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0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44篇
测绘学   13篇
大气科学   38篇
地球物理   241篇
地质学   279篇
海洋学   92篇
天文学   26篇
综合类   22篇
自然地理   4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1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1篇
  1939年   1篇
  1935年   1篇
  192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6 毫秒
641.
N.I.Kriger 《第四纪研究》1992,12(2):177-178
据统计,目前全世界几乎每天都有一篇关于黄土工程力学性质的新文献问世。黄土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干燥时坚硬,遇水则变弱。这种性状常引起大规模沉降及湿陷。黄土的渗透系数小(0.5—1.5m/d),水分损失少,因而黄土上的建筑工地往往具有地下水位高的特点,引起地基浸湿。黄土区常有的“假喀斯特”现象,在地震时会引起泥石流和大规模滑坡。  相似文献   
642.
最近有关太古宙脉金矿床的成因争论集中在矿液来源和它们的抽送系统的规模上。产在以绿片岩相至低角闪岩相绿岩为容矿岩的较大型中温热液矿床,已引起人们十分关注,而对产在较低或较高变质程度背景中的金矿床却很少注意。但是,现在很明显的是,在西澳伊尔岗地块,大多数脉金矿床代表了一种“单一金(“gold-only”)矿床的相关(Coherent)成因群(genetic group),这一成因群是在大于15km 地壳剖面的各种构造格局中形成的,温-压条件估计从250℃、10~8Pa(次绿片岩相)到700℃、5×10~8Pa(低麻粒岩相)。依照矿化的构造型式和伴生围岩蚀变,它们代表着一种过渡群。有金矿床出现  相似文献   
643.
644.
阿尔丹地盾西部是由两个省、即阿尔丹麻粒岩—片麻岩地体和奥廖克马花岗岩—绿岩地体组成。花岗岩—绿岩地体的下壳岩带,根据火山成因或火山—沉积岩石为主和变质程度,可分两种类型。奥隆多(Olondo)绿岩带是第一类型的典型实例,它以含有大量镁铁质—超镁铁质火山岩(已变质达中等的红柱石—矽线石级,T~560℃,P~4×10~8Pa)为特征。通古恰绿岩带是代表第二种类型,它含有丰富的碎屑岩和碳酸盐岩,已经受了高级的蓝晶石—矽线石级变质作用(T~600℃,P~5-6×10~9Pa)。阿尔丹地盾西部的通古恰绿岩带的上壳岩呈阳起石片岩和斜长角闪岩包体产在3.2Ga 的英云闪长质片麻岩内。地质和化学资料表明这些上壳岩是科马提岩和拉斑玄武岩。根据 A1/Ti 和 Gd/Yb 比  相似文献   
645.
热柱传递出的热约占地幔内热预算的10%左右。以前认为热柱起源于一个温度较高的热边界层,并认为该层极可能在地幔底部,而板块运动则是地幔顶部冷的、致密边界层(大洋岩石圈内)向下俯冲的结果。据此,驱动热柱的构造活动和板块构造活动很大程度上应是互相独立的过程。流体动力学模拟实验显示,地球内部的热柱起始于一个体积很大的“头”的上升,“头”的下部拖着一条窄细的管状“尾巴”并且通过它获得源源不断的热源物质。上升过程中,“头”部体积由于周围地幔的加入而大幅度增长。计算表明,一个起源于  相似文献   
646.
本文对交通运输系统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出现的工程地质和社会经济问题的首次深层次全方位研究进行论述,其研究表明交通震动和冻胀比较常见,并对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不同地区生态系统高速公路影响程度的预测和评估亦作了一定的阐述。  相似文献   
647.
九十年代环境地球化学与健康全球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48.
649.
两个地震台阵记录的Degelen和Shagan河(东哈萨克)地下核爆炸产生的远震数据的分析表明,低频振幅比P/P尾波随爆炸源深度而明显变化。这组数据包括NORSAR和EKA台阵分别记录的22次Degelen爆炸数据(包括8个已公布爆炸点深度的数据)和40次Shagan河爆炸数据。根据这些台阵数据用最小二乘反演,分离震源项和接收项,推导的结果不受记录场地效应的影响。也比较了不同深度的相邻爆炸点的P波和P尾波,得到的结果几乎与传播路径效应无关。观测到对深度依赖的可能解释是由于震源区的不均匀性,爆炸激发产生的Rg散射成P波是远震P波的主要来源。观测的P尾波持续时间表明散射可能发生在浅地壳的大区域,因此,可将尾波的稳定性当作爆炸当量的估计量。对地下核爆炸产生的远震P尾波形成的了解可以提供包括爆炸点深度在内的有用的震源信息。  相似文献   
650.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global general circulation and the Indian monsoon during active and break phases are investigated with the help of FGGE IIIb data.It was found that the ultralong wave component positive and negative height anomalies over Tibet are associated with active and break monsoon phases respectively. This ultralong wave component has significant effect even upto 22oN over the Indian region which is the monsoon trough region. During a monsoon break, the general circulation was found to be more turbulent in the sense that more waves become energised.It was observed that during a break, blocking prevails over the Siberian region and cold air advection takes place toward Indian region from Siberian region depressing the temperatures over the Indian region by about 1oC. During the break, the Indian region gets connected with higher latitudes by the south winds blowing from polar Soviet re-gions to the Indian region. From active to break phase the zonal component weakens by about 25% from Indian ocean area right upto Alaskan region, along the east coast of Asi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