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312篇 |
免费 | 1557篇 |
国内免费 | 2464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619篇 |
大气科学 | 2444篇 |
地球物理 | 2498篇 |
地质学 | 4954篇 |
海洋学 | 1315篇 |
天文学 | 517篇 |
综合类 | 967篇 |
自然地理 | 101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0篇 |
2023年 | 146篇 |
2022年 | 413篇 |
2021年 | 473篇 |
2020年 | 369篇 |
2019年 | 446篇 |
2018年 | 509篇 |
2017年 | 432篇 |
2016年 | 559篇 |
2015年 | 479篇 |
2014年 | 574篇 |
2013年 | 572篇 |
2012年 | 481篇 |
2011年 | 519篇 |
2010年 | 499篇 |
2009年 | 533篇 |
2008年 | 455篇 |
2007年 | 435篇 |
2006年 | 364篇 |
2005年 | 389篇 |
2004年 | 291篇 |
2003年 | 336篇 |
2002年 | 317篇 |
2001年 | 327篇 |
2000年 | 382篇 |
1999年 | 566篇 |
1998年 | 408篇 |
1997年 | 421篇 |
1996年 | 424篇 |
1995年 | 355篇 |
1994年 | 292篇 |
1993年 | 277篇 |
1992年 | 225篇 |
1991年 | 175篇 |
1990年 | 152篇 |
1989年 | 148篇 |
1988年 | 124篇 |
1987年 | 74篇 |
1986年 | 78篇 |
1985年 | 53篇 |
1984年 | 47篇 |
1983年 | 25篇 |
1982年 | 34篇 |
1981年 | 27篇 |
1980年 | 25篇 |
1979年 | 15篇 |
1978年 | 10篇 |
1976年 | 6篇 |
1973年 | 7篇 |
1958年 | 1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土壤质量评价国外研究进展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资源。土壤质量涉及到动植物生产力,大气、水的质量和人类的健康,随着人们对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已将土壤质量评价工作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土壤质量评价,了解土壤管理和利用的现状,为土壤质量的改善及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根据国外近10年的研究,总结了主要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3个方面的指标。评价方法分为定性和定量评价,定量评价应用较广,包括土壤质量指数、土壤质量模型、多元线性回归、相对土壤质量法等。掌握和了解国外相关研究的动态,对于开展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及土地的分等定级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2.
海南岛蓬莱地区超镁铁岩包体及其寄主玄武岩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蓬莱地区寄主玄武岩为晚第三纪火山喷发的产物,主要岩石为碧玄岩,碱性橄榄玄武岩和橄榄玄武岩,其中含有超镁铁岩包体。寄主玄武岩属碱性系列,是地幔橄榄岩低度部分熔融的产物。超镁铁岩包体具有局部熔融的迹象和弱亏损型地幔岩的特征,推测为上地幔橄榄岩低度部分熔融后的难熔残余。 相似文献
33.
赣北地区的金矿床,可分为含金韧性剪切带型、硅化破碎带型、隐爆角砾岩型和微细粒浸染型等4个类型,其原始成矿物质来源于上地幔,通过火山喷发—沉积作用,形成含金沉积建造和含金火山岩建造.钠、钾质两个系列的花岗质岩石都可以形成金矿床.矿化富集主要通过韧、脆性变形和岩浆隐蔽爆破,产生多次破碎,多期蚀变矿化.在中—低温热液阶段,含矿热液体系的HS~-、Cl~-离子减少,还原介质增加的条件下沉淀富集,形成不同类型的金矿床. 相似文献
34.
赣南地区石雷石英闪长岩的成因:岩石化学、副矿物微量元素、锆石U-Pb年代学与Sr-Nd-Hf同位素制约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石雷石英闪长岩是赣南崇-余-犹地区比较特殊的闪长质侵入体。锆石的原位U-Pb定年表明,该岩体侵位于433.5±3.4Ma。全岩主量元素特征上显示出中偏酸性(SiO2=56.92%~64.70%),富Al(Al2O3=14.10%~14.83%),富碱(Alk=6.41%~7.40%)特别是富钾(K2O=3.86%~4.85%),镁、铁含量较高,MgO:3.47%~5.95%,FeOT:5.23%~8.14%以及低磷(P2O5=0.27%~0.4%)的特点;微量元素上主要富集K、Rb、Cs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亏损Nb、Ta、Ti、P等高场强元素。磷灰石微量元素特征上显示高度富集稀土元素特别是轻稀土元素的特征;具有Eu的负异常(δEu=0.37~0.45)。ISr位于0.7073~0.7132之间,εNd(t)变化于-8.41~-4.97之间,两阶段钕模式年龄介于1.58~1.86Ga之间,Hf同位素组成相对均一,εHf(t)主要集中变化于-8~-2之间,两阶段Hf模式年龄加权平均为1.77±0.09Ga,这些特征都暗示了该石英闪长质岩体的形成是强烈壳幔相互作用的产物,区内加里东晚期可能发生了局部的岩石圈的减薄。 相似文献
35.
