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86篇
  免费   1207篇
  国内免费   1717篇
测绘学   436篇
大气科学   1387篇
地球物理   1466篇
地质学   3199篇
海洋学   622篇
天文学   278篇
综合类   720篇
自然地理   702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19篇
  2022年   272篇
  2021年   347篇
  2020年   269篇
  2019年   279篇
  2018年   392篇
  2017年   324篇
  2016年   371篇
  2015年   336篇
  2014年   355篇
  2013年   369篇
  2012年   313篇
  2011年   331篇
  2010年   398篇
  2009年   347篇
  2008年   316篇
  2007年   330篇
  2006年   249篇
  2005年   240篇
  2004年   189篇
  2003年   172篇
  2002年   151篇
  2001年   181篇
  2000年   193篇
  1999年   255篇
  1998年   249篇
  1997年   235篇
  1996年   209篇
  1995年   157篇
  1994年   152篇
  1993年   144篇
  1992年   113篇
  1991年   85篇
  1990年   62篇
  1989年   65篇
  1988年   59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32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75年   5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991.
992.
充分考虑主客观因素,运用粗糙集和层次分析法研究农村居民旅游目的地选择影响因子,确定农村居民旅游目的地选择指标体系,并通过评价方法将指标合理化。研究结果表明: 判断矩阵计算的各因素权重结果较为接近,比较理想。农村居民旅游目的地影响因子中的消费水平、旅游景观、旅游氛围均超过0.1,排在前3位,较以往学者研究结果有所变化。农村居民出游对旅游资源偏好较以往有很大改观。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氛围营造等影响因子已经超过了之前农村居民优先考虑的距离因素。对交通条件,住宿水平的影响因子考虑的较少。相对传统的农村居民旅游目的地出游影响因素的研究方法,该方法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层次分析法所依赖的专家经验,避免出游因素评价指标设计中出现的重复性。  相似文献   
993.
随着城市化与工业化程度不断加深,产业空间结构不断重组,导致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国土资源无序开发日益严重,因而优化国土资源空间格局,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同时,科学合理配置土地资源对土地规划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土地规划方法有待改革。在基于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开发理念下,总结土地自然过程基础对土地规划的影响,实现“山水路林田生命共同体”的协调规划发展。其次,“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云计算、空间数据整合、云分析等技术对土地规划方法提供新的技术支撑;最后,针对土地规划数据特殊性、移动用户终端的广泛性,提出应创建土地规划云服务平台,使土地规划实现数据集成管理和更新,从而提高土地规划质量。  相似文献   
994.
祝亚雯  胡文海 《地理科学》2016,36(11):1722-1728
基于地统计学方法,以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为例,结合GIS技术,研究区域旅游景点空间分布格局及空间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在东西方向上具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初期区域呈现随机型分布,空间异质性主要由随机性因素影响,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随机性因素影响越来越弱。从整体上来看,示范区空间等级差异虽不显著,但“两山一湖”板块仍是区域核心旅游板块,引导区域旅游发展有向其靠近趋势;从局部来看,以方特主题公园为主的东北部有成为示范区门户的趋势,黄山周边景点空间联系紧密,而安庆并没有完全融入示范区的旅游发展格局,距离可能是其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95.
If urban sprawl is to be avoided in China in the next ten years, it is not only crucial to understand the overall history, 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trends of urban expansion there, but also these differences, and this is presently lacking. In this study, remotely sensed images with approximately 30 m spatial resolution were used to quantitatively assess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patterns of urban expansion of 60 Chinese cities(1973–2013). Urban-expansion-process curves of the cities studied were drawn using annual expansion area as an indicator. Curve similarity analysis generated four basic process modes of urban expansion in China. These included cities that: 1) peaked around 2004 and then decelerated; 2) peaked around 2010 and then decelerated; 3) showed sustained acceleration, and 4) showed continued deceleration. Four basic process modes represented cities under different levels of development stage. Geographic location was found to be the most related characteristic to urban expansion process. Regional development policies at the national level in each region also showed highly temporal consistency with fluctu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expansion process. Urban characteristic such as population size and administrative level were not found to be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urban expansion-process modes. Understanding the basic process-mode categories well is extremely important for future regional-balance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of macroeconomic policies.  相似文献   
996.
虞虎  刘青青  陈田  陆林  李亚娟 《地理科学进展》2016,35(10):1288-1302
都市圈旅游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旅游地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目前对都市圈旅游系统的形成要素和演化特征等方面研究尚不清晰,限制了该领域研究的深入。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基于概念界定、组织构成、演化动力与机制、作用过程与特征的分析思路,系统研究都市圈旅游系统的发展特征。结果显示:都市圈旅游系统是在特定地理单元内,以区域城镇体系、生态空间为物质基础,由一个或多个中心城市为集聚中心,以多类型旅游吸引物、区域旅游目的地、一体化旅游设施、网络化旅游媒介和旅游交通体系共同组成的开放性、动态性、整体性的旅游地域综合体,具有文化同源性、规模层次性、产业关联性、空间圈层性等特征。经济全球化、信息化、交通条件改善等外部因素演化促进了都市圈旅游的形成与发展,旅游需求、旅游产业集聚、重大事件、区域旅游品牌营销以及政府旅游合作构成的地理邻近结构力、产业链辐射力、行政协调力和文化结构力四种力量推动了都市圈旅游系统的空间演化,形成了极化吸引、空间对流、平衡优化三个发展阶段,相应地呈现出单中心扩张、空间联动和多级网络的空间演化模式。该结论对客观地认识都市圈旅游系统及其后续深入研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7.
旅游开发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我生存能力,使其摆脱濒危的困境,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重要方式。本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旅游开发研究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旅游开发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即由资源禀赋条件、可展示与体验性、遗产地旅游发展条件3个方面的要素组成,并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富集的苏州为例,对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评价,共评出三级旅游资源3项、二级旅游资源16项、一级旅游资源29项。主要结论为:产品衍生性、展示适宜性、是否具备可观赏性、遗产保护情况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是否能够成为旅游资源;可展示与体验性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旅游开发价值水平高低。手工艺类、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民间文学、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和传统医药的旅游可开发性较差。本文构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价值评价体系可为旅游地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筛选和旅游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8.
网络最短路径的地图代数栅格算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郭金来  胡鹏 《测绘科学》2007,32(1):109-111
在阐述网络分析和最短路径算法的现状的基础上,以地图代数为理论支撑,介绍了地图代数对于网络元素的表达,探讨另外一种途径的网络最短路径分析—基于栅格数据的最短路径分析,重点讨论了基于地图代数的网络数据模型、栅格路径距离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求取最短路径的栅格方法的具体过程。最后,通过算例证明栅格途径的网络分析有其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999.
Using the new data from Hipparcos and the TD-1 UV data, we fix the positions of three objects, HD 104237, HD 100546 and ε Cha in the HR diagram and discuss their theoretical evolutionary status.  相似文献   
1000.
用随机变形图案分析法计算极光全天空图象的移动速度。与过去直观估计方法不同的是,这样得到的是极光的整体移动速度或整个极光图象的平均速度,而不是个别部分(如最亮部分、边缘或某条亮射线等)的速度。对1997年6月23日一段持续100秒的平静带状极光记录进行了具体分析,得到极光东西向移动的最大速度为2.8km /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