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923篇 |
免费 | 1619篇 |
国内免费 | 1067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84篇 |
大气科学 | 1144篇 |
地球物理 | 1272篇 |
地质学 | 2883篇 |
海洋学 | 557篇 |
天文学 | 224篇 |
综合类 | 591篇 |
自然地理 | 55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8篇 |
2023年 | 159篇 |
2022年 | 260篇 |
2021年 | 306篇 |
2020年 | 270篇 |
2019年 | 260篇 |
2018年 | 334篇 |
2017年 | 285篇 |
2016年 | 317篇 |
2015年 | 270篇 |
2014年 | 311篇 |
2013年 | 302篇 |
2012年 | 263篇 |
2011年 | 257篇 |
2010年 | 333篇 |
2009年 | 301篇 |
2008年 | 265篇 |
2007年 | 285篇 |
2006年 | 202篇 |
2005年 | 199篇 |
2004年 | 150篇 |
2003年 | 148篇 |
2002年 | 127篇 |
2001年 | 146篇 |
2000年 | 162篇 |
1999年 | 199篇 |
1998年 | 201篇 |
1997年 | 200篇 |
1996年 | 167篇 |
1995年 | 128篇 |
1994年 | 121篇 |
1993年 | 112篇 |
1992年 | 95篇 |
1991年 | 75篇 |
1990年 | 56篇 |
1989年 | 50篇 |
1988年 | 48篇 |
1987年 | 28篇 |
1986年 | 26篇 |
1985年 | 17篇 |
1984年 | 9篇 |
1983年 | 11篇 |
1982年 | 7篇 |
1981年 | 8篇 |
1980年 | 8篇 |
1979年 | 3篇 |
1975年 | 6篇 |
1960年 | 2篇 |
1959年 | 2篇 |
1958年 | 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6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22.
Lipid distribution in a subtropical southern China stalagmite as a record of soil ecosystem response to paleoclimate change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Shucheng Xie Yi Yi Junhua Huang Chaoyong Hu Yanjun Cai Matthew Collins Andy Baker 《Quaternary Research》2003,60(3):340-347
Lipid extracts from a 61.7-cm-long subtropical stalagmite in southern China, spanning the period of ca. 10,000–21,000 yr ago as constrained by U–Th dating, were analyzed using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The higher plants and microorganisms in the overlying soils contribute a proportion of n-alkanes identified in the stalagmite. The occurrence of LMW (lower molecular weight) n-alkanols and n-alkan-2-ones in the stalagmite was mainly related to the soil microorganisms. We suggest that HMW (higher molecular weight) n-alkanols and n-alkan-2-ones identified in the stalagmite originate from soil organics and reflect input from contemporary vegetation. Shifts in the ratio of LMW to HMW n-alkanols or n-alkan-2-ones indicative of the variation of soil ecosystems (e.g., microbial degradation of organic matter and/or the relative abundance of soil microorganisms to higher plants) are comparable with the subtropical alkenone-SST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record of the same period. The similar trends seen in the δ13C data and the lipid parameters in this stalagmite imply that the overlying soil ecosystem response to climate might be responsible for the variation of δ13C values. 相似文献
23.
24.
中国中部高铝质超高压变质岩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我国中部在超高压条件下形成的高铝质变质岩石, 以蓝晶黄玉石英岩为特征, 具有以蓝晶石、富水黄玉、富镁硬绿泥石、柯石英、硬水铝石等为代表的高压-超高压变质矿物, 矿物组合主要为蓝晶石+ 黄玉+ 石英 (柯石英)、蓝晶石+ 蓝刚玉±富镁硬绿泥石等。化学成分富铝而贫镁, 其原岩为陆缘高铝质泥质沉积岩。实验岩石学的研究表明, 蓝晶石+ 黄玉在1000℃~1200℃,3.1~3.77GPa 条件下仍可稳定存在,而石英已部分转变为柯石英。蓝晶石+ 黄玉与柯石英一起稳定于超高压条件下。这表明以高铝质岩石为代表的地壳物质已进入到地幔深度, 达到这样的深度只能由会聚板块的俯冲作用而引起。因此,高铝质岩石的存在可以作为A型俯冲作用的指示剂。超高压变质的高铝质岩石将成为陆-陆碰撞事件的重要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25.
位于云南省会昆明盆地内的滇池流域是滇中岩溶和石漠化较为发育的地区,石漠化总面积225.56 km2,占流域总面积的7.71%,占岩溶总面积32.69%。石漠化主要分布在望海山、大板桥—呈贡、黑林铺、海口、梁王山、上蒜片区,其中又以北东部的大板桥片区石漠化最为严重。石漠化已造成流域内水土流失加剧、可耕地面积减少、土壤涵养水源能力降低及生态环境恶化等危害。通过地面调查和ETM遥感解译,查清了流域内石漠化的发育分布与碳酸盐岩的岩性及其组合、岩溶作用、地形地貌、气象等自然因素、人为因素和工业污染关系密切。针对石漠化的形成原因,提出了生态修复、农田基本建设、水资源开发利用、农村能源建设、小集镇建设、土地合理利用等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26.
27.
28.
29.
采用低温电镀工艺生产PDC石油全面钻头对金刚石无任何热损伤,对喷咀进行组合设计,在两口井中进行试验,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分析了钻头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0.
在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初步厘定了清江下游主要活动断层的现今几何轨迹结构,并从几何形态、结构特性和现今活动性三方面对其进行自然段划分;进而利用分形分维分析,估算活动断层不同区段轨迹结构的分维值。计算结果表明:每一个断层段具有一个特征性的分维值,轨迹结构越复杂,分维值越高,现今活动性越强;其中,仙女山断层带中段分维值最高, D= 1257,而松园坪断层北段最低, D= 1018。结合地震活动分析发现:仙女山断层带是清江下游现今活动最强的活动断裂;仙女山断层带的中小地震活动,具有间歇式 分段振荡迁移的特性;时间上地震活动期为1~5a,相对平静期为10a 左右;空间上地震活动从南段开始,振荡迁移到北段,然后又向中段迁移,目前地震活动似乎正在向中南段边界迁移;并且,中南段断裂轨迹结构比北段复杂,分维值也高,地震活动强度相对较大,因此,未来仙女山断层带可能发生的中强地震( Ms= 50 级左右)将主要集中于中南段,而不是北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