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07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149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A great amount of black rock series has been found in the Upper Sinian Members 2 and 4 of the Jinjiadong Formation, middle-upper Liuchapo Formation and the Lower Cambrian Xiaoyanxi Formation in West Hunan, which is associated with periodic sea-level changes. By the studies of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distribu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biota and the abundance of Au, Ag, U, V, Ni, Mo and Cu in the Upper Sinian and Early Cambrian black rock series in Cili, Dayong, Yuanling, Xupu and Qianyang of West Hunan, central China, it has been revealed that the enrichment of Ag, V, and Mo is relat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ulti-cell plants and vendotaenides, and that of Cu and Ni is related to flourishing of bacteria and shelly fossils. The black rock series in the study area contains abundant organic matter, among which the siliceous shale contains the highest TOC, amounting to 4.51-13.4%. All the values of the equivalent vitrinite reflectance (medium values) determinated with the IR-spectroscopic method in the a  相似文献   
152.
位于青藏高原北部的拉鸡山下古生界为典型的火山-复理石活动类型建造,并赋含有丰富的矿产,本文基于地质,地球化学的方法,对拉鸡山早古代火山盆地的“开”,“合”历史及“开”,“合”与铜,金等多金属矿产形成作用的关系进行了探索,认识到拉鸡山早古生代经历了3个旋回的“开”,“合”拉鸡山铜,金等多金属矿源层形成于“开”的阶段,而“合”的作用最终促使矿物质活化,迁移和富集,“开”“合”与成矿关系的认识,无疑会增  相似文献   
153.
基于Rough Set理论的油层识别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介了智能信息处理中新出现的Rough Set(RS)理论,讨论了RS理论进行决策分析的方法,提出了将连续属性离用化的最优化思想,并探讨了RS理论用于测井数据判别油水层的问题。判别结果表明;本方法具有速度快,易实现,可优选属性等特点,且判别符合油水层的问题,判别结果表明:本方法具有速度快,易实现,可优选属性等特点,且判别符合率优于手工方法与BP网络方法,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4.
内波单独作用形成的深水沉积物波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深水沉积物波是一种海底普遍发育、规模较大的波状沉积体,大多数学者将它们解释为等深流沉积或浊流沉积。本文结合内波理论的研究进展,考虑内波沉积作用的水动力学特征,探讨了深水沉积物波的内波成因机制。得出以下几点认识:①海底流动单独作用无法满足沉积物波形成所需的流动层厚度及流动速度,较难解释沉积物波的迁移方向及规则的内部及外部形态。②内波可以引起海底流动,内波比表面波更容易形成更大规模范围内的沉积床形。③内波可以形成大型沉积物波,用内波可以较合理地解释内波的对称波形单元、非对称波形单元及上攀波形单元的成因。波动面离海底距离较大的行进内波及内驻波可以形成对称波形的沉积物波;波动面离海底距离较近的行进内波及内孤立波可以形成非对称波形的沉积物波;内波引起的海底流动进一步增强时,可形成上攀波形沉积物波。④行进内波可以形成向内波传播相反方向迁移的沉积物波,向海盆内部传播的内波可以形成向上坡方向迁移的沉积物波。  相似文献   
155.
副硫锑钴矿是硫锑钴矿(CoSbS)的一个同质多象变体。1970年由卡布里(L. J. Cabri)等人发现于加拿大安大略州,他们对该矿物进行了化学分析及X射线粉晶分析等研究。测得该矿物属斜方晶系,a=5.764,b=5.952,c=11.635,空间群为Pbca,Z=8。  相似文献   
156.
陆相断陷盆地层序类型与构造特征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通过对中国东部古近纪-新近纪陆相断陷盆地层序地层的研究表明:陆相断陷盆地存在着同生断裂坡折带、同沉积构造挠曲坡折带两种基本坡折类型和无坡折的平缓地貌,由此决定了陆相断陷盆地有三种基本的层序类型,这就是同沉积断裂坡折型层序——A型层序;同沉积构造挠曲坡折型层序——B型层序;无坡折的平缓型层序——C型层序。这三种层序在纵向上有规律的叠置组合就构成了盆地层序充填序列。断陷盆地层序的充填序列一般为C→A→B→C型,但也可发育成其他类型如A→B→C型或B→C型。同沉积断裂坡折型层序和同沉积构造挠曲坡折型层序的低位域砂体和高位域扇三角洲成藏条件优越、地震剖面易于识别是隐蔽油气藏勘探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157.