为了分析黄河三角洲地下水动态及其与地面沉降的关系, 利用多年地下水和地面沉降监测数据, 发现黄河三角洲广饶县和东营区的地下水动态变化剧烈且地面沉降严重, 含水层多处于超采状态, 浅、深层地下水降落漏斗先后出现.深层地下水降落漏斗中心水位下降速度达2~3m/a.近年来, 东营和广饶地面沉降漏斗中心沉降量和速率分别为155.1mm、28.2mm/a和356.0mm、64.7mm/a.借助GIS技术及数理统计法, 发现深层地下水降落漏斗与沉降漏斗空间耦合良好, 深层地下水位与地面高程呈线性正相关, 相关系数为0.92, 深层地下水过度开采已成为影响沉降的最根本因素.井灌区第三粘性压缩层成为地面沉降主要贡献层, 且深层地下水降落漏斗中心的地下水位已低于第三承压含水层临界水位, 沉降趋于严重. 相似文献
36.
渤海湾西岸全新世海面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讨论海面标志点基本定义的基础上,从渤海湾西岸534个原始数据中获得了136个指示高水位、潮间带或低水位的海面变化标志点,并重建了它们的相对海平面时空分布,进而获得了渤海湾西岸全新世相对海平面变化带.约10cal.ka B.P. 时,相对海平面变化带达到-25m,以约6m/1000a(即约6mm/a)的平均速率上升,在6cal.ka B.P. 前后达到现代海面的高度; 6cal.ka B.P. 至今,变化带的高度介于+1m~-2m之间,未发现中全新世相对高海面.再搬运海相贝类和陆相泥炭类样品的 14C 年龄,分别存在约600年和660年的驻留时间.经过驻留时间校正的新海面变化年代学序列,将渤海湾相对海平面达到现代高度的时间点确定为约6cal.ka B.P.,从而与全球海面变化的对比更为准确.渤海湾盆地的长期稳定下沉和沉积自重压实的共同作用,可能抵消了冰川均衡调整(GIA)引起的中全新世数米高的相对高海面. 相似文献
37.
稳定同位素比值分析已成功用于示踪动物的食物来源研究,近年来已发展了多个同位素混合模型用于计算混合物中多来源物质的组成比例。本文以过去百年来南极菲尔德斯半岛南极毛皮海豹(Arctocephalus gazella)毛发的C、N同位素数据为基础,运用同位素混合模型中的欧几里得距离法、线性模型和贝叶斯模型进行计算、分析和比较,得到毛皮海豹食谱中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南极电灯鱼(Electrona antarctica)和尼氏裸灯鱼(Gymnoscopelus nicholsi)所占比例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各模型计算得出的结果可分为两组,分别是欧几里得距离法公式(1)和(2)的结果,表现为近百年来毛皮海豹食谱中Euphausia superb比例与其毛发稳定N同位素比值呈同步上升的趋势;第二组为欧几里得距离法公式(3)、线性模型和贝叶斯模型的结果,Euphausia superb比例与毛皮海豹毛稳定N同位素比值呈反相关关系。综合对比研究区域气候、海冰环境变化背景和已有的南极磷虾种群密度调查资料分析,第二组模型结果与实际情况较为相符,可用于讨论食物比例的时间变化趋势。近百年来,菲尔德斯半岛毛皮海豹食谱中Euphausia superb的比例显著下降,很可能是由于区域气候快速变暖和海冰的消退造成的。本文的计算结果指示西南极半岛气候变暖已显著影响到区域海洋食物链变化。 相似文献
38.
水动力作用下管道稳定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利用振荡流水槽在以下两种约束条件下,研究波浪作用下直接铺设于砂质海底的管道失稳临界条件:1)管道两端自由;2)管道可水平、垂直自由运动,但流动受到限制。试验结果表明,管重无量纳数G与管道失稳的临界Fr数之间大致呈线性关系,而当G超过一定数值时,管道是侧向稳定的。管道的约束条件、砂床特性和加载速度对管道稳定性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39.
洪泽湖风生流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湖流是湖泊中污染物质扩散,悬浮物沉降及输移等的主要水动力学要素,造成湖水运动的成因机制很复杂,其中风生流是重要形式,本文通过构造一个二维闭边界数值模拟,对不同风情下的洪泽湖湖流流态进行模拟研究,探讨其入流较小,沿岩各闸关闭的枯季情况下的风生流特征。 相似文献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