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39篇
  免费   1107篇
  国内免费   1753篇
测绘学   666篇
大气科学   1253篇
地球物理   1432篇
地质学   3130篇
海洋学   987篇
天文学   226篇
综合类   591篇
自然地理   914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90篇
  2022年   214篇
  2021年   275篇
  2020年   179篇
  2019年   282篇
  2018年   300篇
  2017年   269篇
  2016年   345篇
  2015年   305篇
  2014年   365篇
  2013年   391篇
  2012年   447篇
  2011年   455篇
  2010年   431篇
  2009年   435篇
  2008年   387篇
  2007年   448篇
  2006年   342篇
  2005年   354篇
  2004年   326篇
  2003年   259篇
  2002年   409篇
  2001年   330篇
  2000年   279篇
  1999年   255篇
  1998年   153篇
  1997年   139篇
  1996年   103篇
  1995年   104篇
  1994年   104篇
  1993年   66篇
  1992年   62篇
  1991年   55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7篇
  1977年   3篇
  1972年   2篇
  1971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61.
红壤丘陵区农业开发中的生态环境效应及其调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以江西余江县为例。通过实验研究,历史资料对比分析及邻近参照等方法。研究红壤区农业开发中的生态环境效应。农业开发引起的微观环境效应在于改变土壤水分及其运动状况,加速土壤物质迁移及降低土壤肥力质量;区域性效应是植被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水土流失扩大及气候异常;全球性影响除区域集聚效应外,则是农业活动中产生的温室气体对全球气候的影响等,采取的调控对策主要是:保持合理开发,适当减轻土地压力,优化农业开发模式,更新农业耕作技术。强化环境整治与生态建设。  相似文献   
162.
Religion and technology: refiguring place, space, identity and community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ily Kong 《Area》2002,33(4):404-413
This paper reviews the literature on the religion–technology nexus, drawing up a research agenda and offering preliminary empirical insights. First, I stress the need to explore the new politics of space as a consequence of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emphasizing questions about the role of religion in effecting a form of religious (neo)imperialism, and uneven access to techno-religious spaces. Second, I highlight the need to examine the politics of identity and community, since cyberspace is not an isotropic surface. Third, I underscore the need to engage with questions about the poetics of religious community as social relations become mediated by technology. Finally, I focus on questions about the poetics of place, particularly the technological mediation of rituals.  相似文献   
163.
塔里木河下游地下水位与水化学成分关联度排序分析   总被引:8,自引:6,他引:8  
根据2001年塔里木河下游第四次生态输水前后地下水位、水质变化的监测和取样分析资料。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塔里木河下游地表生态输水前、后的地下水位与地下水化学成分进行了关联分析。分析研究表明,生态输水对地下水质的影响比较明显。在关联排序中。阴离子的SO4^2-、Cl^-以及阳离子的Ca^2 、Mg^2 与地下水位变化的关联性较强;pH值与地下水位的关联度最低。仅为0.534;矿化度与地下水位关联度最高,达到0.863。  相似文献   
164.
钾矿是我国目前紧缺的矿种之一 ,钾矿的寻找对我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塔里木盆地是我国第三系地层的广泛发育区域 ,有一定的找钾远景 ,尤其是库车、莎车等地区。通过对塔里木盆地 (坳陷 )西部的区域地质概况、成矿条件等的介绍 ,运用地球化学的分析测试手段 ,对塔里木盆地西部采集到的样品作了地球化学分析。论述了该区成盐沉积的地球化学特征 ,并讨论了该区形成钾矿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5.
剥片高岭土的有机改性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用醋酸钾进行插层形成高岭土—醋酸钾复合体。通过X射线检测,高岭土层间距明显增大。将此复合体通过水洗,除去醋酸钾,高岭土即被剥片。剥片后高岭土粒径变小,但保持了高岭土的基本层状结构。用偶联剂对剥片后高岭土进行有机改性,形成高岭土有机复合物。“有效活化指数”的测定实验表明,利用此种方法制备的剥片高岭土有机改性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66.
高密度电阻率法二维成像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密度电阻率法在工程勘察和环境监测中是一种很重要的勘探手段,高密度电阻率法二维成像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在理论和实际应用上都有着很重要的意义。随着地球物理反演和成像技术研究的兴起和发展,层析成像技术在高密度电阻率法中的应用,提高了高密度电阻率法的勘探质量和精度。本文献电阻率法层析成像技术的前提条件及高密度电阻率法二维成像理论与方法进行了粗浅探讨,最后给出了一些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67.
房营光  曹洪 《岩土力学》2003,24(5):729-732
由拉格朗日方程导出地基 结构系统地震响应分析的动力方程,利用突变模型分析了系统对地震响应的复杂过程,并分析了振幅响应的跳跃现象和“路径”效应等非线性动力特性,得出了有意义的结论。分析结果对地基 结构系统的参数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8.
张宏 《中国煤田地质》2003,15(1):39-40,50
明水注浆是在巷道已经发生涌水后进行堵水注浆的一种方法,以开滦东欢坨矿井下明水注浆实践为基础,阐述了明水注浆技术及注浆工艺。大水矿井由于排水电费占生产成本的比例较大,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进行明水注浆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9.
通过对渤海湾西岸L剖面中同一关键层的碳酸钙和原生腹足类壳债权的^14C测年对比研究,确定了晚全新世的2800cal BP的层位及沉积速率0.045cm/a;8个样柱的^137Cs和^210Pbex强度、蓄积量揭示了距今约120年来堤后盐沼的平均沉积速率约为0.35cm/a,而面向开放海湾的潮坪上部则达到约2-3cm/a。研究区近1个世纪以来沉积速率的加速趋势,是渤海湾西岸泥质海岸带的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170.
文章以金川和红原两组泥炭纤维素Δδ13C时间序列值的反向变化来指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活动变化.结果表明,在过去5000年中,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活动可分为4个阶段,即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在2800~2200B.C.期间持续偏北,2200~600B.C.期间持续偏南,600B.C.~1200A.D.期间在北进与南移之间频繁波动,以及1200~1900A.D.期间再次持续偏北,它们导致降雨量在中国大陆上不同的分布.从约1900A.D.起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活动似乎又开始一个新的偏南阶段,值得进一步加强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