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72篇
  免费   1847篇
  国内免费   2471篇
测绘学   1259篇
大气科学   1413篇
地球物理   2391篇
地质学   6556篇
海洋学   1783篇
天文学   326篇
综合类   750篇
自然地理   1412篇
  2024年   113篇
  2023年   305篇
  2022年   372篇
  2021年   395篇
  2020年   392篇
  2019年   450篇
  2018年   421篇
  2017年   275篇
  2016年   323篇
  2015年   355篇
  2014年   594篇
  2013年   476篇
  2012年   557篇
  2011年   615篇
  2010年   495篇
  2009年   465篇
  2008年   513篇
  2007年   579篇
  2006年   569篇
  2005年   510篇
  2004年   469篇
  2003年   374篇
  2002年   333篇
  2001年   331篇
  2000年   369篇
  1999年   392篇
  1998年   377篇
  1997年   380篇
  1996年   397篇
  1995年   372篇
  1994年   359篇
  1993年   347篇
  1992年   383篇
  1991年   355篇
  1990年   298篇
  1989年   228篇
  1988年   191篇
  1987年   157篇
  1986年   119篇
  1985年   161篇
  1984年   109篇
  1983年   113篇
  1982年   86篇
  1981年   68篇
  1980年   88篇
  1979年   28篇
  1978年   23篇
  1959年   23篇
  1958年   29篇
  1957年   2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991.
992.
Following the spill of fuel oils from the New Carissa in February 1999, approximately 300 km of beaches on the Pacific coast of North America were surveyed. A long-term observation program focused on the documentation of stranded tar balls in the vicinity of the spill site. Systematic beach surveys which were conducted over the period March 1999 to April 2001 and semi-logarithmic scale, time-series plots proved the most useful format for identifying trends. Beach monitoring continued through to August 2001. by which time 212 tar balls had been analyzed by GC/MS for their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The samples of tar balls collected between February 1999 and August 2001 were qualitatively compared with New Carissa source oils (NCSO) and 101 (48%) were not consistent with NSCO. The presence of tar balls that are not related to an incident can confound attempts to define cleanup or endpoint criteria and to assess possible injury to natural resources.  相似文献   
993.
1 Introduction The annual mean world temperature increased by about 0.6℃ from the late 1800s to the 1980s (Wang, 1994). The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is marked with “global warming” and its possible effects on the ecosystem as well as the production …  相似文献   
994.
在玄武岩表面及上覆的海进沉积层序之底部发育的早元古代古土壤中含有黄铁矿,在某些情况下,这些黄铁矿含金.层状矿化延伸数百公里.虽说这种矿化可用几种成因模式加以解释,但作者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即金矿化发生在成壤作用和(或)成岩作用时期.人们认为,富含硫化物的地下水将金自玄武岩和古土壤B层中淋滤出来,随后因HS~-活动的减弱而沉淀.据信,金的沉淀是因大气氧化作用及与古土壤A层富铁淋滤液发生反应而造成的,早先存在的氧化铁矿物的黄铁矿化,亦对金的沉淀产生了影响.可以断定,成壤的金矿胎至少可对维特瓦特斯兰德型(Witwatesrand TyPe)矿床中金的成因作出某些解释.  相似文献   
995.
试验以大杂交鲟(达氏鳇♀×史氏鲟♂,初始体质量每尾约38g)为材料,研究了流水养殖条件下放养密度(40/m~2、70/m~2、93/m~2、110/m~2)对其体组分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60d饲养,放养密度对大杂交鲟体组分产生了负面影响,水分和灰分含量随密度的增大呈升高趋势,粗脂肪和粗蛋白随着密度增大而下降;同时大杂交鲟血清碱性磷酸酶含量随密度增大而降低;血清有机成分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尿素等含量也呈现下降趋势;血清无机离子磷和镁含量也随养殖密度的增大而降低。本文试验结果说明放养密度改变了大杂交鲟体内营养物质的的吸收、代谢和分配,造成机体和血液中生化组成的变化,进而可能对鱼类的营养状况及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96.
