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39篇
  免费   1969篇
  国内免费   2864篇
测绘学   960篇
大气科学   2266篇
地球物理   2492篇
地质学   5531篇
海洋学   1410篇
天文学   346篇
综合类   979篇
自然地理   1488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41篇
  2022年   413篇
  2021年   537篇
  2020年   362篇
  2019年   520篇
  2018年   589篇
  2017年   518篇
  2016年   611篇
  2015年   543篇
  2014年   614篇
  2013年   631篇
  2012年   695篇
  2011年   744篇
  2010年   715篇
  2009年   661篇
  2008年   570篇
  2007年   651篇
  2006年   548篇
  2005年   522篇
  2004年   436篇
  2003年   363篇
  2002年   528篇
  2001年   443篇
  2000年   420篇
  1999年   449篇
  1998年   281篇
  1997年   294篇
  1996年   246篇
  1995年   260篇
  1994年   213篇
  1993年   211篇
  1992年   149篇
  1991年   119篇
  1990年   91篇
  1989年   71篇
  1988年   66篇
  1987年   55篇
  1986年   32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5篇
  1972年   2篇
  1971年   3篇
  1958年   15篇
  194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9 毫秒
691.
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对海河流域蒸散发时空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蒸散发(ET)是水文能量循环和气候系统的关键环节,研究ET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响应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的驱动机制对于理清流域水资源和气候变化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MOD16/ET数据集定量分析了海河流域2000-2014年ET的时空变化特征,并结合时序气温降水数据和土地利用数据,采用相关分析方法定量探索了ET与气候因子的驱动力关系。结果表明:① 海河流域2000-2014年ET表现为较为显著的空间分布格局,呈现出北部和南部高、西北部和中东部低的分布特性。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多年ET呈林地>草地>耕地>其他类型的特征;② 2000-2014年海河流域年均ET波动范围为371.96~441.29 mm/a,多年ET的均值为398.69 mm/a,平均相对变化率为-0.41%,整体呈下降趋势;③ 多年月ET与气温和降水均呈单峰型周期性变化趋势,年内月ET呈单峰变化趋势;④ 春秋两季的ET与降水和气温的相关性明显高于其他季节,ET与气温和降水的平均相关系数是-0.17和0.37,表明降水对于ET的响应程度强于气温;⑤ 驱动分区结果表明海河流域ET受气候因子驱动的主要类型是降水驱动型和降水、气温共同驱动型;⑥ 海河流域耕地ET变化气候因子驱动模式主要是降水、气温共同驱动型;林地、草地的驱动模式主要气温驱动型和降水驱动型,其他土地利用类型的驱动模式主要是受其他因素驱动。该研究将对海河流域水资源开发管理和区域气候调节起到科学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92.
采用有限元方法,针对青藏高原东南缘建立更细致、更精确的三维有限元弹性模型。选取9种不同的应力边界条件,分别进行优化分析后处理,将对应台站形变模拟值与GPS实测值进行误差分析,最终选取最佳方案作为古构造应力场。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东南缘4 Ma BP的古应力场主要起源于中国大陆周围板块的相互作用,特别是印度板块NNE向强烈碰撞作用,成为中国大陆尤其是西南部青藏高原地区构造应力场最主要的动力来源,控制各个块体相互作用的方式和运动格局。青藏高原东南缘古应力场主要包括几个力源:西北部青藏高原侧向挤压造成的WE向应力约105 MPa;西南部直接来自于印度板块的NE-WS向应力约70 MPa;南部NS向作用力33 MPa;东南部扬子块体侧向NW-SE阻挡力56 MPa;北东部受扬子块体强烈EW向阻挡力90 MPa。这些力源共同作用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形成现今复杂应力场。
  相似文献   
693.
The focus of this paper is the design and station keeping of repeat-groundtrack orbits for Sun-synchronous satellites. A method to compute the semimajor axis of the orbit is presented together with a station-keeping strategy to compensate for the perturbation due to the atmospheric drag.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nodal period converges gradually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order used in the zonal perturbations up to \(J_{15}\). A differential correction algorithm is performed to obtain the nominal semimajor axis of the reference orbit from the inputs of the desired nodal period, eccentricity, inclination and argument of perigee. To keep the satellite in the proximity of the repeat-groundtrack condition, a practical orbit maintenance strategy is proposed in the presence of errors in the orbital measurements and control, as well as in the estimation of the semimajor axis decay rat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maintenance strategy is assessed via the Monte Carlo simulation and the validation in a high fidelity model. Numerical simulations substantiate the validity of proposed mean-elements-based orbit maintenance strategy for repeat-groundtrack orbits.  相似文献   
694.
