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126篇 |
免费 | 1124篇 |
国内免费 | 2586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55篇 |
大气科学 | 502篇 |
地球物理 | 1488篇 |
地质学 | 4919篇 |
海洋学 | 618篇 |
天文学 | 177篇 |
综合类 | 663篇 |
自然地理 | 214篇 |
出版年
2023年 | 7篇 |
2022年 | 8篇 |
2021年 | 14篇 |
2020年 | 13篇 |
2019年 | 10篇 |
2018年 | 10篇 |
2017年 | 15篇 |
2016年 | 23篇 |
2015年 | 47篇 |
2014年 | 13篇 |
2013年 | 43篇 |
2012年 | 26篇 |
2011年 | 508篇 |
2010年 | 310篇 |
2009年 | 472篇 |
2008年 | 149篇 |
2007年 | 307篇 |
2006年 | 546篇 |
2005年 | 627篇 |
2004年 | 1197篇 |
2003年 | 763篇 |
2002年 | 523篇 |
2001年 | 408篇 |
2000年 | 281篇 |
1999年 | 248篇 |
1998年 | 314篇 |
1997年 | 298篇 |
1996年 | 189篇 |
1995年 | 150篇 |
1994年 | 129篇 |
1993年 | 336篇 |
1992年 | 297篇 |
1991年 | 149篇 |
1990年 | 45篇 |
1989年 | 74篇 |
1988年 | 22篇 |
1987年 | 56篇 |
1986年 | 30篇 |
1982年 | 6篇 |
1979年 | 7篇 |
1978年 | 8篇 |
1977年 | 14篇 |
1976年 | 13篇 |
1950年 | 10篇 |
1943年 | 7篇 |
1940年 | 9篇 |
1937年 | 15篇 |
1934年 | 9篇 |
1933年 | 13篇 |
1924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8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81.
982.
西大别浒湾高压变质带变沉积岩锆石U-Pb年龄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大别山浒湾高压变质带是研究秦岭-大别山-苏鲁造山带演化的关键区域, 但是该地区榴辉岩相变质时间还存在较大争议.本文通过对浒湾变质带熊店附近的一个变沉积岩样品进行LA-ICPMS锆石U-Pb定年和微量元素分析, 来确定该地区榴辉岩相变质作用和碎屑锆石的年龄, 并确定该变质带的演化历史.该样品的变质锆石具有弱分带或无分带、低Th/U比值、重稀土含量低且相对平坦以及无明显的Eu负异常等特征.反映这些变质锆石形成时有石榴石, 而缺乏长石, 其形成对应于榴辉岩相变质作用条件.该样品中变质锆石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值为310±3Ma, 这一年龄代表了该地区榴辉岩相峰期变质作用的时间, 因此浒湾地区榴辉岩相变质作用时间为石炭纪.碎屑岩浆锆石得到了3组近谐和的U-Pb年龄, 其206Pb/238U年龄变化范围分别为: 400±5Ma~419±5Ma、426±5Ma~449±5Ma以及496±5Ma~524±7Ma, 还有1个颗粒给出了580±7Ma的较老年龄.这些结果表明变沉积岩中的碎屑锆石可能大部分来自于华北板块南缘, 少量来自于扬子板块. 相似文献
983.
北天山山前安集海河阶地形成的时代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北天山山前几条主要河流普遍发育河谷阶地。安集海河发育6~8级阶地,通过年代测定及区域对比,可得出安集海河阶地形成于中更新世晚期一晚更新世早期(约12~14万年左右)。第四纪以来构造活动及气候变化控制着河流下切和侧蚀作用的进行,安集海河阶地的形成和发育明显受第四纪晚期构造活动和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984.
中国天文学会天文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天文学进展》2008,26(1):95-99
中国天文学会名词审定委员会从1985年开始在<天文学进展>发表天文学名词的推荐译名,到2007年已公布了14批2280个名词.现再推荐第十五批151个名词,其中大多数是近年来出现的天文学新词.希望读者在试用过程中对译名提出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985.
皖南东至地区寒武系层序地层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皖南东至地区寒武系在地层分区上可以分为下扬子地层分区、过渡地层分区和江南地层分区,生物群上出现了两区特征分子和过渡区的混生现象,并处于台地与盆地交接部位。通过对分别位于台地、斜坡和盆地露头层序地层研究,将寒武纪地层自下而上划分为三个Ⅱ类沉积层序和二个Ⅰ类沉积层序,早寒武世的三个Ⅱ类沉积层序的陆架边缘体系域不发育;中寒武世晚期到晚寒武世的二个Ⅰ类沉积层序皆由低水位体系域、海侵体系域和高水位体系域 组成三元结构。通过层序地层分析和沉积体系演化建立了相应的海平面变化曲线,自早寒武世早期本区海平面达到最高位和最大上升速率后,至寒武纪末研究区海平面总体处于下降过程,即海平面为累进式的缓慢的下降。 相似文献
986.
