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6篇
  免费   212篇
  国内免费   566篇
测绘学   118篇
大气科学   283篇
地球物理   1082篇
地质学   1158篇
海洋学   338篇
天文学   115篇
综合类   103篇
自然地理   21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118篇
  2011年   165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144篇
  2007年   127篇
  2006年   138篇
  2005年   162篇
  2004年   127篇
  2003年   102篇
  2002年   107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128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73篇
  1994年   67篇
  1993年   93篇
  1992年   103篇
  1991年   128篇
  1990年   104篇
  1989年   97篇
  1988年   119篇
  1987年   77篇
  1986年   54篇
  1985年   70篇
  1984年   49篇
  1983年   47篇
  1982年   32篇
  1981年   27篇
  1980年   52篇
  1978年   11篇
  1976年   6篇
  1964年   6篇
  1954年   5篇
  1948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231.
A "Watershed-Scale Sediment Information Network" (WaSSIN), designed to complement UNESCO’s International Sedimentation Initiative, was endorsed as an initial project by the World Association for Sedimentation and Erosion Research. WaSSIN is to address global fluvial-sediment information needs through a network approach based on consistent protocols for the collection, analysis, and storage of fluvial-sediment and ancillary information at smaller spatial scales than those of the International Sedimentation Initiative. As a second step of implementation, it is proposed herein that the WaSSIN have a general structure of two components, (1) monitoring and data acquisition and (2) research. Monitoring is to be conducted in small watersheds, each of which has an established database for discharge of water and suspended sediment and possibly for bed load, bed material, and bed topography. Ideally, documented protocols have been used for collecting, analyzing, storing, and sharing the derivative data. The research component is to continue the collec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data, to compare those data among candidate watersheds, and to determine gradients of fluxes and processes among the selected watersheds. To define gradients and evaluate processes, the initial watersheds will have several common attributes. Watersheds of the first group will be: (1) six to ten in number, (2) less than 1000 km2 in area, (3) generally in mid-latitudes of continents, and (4) of semiarid climate. Potential candidate watersheds presently include the Weany Creek Basin, northeastern Australia, the Zhi Fanggou catchment, northern China, the Eshtemoa Watershed, southern Israel, the Metsemotlhaba River Basin, Botswana, the Aiuaba Experimental Basin, Brazil, and the Walnut Gulch Experimental Watershed, southwestern United States.  相似文献   
232.
The "mean value concept" in a mono-linear regression of multi-variables is clarified.Its applications to reconstruction of the past 90-year salinity of the sea surface water in Xisha Islands and to tracing the past 80 ka paleo-geomagnetic events from the Luochuan loess 10Be record are introduced in detail,which show the significance and the potential of the "mean value concept" in geoscience research.  相似文献   
233.
三维地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1.前言 在主要城市中心(特别是商业区),土地利用率如此之高,以至于空间上各楼层的用途都不相同。因此,目前所采用的二维地籍已不能满足实际要求。现有的三维情况的例子有: ·楼顶建筑 ·地上和地下的基础设施 ·日益增多的电缆和管道(受私有化进程影响,电缆和管道所有者的数量正越来越  相似文献   
234.
The Tianshan range could have been built by both late Early Paleozoic accretion and Late Paleozoic collision events. The late Early Paleozoic Aqqikkudug-Weiya suture is marked by Ordovician ophiolitic melange and a Silurian flysch sequence, high-pressure metamorphic relics, and mylonitized rocks. The Central Tianshan belt could principally be an Ordovician volcanic arc; whereas the South Tianshan belt, a back-arc basin. Macro- and microstructures, along with unconformities, provide some kinematic and chronological constraints on 2-phase ductile deformation. The earlier ductile deformation occurring at ca. 400 Ma was marked by north-verging ductile shearing, yielding granulite-bearing ophiolitic melange blocks and garnet-pyroxene-facies ductile deformation, and the later deformation, a dextral strike-slip tectonic process, occurred during the Late Carboniferous-Early Permian. Early Carboniferous molasses were deposited unconformably on pre-Carboniferous metamorphic and ductilely sheared rocks, implying t  相似文献   
235.
从渤海湾和辽宁省开始 ,燕山山脉沿北纬 40°左右一直向西延伸到河北和内蒙古的边界。继续向西 ,以太古宙为基底的燕山山脉被上第三系所覆盖 ;因此 ,虽然内蒙古的阴山很可能就是燕山向西的延伸 ,但还缺乏有力的证据。中生代燕山褶皱冲断带以陆源沉积、岩浆作用和构造变形 (包括多期的褶皱作用 ,挤压、伸展及走滑断层作用 )为特征。对北京、冀北与辽西地区侵入岩及火山岩的野外工作及测年 (U Pb,40 Ar 39Ar方法 )研究揭示出该区中生代复杂的构造变形特征 ;而这种构造变形特征被归因于 :(1)中生代以前 (二叠纪到中生代早期 )复杂的早期变形序列 ,以及 (2 )中生代时期交替发生的主要构造形迹向南和向北的构造汇聚作用。燕山在中侏罗世之前 (早于 180 Ma)向南运动的低角度的逆冲断层发育在一条二叠纪三叠纪岩浆弧的南部 ,太古宙基底及元古宙和显生宙盖层均卷入其中。该次推覆作用可能是 (1)古生代时期蒙古弧与安第斯型的大陆弧沿华北板块的北部边缘发生碰撞的后果 ,或 (2 ) (北部陆块 )向南俯冲于华北太古宙“克拉通”之下时形成的 ,类似于美国科迪勒拉型的弧后、前陆褶皱冲断带。此次褶皱冲断发生之后 ,该推覆断层的上盘经历了广泛的剥蚀 ,随后中侏罗世火山沉积地层同时沉积在上、下盘之上。我们的研究表明  相似文献   
236.
