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061篇 |
免费 | 647篇 |
国内免费 | 801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71篇 |
大气科学 | 535篇 |
地球物理 | 836篇 |
地质学 | 1712篇 |
海洋学 | 405篇 |
天文学 | 95篇 |
综合类 | 337篇 |
自然地理 | 31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5篇 |
2023年 | 109篇 |
2022年 | 189篇 |
2021年 | 221篇 |
2020年 | 161篇 |
2019年 | 191篇 |
2018年 | 200篇 |
2017年 | 186篇 |
2016年 | 203篇 |
2015年 | 193篇 |
2014年 | 170篇 |
2013年 | 200篇 |
2012年 | 174篇 |
2011年 | 195篇 |
2010年 | 186篇 |
2009年 | 177篇 |
2008年 | 127篇 |
2007年 | 144篇 |
2006年 | 82篇 |
2005年 | 95篇 |
2004年 | 70篇 |
2003年 | 68篇 |
2002年 | 72篇 |
2001年 | 76篇 |
2000年 | 89篇 |
1999年 | 135篇 |
1998年 | 90篇 |
1997年 | 130篇 |
1996年 | 98篇 |
1995年 | 67篇 |
1994年 | 75篇 |
1993年 | 81篇 |
1992年 | 52篇 |
1991年 | 44篇 |
1990年 | 27篇 |
1989年 | 17篇 |
1988年 | 16篇 |
1987年 | 16篇 |
1986年 | 12篇 |
1985年 | 10篇 |
1984年 | 8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7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2篇 |
1973年 | 2篇 |
1963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5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王宏伟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1988,8(6):32-37
地史时期中,清水与浑水沉积交互的现象非常普遍。这一沉积特征已引起了煤沉积学工作者的兴趣。华北石炭纪含煤岩系中的碳酸盐清水沉积常常受到陆源物质的强烈干扰,碳酸盐台地的存在与海水进退,古陆的“活跃”程度及沉积区、物源区的地形地貌等因素密切相关。在以上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台地或被陆源碎屑完全占据而消亡,或与之共存,在横向上犬牙交错形成了华北中晚石炭世陆表海清水、浑水沉积交互共存的复杂古地理景观。 相似文献
42.
Social capital has played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regional development. China is a country with high stocks of social
capital. Using several different indicators of social capital, this study tries to research the regional disparities in social
capital and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capital on economic growth of China in 1978–2004. Measuring social capital with indicators
of associations, charities and blood donation rates, this study finds significant regional disparities in social capital at
provincial level in China. Those indicators for social capital are highly correlated with regional economic performance. Statistical
analysis shows that social capital has a significant and positive effect on a long-term provincial economic growth. This relationship
exists after controlling policy, macro location factors, and per capita GDP in the initial year. The empirical findings indicate
that institutions, culture and social relations are critical for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China. Therefore, the creation and
support of social capital should be paid more attention to when making regional policy. 相似文献
43.
本文基于海洋站潮位观测数据、海平面变化影响调查信息以及长江口水文站径流量数据等,重点分析了2009−2018年长江口咸潮入侵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1)长江口咸潮入侵季节变化特征明显。咸潮一般从每年的9−10月开始入侵,翌年4−5月结束。3月咸潮入侵次数最多,达12次。2009−2018年,长江口咸潮入侵次数和咸潮持续时间均呈下降趋势,2009年长江口咸潮入侵次数最多,达13次,时间均发生在10月至翌年的4月;咸潮持续时间年际变化较大,2011年咸潮入侵持续时间最长,累计为55 d。2015−2018年,咸潮入侵次数和入侵持续时间均明显减少,2018年没有监测到咸潮入侵过程。(2) 1−4月,长江口处于季节性低海平面期,且同期径流量少,但是受东亚季风影响,持续的增水过程使得增减水−径流量综合影响指数明显偏高,其中1月、2月、3月的影响指数分别为1.5、1.9和1.6,该时段长江口的咸潮入侵过程主要受增减水的影响。5−7月,长江口径流量明显增加,海平面−径流量综合影响指数均小于0,径流的作用强于海水上溯。8月,长江口径流量开始下降,虽然季节海平面较高,但是长江口呈现明显的减水过程,海平面−径流量和增减水−径流量的综合影响指数分别为0.1和−1.6,基本不会发生咸潮入侵。9月,长江口处于季节高海平面期,并且以增水为主,海平面−径流量和增减水−径流量的综合影响指数较大,分别为1.2和1.0,易发生咸潮入侵。10月、11月长江口海平面−径流量的综合影响指数分别为1.5和0.8,径流影响弱于海水上溯,易发生咸潮入侵。(3) 2009−2018年发生的48次咸潮入侵过程有2/3恰逢天文大潮。在某些年份长江口沿海基础海平面偏高,若持续增水恰逢天文大潮,则加剧咸潮入侵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44.
盾构法施工的要点是需要在井下布设高精度的控制支导线,当我们根据盾构推进进度对导线接测时,由于观测条件、观测方法、观测仪器基本相同,但观测、的成果往往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有时我们无法直接判断成果的正确与否,此时,采用测量平差中的统计检验的方法来分析这些观测数据,可以取得比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45.