基于RS和GIS的松花江流域植被覆盖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1989,1995年的Landsat TM数据和2002年Landsat ETM+三期遥感数据进行处理,反演和计算松花江流域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在此基础上,获取研究区域植被覆盖度。在ArcGIS9.2软件空间分析模块的支持下,对研究区域三期植被覆盖影像进行叠加分析,以流域尺度和栅格尺度分析植被覆盖变化的时间和空间特性,获取研究区域植被覆盖度空间格局分布特征,为该区域植被覆盖度的自动化监测提供很好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95.
On May 12, 2008, a magnitude 8.0 earthquake hit Wenchuan County, Sichuan Province resulted in great loss of life and properties. Besides, abundant landslides and slope failures were triggered in the most seriously hit areas and caused disastrous damages to infrastructures and public facilities. Moreover, abundant unstable slopes caused by the quake have the potential to cause damages for a considerable long period of time. The variety of these slopes and the corresponding treatments are connected with the topographical and geological conditions of the sites. It is decided to document and identify some of these major slope instabilities caused by the earthquake and their treatments. The paper shows the condition of a road in Dujiangyan through in situ explorations. The case history showed significant implications to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quake-hit regions and future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works.  相似文献   
696.
检测了高体革鯻(Scortum bacoo)幼鱼肌肉营养组成,结果表明:高体革鯻粗蛋白质量分数为17.77%,粗脂肪质量分数为3.42%,水解氨基酸总质量分数为15.71%,其中必需氨基酸质量分数为7.50%,占氨基酸总量的47.74%,鲜味氨基酸总质量分数为5.46%,占氨基酸总量的34.75%,必需氨基酸指数为88.60。说明高体革鯻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养殖价值。  相似文献   
697.
以2005-2006年江苏省帆式张网渔获资料为基础,分析研究了黄海南部黄鲫资源的时空分布、群体组成结构以及产卵群体生物学特征.结果表明,黄海南部黄鲫主要利用渔期为春季3-5月、冬季1月或12月.春季高产渔区主要分布在大沙渔场的西南部和吕泗渔场的东部,冬季和秋季高产渔区相对靠近或较春季高产渔区偏东.黄鲫高产渔区的分布无明显季节变化特征.黄鲫渔获群体主要由体长70-110mm、体重0-15g的个体组成,产卵群体的平均体重范围为8.7-12.0g.与1981-2000年的研究结果相比,黄鲫个体小型化越趋显著,当前利用个体偏小.  相似文献   
698.
699.
近年来长江河口北支水沙特性与河槽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崇头、青龙港、三条港和连兴港1950~2001年潮汐潮流观测资料和2005年6~7月的大、中、小潮及2007年5月5~10日沿北支河槽进行的两个连续潮周期水、沙、盐的现场观测数据并结合参考2005年的实测地形图.通过对长时间序列(1950~2001年)的分流比、年均流量、潮位、潮历时等数据的整理分析并与近期(1998~2005年)的水文特征值比较,发现随着北支分流量逐渐减少,河槽内强烈的潮波已成为影响北支河槽不稳定的主要因素;青龙港近年来(1998~2005年)平均高、低潮位出现增高,比多年(1950~2001年)平均高、低潮位分别高出15和17cm,是北支河床近年来持续性淤浅的体现;大潮期间北支河槽涨潮含沙量无论量值还是扩散强度均大于落潮,明显表现出河口涨潮槽具有的泥沙运动规律.自2001年以来除少数年份的小潮汛外,均表现出明显的涨潮优势,其中2002年3月大潮的潮量优势流仅为9.42%,显示出涨潮优势十分明显,说明北支河槽近几年来正朝着衰退的过程发展;2005年北支河槽-2、-4和-6 m等深线均呈喇叭状,闭合端指向上游,符合涨潮槽的几何形态;再从河槽类型系数(λ)看,大潮期间λ值均大于1,最大值为31.1,涨潮槽特征显著;而洪季中、小潮各测站λ值均小于1,最小值为0.000 3,A、B两测站在大潮时λ值均大于1,而小潮时又都小于1,显示北支河槽虽主要表现为涨潮槽的特征,但洪季受径流和潮汛影响,其涨潮槽特性不稳定.总体而言,目前北支河槽为一条不稳定的废弃型涨潮槽.  相似文献   
700.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主力气源岩太原组、山西组煤系地层热成熟史的研究对本区天然气充注过程和有利目标区预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对研究区烃源岩评价和一维、二维地质建模研究的基础上。利用BasinMod盆地模拟软件对单井以及研究区内二维剖面、平面进行了煤系烃源岩热演化史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该区在中三叠世进入生烃门限,中侏罗世以后,烃源岩持续埋深,早白垩世末期至最大埋深(4000m左右),绝大多数的天然气都在这一阶段生成,早白垩世末构造抬升以后只有少量天然气生成;(2)研究区上古生界太原组和山西组煤系源岩最大累积生烃强度可达到2200×10^8m^3/km^2,对现今天然气的分布具有较强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