为探究不同饵料组成对北方人工繁育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幼鱼生长和生理活性的影响,优化花鲈幼鱼饵料组成,作者采用投喂不同组成的饵料研究其对花鲈幼鱼的生长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实验采用63日龄幼鱼,设4个处理组,分别组1投喂卤虫(Artemia)、组2高蛋白配合饲料、组3低蛋白配合饲料和组4冰鲜桡足类,共40 d。结果表明,组2的生长速度、最终体长、体质量、特定生长率、绝对生长率、增质量率均大于其余3组,组3的生长状况次之,但与其他2组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除组1的蛋白酶最大活性出现在实验中期,其他3组的蛋白酶变化与其生长状况相符,最大值均出现在103日龄,各组间差异显著;4组的淀粉酶活性呈上升趋势,在103日龄时,组1的淀粉酶活性大于组2,并显著大于组3和组4;组1的脂肪酶活性在实验后期迅速上升,并在103日龄达到最大值,而其余3组的脂肪酶活性呈下降趋势,103日龄时组3和组4脂肪酶活性显著小于组2和组1(P0.05)。研究表明,花鲈幼鱼摄食高蛋白配合饲料生长状况最好,摄食低蛋白配合饲料生长状况次之,摄食卤虫状况最差,出于经济的考虑,建议投喂低蛋白配合饲料。  相似文献   
997.
青岛浮山野生花卉种质资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要叙述了青岛浮山野生花卉的种类、生长环境、园林用途及开花结果日期,为把这些野生花生花卉引进城市园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8.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方法的共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探索了在同一类型X射线荧光光谱仪器之间分析方法共享的可能性。基于量值归一的原理,使用标准化样品建立了两台仪器之间测量数据的可比性,使一台X射线荧光光谱仪建立的分析方法,能够简单转移到其他同一类型的X射线荧光光谱仪上使用,可以获得同样的分析精确度和准确度,从而实现分析方法的共享。实验数据表明,建立的方法简单、实用,能够节约分析方法建立过程中的人力、物力和资源,又能够更好地发挥科学仪器的作用,促进分析方法的标准化和网络化。  相似文献   
999.
海南抱伦金矿的成矿时代研究及其意义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抱伦金矿床是海南省新近发现的大型金矿床之一,属于发育于下志留统陀烈组浅变质岩系中受断裂裂隙构造控制的岩浆热液型金矿床。研究表明:与成矿有关的尖峰岭复式岩体中心相的侵位时代为236~232Ma,经历了长期多次多阶段的侵位,抱伦金矿床的成矿年龄确定为大约220Ma(印支期),二者的年龄差大约为16~12Ma。岩体的脉动式活动为形成高品位金矿石提供了物质和动力来源。  相似文献   
1000.
早子沟金矿位于西秦岭同仁—夏河—岷县金成矿带,矿区赋矿地层为三叠纪中统古浪堤组一段细碎屑岩,中性岩脉大量发育。矿体产于地层、脉岩及其接触带中,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本文通过对不同期次、不同矿石类型的黄铁矿进行分布、形态、矿物组合、元素组成以及硫同位素的研究,发现不同矿石类型的黄铁矿形成于不同的深度和地质环境;主成矿期黄铁矿以五角十二面体为主,常具碎裂结构;严重亏铁亏硫,ω(Au)/ω(Ag)=5.54,ω(Co)/ω(Ni)=4.2,类似于卡林型金矿特征,又兼有岩浆型矿床的特征;矿体中黄铁矿硫同位素δ34S‰变化范围-7.43‰~-8.62‰,与围岩黄铁矿硫同位素组成接近,说明硫主要来源于沉积地层,同时由于构造活动和岩浆侵入作用对硫同位素分馏产生了一定影响,使重硫有所富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