的9个花岗闪长岩样品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数据在4~6.8Ma之间.裂变径迹分析显示样品应处于剥露的部分退火带,其表观年龄主体表现为冷却年龄,部分具混合年龄特征.热史分析揭示出岩体至少记录了自晚中新世以来的3个显著冷却阶段.早期的时限可推至约13~8Ma,中、晚期的时限分别在约5.5Ma和2.8Ma,基本可以与区域上的不整合相对应.依据冷却史推导的各阶段剥蚀速率分别为0.10~0.12mm/a,0.26~0.3mm/a和0.85~1.02mm/a,可以与藏东-滇西高原周缘及邻区的盆地沉积记录相对应.研究结果为探讨藏东-滇西高原晚中新世以来的构造抬升-伸展变形提供了定量的参照时限.  相似文献   
169.
大庆油田葡萄花油层组储层非均质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笔者根据大庆油田测井资料二次解释的孔隙度(φ)、泥质含量(Vsh)、粒度中值(Md)、束缚水饱和度(Swi)等资料,借助BP网络对渗透率进行预测,对该油田中部葡萄花油层组的非均质性进行了定量—半定量研究,认为大庆油田中部葡萄花油层组PI2小层层内非均质性最严重,与沉积微相密切相关;单砂层垂向上渗透率的变化以正韵律和复合式韵律为主,局部发育反韵律模式。经对葡萄花油层组PI1PI4系统研究(PI表示葡萄花油层组一段;PI1为次一级分层,以下名称类推),层内非均质性强弱依次为PI2a、PI3、PI2b、PI1、PI4;层间非均质性在PI3和PI4间表现得最强,其它相对要弱;各小层平面非均质性相差无几,整体表现为较强的非均质性。  相似文献   
170.
基于Hough变换的建筑物半自动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Hough变换的建筑物半自动提取方法.该方法针对由人工给定建筑物的初始角点并通过统计屋顶主方向对Hough变换的搜索范围和搜索角度进行限制,从而稳定快速地提取出屋顶的边缘.然后利用最小二乘的方法对提取出的屋顶边缘进行精确对中,实现了对平顶直角建筑物以及人字形建筑物的有效提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