根据研究区实测露头剖面沉积构造、岩矿、沉积地球化学、粒度分析、古流向资料、重矿物及沉积相的综合研究,结合地层、古生物、区域岩性资料等,对研究区石炭纪岩相古地理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区早石炭世有5个古陆,即阿勒泰古陆南准噶尔古陆、敦煌-走廊古陆、阿拉善古陆、陇西古陆;有10个沉积相区,即库马苏滨浅海相区、布尔津-富蕴滨浅海相区、博格达滨浅海区、北准噶尔深海-半深海相区、北天山半深海-深海相区、克拉美丽冲积扇-湖泊相区、克拉玛依冲积扇-湖泊区、南天山-北祁连滨浅相区、柴达木碳酸盐台地相区、中祁连滨浅海相区。晚石炭世的岩相古地理与早石炭世相比,既有继承性,也有一定的差异,古陆范围有所小;有5个古陆,即阿勒泰古陆、北准噶尔古陆、马鬃山古陆、敦煌-阿拉善古陆、中天山古陆;有9个沉积相区,即库马苏河湖相区、布津-富蕴河湖相区、克拉美丽-巴里坤滨浅海相区、博乐-库尔勒-红柳园滨浅海相区、克拉玛依-哈密半深海-深海相区、乌鲁木齐生物滩丘区、柴达木碳酸盐岩台地相区、宗务隆山浅海-半深海相区、祁连滨浅海相区。半深海-深海相区、滨浅海相区和三角洲相区是较为有利的气分布区。 相似文献
987.
Post-Collisional Ductile Extensional Tectonic Framework in the UHP and HP Metamorphic Belts in the Dabie-Sulu Region, China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SUO Shutian ZHONG Zengqiu YOU Zhendong ZHANG Zeming Faculty of Earth Sciences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uhan Institute of Ge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 Beijing 《《地质学报》英文版》2001,75(2):151-160
The present-day observable tectonic framework of the ultrahigh-pressure (UHP) and high-pressure (HP) metamorphic belts in the Dabie-Sulu region was dominantly formed by an extensional process, mostly between 200 and 170 Ma, following the Triassic collision between the Sino-Korean and Yangtze cratons. The framework that controls the present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UHP and HP metamorphic rocks in particular displays the typical features of a Cordilleran-type metamorphic core complex, in which at least four regional-scale, shallow-dipping detachment zones are recognized. Each of these detachment zones corresponds to a pressure gap of 0.5 to 2.0 GPa. The detachment zones separate the rocks exposed in the region into several petrotectonic units with different P-T conditions. The geometry and kinematics of both the detachment zones and the petrotectonic units show that the exhumation of UHP and HP metamorphic rocks in the Dabie-Sulu region was achieved, at least in part, by non-coaxial ductile flow in the mul 相似文献
988.
青藏高原东北部黄河源区大暖期气候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孢粉、有机碳和粘土矿物的分析,探讨了黄河源区全新世的气候变迁,重点论述了大暖期的气候特点。在全新世,黄河源区的气候总体凉干,属于高原的高寒气候。在大暖期,该区的气候较现今高2~3℃,显得湿润些,但波动较频繁,尤其是大暖期的后期波动剧烈,并在5.0kaBP前后发生一次剧烈的降温。记录表明,黄河源区的大暖期始于9.0kaBP,止于2.30kaBP,较我国其他地区开始得早,而结束得晚,其鼎盛时期为6.0kaBP前后。 相似文献
989.
利用差分干涉雷达测量技术获取的宏观震中区的同震形变场,结合对地震活动性、震源机制、野外考察等资料分析,对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同震形变场特征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宏观震中位于库赛湖东北侧,宏观震中区发震断层可分为两个形变中心区域,其中西段长约42 km,东段长约48 km,整个发震断层主破裂段长90 km;由干涉形变条纹分布格局可清楚地判断出发震断层的左旋走滑特征;断层两盘变形特征不同,南盘变形程度明显大于北盘;宏观震中附近最大斜距向位移量为288.4 cm,最小斜距向位移量为224.0 cm,宏观震中发震断层最大左旋水平位错为738.1 cm,最小地面左旋水平位错为551.8 cm. 相似文献
990.
宽谷及宽谷阶地的形成与流域内的构造抬升活动密切相关。文中在考察阿尔金北缘断裂东段雁丹图与长草沟宽谷的基础上 ,结合古气候资料 ,探讨了晚更新世晚期以来两地河流阶地所反映的构造抬升。雁丹图自约 16 1kaBP以来发育了 3级堆积阶地 (T1,T2 与T3) ,并出露埋藏主要宽谷。 3级阶地面年龄分别约为 16 1ka ,12 8ka ,6 2ka ,反映了 3次构造抬升的存在 ,代表了 3次构造抬升发生的时间。雁丹图自约 16 1kaBP以来的构造抬升速率约为 4 8~ 4 5mm/a ;12 8~ 6 2kaBP间的抬升速率约 6 4mm/a ;6 2kaBP以来为 3 1mm/a。长草沟在 7kaBP以来有 4级阶地发育 (T3,T2 ,T′1与T1) ,均为堆积阶地 ,并出露埋藏宽谷。其中T3与T2 出露埋藏主要宽谷 ,T′1与T1出露埋藏次要宽谷。T3,T2与T′13级阶地的阶地面年龄分别约为 7ka ,3ka,2 5ka。 4级阶地反映 2次构造抬升 ,一次在约 7kaBP ,一次在 3kaBP左右。自 7 0kaBP以来长草沟的抬升速率约为 5 9mm/a ,在 7~ 3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