There are plentiful potential hydrocarbon resources in the Yinggehai and Qiongdongnan basins in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However, the special petrol-geological condition with high formation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greatly blocked hydrocarbon exploration. The conventional means of drills, including methods in the prediction and monitoring of underground strata pressure, can no longer meet the requirements in this area. The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oration has allocated one well with a designed depth of 3200 m and pressure  相似文献   
158.
目的:分析X线钡餐与CT扫描在食道癌诊断中的影像学表现特点,以及两者的优势和不足,探讨两者的联合使用对食道癌的诊断价值,提高影像学技术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56例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食道癌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所有病例均进行了X线钡餐及CT检查,影像学资料完整.结果:①分布部位:56例中,食管颈段8例,胸上段10例,胸中段23例,胸下段15例.②X线钡餐征象:早期表现为粘膜增粗、紊乱,蠕动减弱,以及小的允盈缺损和小龛影(13例);中晚期为粘膜破坏、管腔狭窄,管壁僵硬,以及较大的充盈缺损和恶性龛影(43例).③CT征象:直接征象为管壁不规则增厚(56例),腔内肿块(36例),管腔狭窄(51例)或闭塞(3例),狭窄以上扩张(43例);间接征象为肿瘤对临近结构的侵犯和转移,以及并发症征象.表现为食管周围脂肪线侵犯(43例),气管支气管侵犯(16例),主动脉侵犯(22例,其中3例可疑),心包侵犯(7例),淋巴结转移(8例),并发肺脓肿(1例).④与手术病理确诊对照:X线钡餐正确诊断率为83.8%,CT正确诊断率为95.3%,两者联合诊断正确率达100%.⑤CT分期:Ⅱ期13例,Ⅲ期36例,Ⅳ期7例.结论:X线钡餐与CT扫描各具其优劣.X线钡餐能观察食管的功能性改变,对病变部位长度及粘膜病变显示精准,CT扫描对肿块位置、大小、范围及周围组织器官受侵和淋巴结转移情况具优势,两者联合使用有利于全面观察食道癌的病变范围和程度,提高了对该病的影像学诊断准确率,对指导临床分期、制定治疗及手术方案、判定预后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9.
"罗田穹隆"中的下地壳俯冲成因榴辉岩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罗田穹隆”中发现了下地壳俯冲成因榴辉岩.榴辉岩呈透镜状或板状产于含石榴子石条带状片麻岩中.新鲜的榴辉岩主要由石榴子石、绿辉石、金红石等组成.含少量退变质的角闪石、斜长石、紫苏辉石、透辉石、(钛)磁铁矿和石英等.研究区榴辉岩以保留早期麻粒岩相变质矿物残留体以及经受晚期麻粒岩相和角闪岩相退变为特征.指示它们由扬子镁铁质下地壳麻粒岩相岩石俯冲到深部发生变质并形成榴辉岩.然后折返至下地壳发生麻粒岩相退变,由于麻粒岩相退变质阶段仅以后成合晶形式出现.因而它们可能在下地壳停留时间不长.就又进一步被构造抬升至中上地壳而发生角闪岩相退变.大别山造山带乃至扬子板块北缘现今缺乏厚层镁铁质下地壳.它们也很少出露地表.推测这些俯冲的镁铁质下地壳可能已拆离再循环进人地幔.从而为“罗田穹隆”的形成和演化以及大别山高压-超高压岩石的形成与折返机制等研究提供了关键性的岩石学证据。  相似文献   
160.
以三峡库区区域地质构造、活动断裂及库区水文地质特点为基础,借鉴老一辈地震工作者对三峡地区地震地质活动的勘察与科研成果,阐述了蓄水后岩石的库水与地质相互作用对该区水文地质及构造的影响,浅释了三峡库区水库地震孕震机理;用三峡遥测台网及宜昌台定点地壳形变手段在蓄水前后的监测资料,对三峡宜昌库区水库诱发地震作了初步探讨及趋势分析。研究显示,库区地震活动的时空强频随着库区水体的变化而增强,并与活动断层空间分布呈一致性,具备水库地震的明显特征。预测认为:未来三峡宜昌库区的巴东-黔江与高桥断裂带、仙女山、九湾溪及天阳坪断裂交汇带,是诱发ML4.0~4.5水库地震的危险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