沉积岩的一种各向异性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出了沉积岩的一种各向异性模型。用一个各向异性参数描述这类材料的固有各向异性,各向异性参数和单轴抗压强度是一个分布函数,其分布用一个微结构张量和加载方向表示。建立了一个描述各向异性沉积岩变形过程的全塑性模型。用该模型对这一些三轴试验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有效地描述沉积岩的固有各向异性。  相似文献   
237.
根据“澳大利亚公司法”的要求,“独立专家报告”一般是支持资本筹集或保护公司兼并和收购活动所必需的文件。1995年颁发的“矿地产评估规范”(VALMIN Code)及该规范1998年的修订本又就透明性和实质性做了关键的要求,使这类评价和评估报告的可理解性比过去大大提高了。为促使“独立评估人”对其为资源性资产所做的估价给予合理的解释,VALMIN希望评估报告的读者指出报告在评估方法方面的错误和不合逻辑之处,并允许对评估结果提出严肃的质疑甚至反对。尽管资源性资产评估实践中的许多要求不可否认都是主观的,但这些主观要素肯定是建立在某些客观理由的基础之上的。 独立资源性资产评估人是矿产勘查人/采矿人与经纪人/分析家/资金管理者/投资者之间必不可少的桥梁。矿业和金融业都不希望他们使用不适当或无效的评估方法或在评估中使用不合逻辑的步骤。本文考察了某些不够合理的评估程序,发现有些评估人普遍使用的评价矿地产公平市价的主要技术最近一直被应用于某些评估实践中。作者希望阻止评估人采取或肆意使用“你希望是多少?”这类方法。 MINVAL公司认为,对任何资源性资产的评估都应采用尽可能多的方法。如果有任何近似的估计结果(尤其是当这些结果是使用不太主观的现有方法得出时),即:如果有些结果相近  相似文献   
238.
镍锗尖晶石位错域的高温蠕变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人工合成的多晶材料研究了镍锗尖晶石在位错域的高温蠕变性质.多晶材料的颗粒尺寸约8μm.单轴压缩试件为圆柱状,使用气体介质围压筒.常压蠕变试验过程中,围压为300MPa,温度为1373-1523K,应力在55-330MPa范围内.从实验结果得出了镍锗尖晶石在位错域的流动律,应力指数n=29±01,表明流动的微观机制为位错蠕变.与其他尖晶石进行对比可以发现一个力学同构群,虽然在正尖晶石和反尖晶石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在位错蠕变域,尖晶石与橄榄石归一化的强度类似.由于尖晶石的剪切模量比橄榄石高50%,其实际强度也比橄榄石高.将橄榄石和尖晶石的蠕变数据外推到地球内部条件时,由于其高应力指数,橄榄石则有可能比尖晶石的强度高.  相似文献   
239.
足尺磁流变阻尼器的建模及动态特性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在过去三十年左右的时间里,结构保护系统受到了广大研究者的普遍关注.这种保护系统可以用来降低自然灾害(如地震、强风)对上木工程建筑的损害.由于磁流变阻尼器机械结构简单,动态范围大,能耗低,回复力大,鲁棒性良好,能够在满足不同工程项目需求的同时提供有效的结构抗震抗风手段,目前它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半主动结构减震装置.本文首先介绍了磁流变液体和装置的主要特性和优点,建立了磁流变阻尼器的伪静力轴对称模型,并将其结果和平行板模型以及阻尼器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尽管伪静力模型对于阻尼器的设计十分有效,但是它们还不足以描述阻尼器的动态特性.对实际工程应用来说,动态响应时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性能指标.文章还讨论了影响磁流变阻尼器动态响应时间的因素,建立了基于Bouc-Wen模型的阻尼器动态模型.同时文章也提出了优化阻尼器动态响应的途径和方法以及其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240.
利用通海地磁台(L=1.03)1999年SMALL磁通门磁力仪记录资料,对Pc3脉动出现率的统计结果表明,日出现频次有两个峰值,即清晨06:00-07:00LT(地方时)出现频次最高,午后14:00~15:00LT为次峰值。Pc3脉动月出现频率最高的是4月和12月,其次是8月和9月;最少的是6月和7月。按季节统计结果为春秋季出现频次最高,冬季次之,夏季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