破碎波对近海海岸地形以及海岸建筑物影响强烈,通过物理模型实验对孤立波、规则波作用下破碎带的床面形态以及孔隙水压力进行分析。破碎波冲击海床,破碎处床面上形成沙坝和沙坑,与规则波相比,孤立波破碎时对床面的冲刷更加剧烈,床面形成的沙坝和沙坑尺度更大,且土体内孔隙水压力幅值也较大。同时研究了波面变化对孔隙水压力的影响,发现波面变化历时曲线与孔隙水压力历时曲线相似,与孔隙水压力梯度历时曲线更为相似,说明波面变化更能反映海床内部孔隙水压力梯度的变化。通过探讨波浪与海床之间相互耦合作用,发现破碎带地形变化使得波浪出现不同破碎类型,分析得出卷破波比崩破波作用下孔隙水压力幅值大。 相似文献
46.
青藏高原的隆升扩展不但塑造了高原及其周边的地貌,影响了气候的变化,而且极大地改造了其周缘的水系格局。其中,河流沉积物最直接地记录了河流演化与水系演变的过程。本研究主要利用河流砾石层的沉积特征分析金塔南山地区水系演化对高原东北缘扩展过程的响应。金塔南山顶面普遍沉积一套磨圆度较好、分选较好的河流砾石层,其砾石岩性主要组分为岩屑砂岩、石英砂岩和硅质岩,在局部地区也存在较多的砾岩和灰岩。祁连山北部主要的7条河流出山口主河道的砾石组分统计结果显示砾石岩性主要组分存在较大差异;河流之间的砾石岩性差异很好的解释了金塔南山顶面砾石岩性组分自东向西的变化。根据对比金塔南山顶面砾石组分和祁连山北部主要的7条河流主河道砾石组分中不同抗风化能力岩性的含量与分布,我们认为金塔南山顶面砾石主要来源于祁连山。对金塔南山顶面砾石ab面的测量发现:东段砾石倾向单一,指示古流向为北;而中西段倾向复杂。总体来说,砾石倾向指示的古水流方向是北向。结合砾石岩性组分与分布以及古流向,认为在金塔南山顶面沉积砾石层时,此处的河流处于摆荡状态且河流之间可能有汇合现象,造成局地砾石ab面指示的古流向与整体流向不一致;而后随着中更新世以来金塔南山的抬升,黑河和北大河下切分别形成正义峡和鸳鸯峡,形成两个相对独立和稳定的水系。 相似文献
47.
东北冷涡诱发的一次MCS结构特征数值模拟 总被引:22,自引:4,他引:22
应用MM5模式对2002年7月12日东北冷涡诱发的强风暴进行了数值模拟,较成功地模拟出了MCS强对流风暴结构。东北冷涡南部锋区斜压扰动及有利的潜在不稳定层结为MCS产生提供了环境条件。MCS在发展阶段,天气尺度抬升使不稳定能量积累,低层中尺度能量锋区及中尺度气旋性环流加强使中尺度辐合加强,产生中尺度强上升气流冲破中层稳定层结,倾斜上升逐渐发展为垂直上升。MCS强风暴成熟阶段地面气压场表现为强的雷暴高压,并有弱的前导低压和尾随低压配合。对应于雷暴高压的边界层冷丘与南部的暖湿气流形成的θe不连续线加强了低层气流的辐合抬升。前导低压与800~700hPa暖心低压扰动合并在一起,是由地面辐合、上升气流抽吸、潜热增温共同形成的低压扰动,对对流系统的维持和移动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8.
Wave overtopping nearshore coastal structures, such as shore-parallel breakwaters, can significantly alter the current circulation and sediment transport patterns around the structures, which in turn affects the formation of tombolos and salients in the nearshore area.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a wave overtopping module into an existing depth-averaged coastal morphological mode: COAST2D and model application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wave overtopping on the hydrodynamics and morphodynamics around a group of shore-parallel breakwaters. The hydrodynamic aspects of the model were validated against a series of laboratory conditions. The model was then applied to a study site at Sea Palling, Norfolk, UK, where 9 shore-parallel segmented breakwaters including 4 surface-piercing and 5 low-crested breakwaters are present, for the storm conditions in Nov 2006. The model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laboratory data and field measurements, showing a good agreement on both hydrodynamics and morphological changes. Further analysis of wave overtopping effect on the nearshore hydrodynamics and morphodynamics reveals that wave overtopping has significant impacts on the nearshore circulation, sediment transport and the resulting morphological changes within such a complex breakwater scheme under the storm and macro-tide condition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e importance of including the wave overtopping in modelling nearshore morphodynamics with the presence of coastal structures. 相似文献
49.
50.
对塔里木河下游区域的草本群落进行了调查,获取了其分布状况和群落特征资料,并记录相应的地下水埋深,探讨了区域内距离河流不同处地下水埋深与草本群落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地下水埋深越大,草本群落的生物多样性越小,覆盖度越低,生态结构趋于简单,其中地下水埋深<6 m处草本群落的种类组成和物种多样性相对较高,>7 m处草本植物分布很少,部分地区也受到微地形和地下水埋深的双重影响;(2)在大尺度空间上,草本群落随地下水的分布特点与其他荒漠地区的分布规律基本一致,随着地下水埋深的增加,草本群落的演替次序为:高水位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群落、中水位鹿角草(Glossogyne tenuifolia)群落、中低水位骆驼刺(Alhagi sparsif)群落,不同地下水埋深对应的草本群落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相似性和连续性;(3)塔里木河下游优势草本物种的生态位宽度均不大,主要是受水环境条件的限制,芦苇与骆驼刺的生态位宽度相对较大,在区域内分布较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