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4篇 |
免费 | 37篇 |
国内免费 | 60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2篇 |
大气科学 | 31篇 |
地球物理 | 17篇 |
地质学 | 86篇 |
海洋学 | 19篇 |
天文学 | 1篇 |
综合类 | 10篇 |
自然地理 | 2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篇 |
2023年 | 18篇 |
2022年 | 27篇 |
2021年 | 26篇 |
2020年 | 20篇 |
2019年 | 20篇 |
2018年 | 10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8篇 |
2015年 | 6篇 |
2014年 | 7篇 |
2013年 | 8篇 |
2012年 | 5篇 |
2011年 | 8篇 |
2010年 | 6篇 |
2009年 | 4篇 |
2008年 | 2篇 |
2006年 | 2篇 |
2003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86年 | 2篇 |
1982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73.
目前对于褐煤中稀土元素(REY)赋存状态的研究还存在较多疑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褐煤中REY究竟主要赋存于有机质中还是矿物质中?二是褐煤含有较多容易受到酸溶干扰的含氧官能团,在逐级化学提取实验过程中,高比例HCl提取相中的REY究竟来自于碳酸盐、磷酸盐、单硫化物等矿物还是来自于有机质?着眼于此,本文在逐级化学提取这一常规元素赋存状态研究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密度分离实验、红外光谱(FTIR)等手段,对普阳煤矿新近系褐煤中REY的赋存状态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普阳煤矿M2和M3煤层为极低—中灰、中高—高挥发分、中硫分褐煤,其组成矿物主要为石英、方解石、高岭石、黄铁矿。M2和M3煤层中常量元素以Al和Si为主,其REY配分模式主要为L型和N型,其中M2煤层中REY轻度富集。逐级化学提取实验结果显示M2和M3煤层中的REY主要被HCl浸取,其次被HNO3浸取,同时还有部分REY保留在残渣中,HF对煤中REY的提取率很低(一般<10%)。密度分离实验结果表明REY主要赋存于低密度组分中。红外光谱分析结果显示煤样品经HCl处理后,酚羟基、羟基等含氧官能团增多,可能是经HCl浸取后样品中与酚羟基、羟基点位结合的REY被浸出迁移所致。综合来看,普阳煤矿M2和M3煤层中的REY主要赋存于有机质中,少量赋存于硅酸盐矿物中,碳酸盐、磷酸盐、单硫化物和双硫化物也可能是部分REY的赋存载体。逐级化学提取实验过程中HCl所提取的异常高比例的REY可能主要来自于有机质。 相似文献
74.
华北地区碳酸盐岩热储层酸化压裂模拟方法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碳酸盐岩地层是我国华北地区最重要的热储岩层之一,不同次级构造单元的碳酸盐岩地热井产量和回灌量存在较大差异,严重制约了碳酸盐岩热储的规模化开发。酸化压裂是碳酸盐岩热储增产稳产的有效手段,其涉及溶质运移、酸岩反应、渗流传热、反应放热等一系列复杂过程。本文提出了一种模拟工程尺度碳酸盐岩热储酸化压裂过程的数值方法,可考虑碳酸盐岩热储酸化压裂过程中热、水、力、化四场之间的耦合作用。通过与前人试验和模拟结果的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并建立了碳酸盐岩热储非均质裂隙模型,对其酸化压裂效果进行了模拟。 相似文献
75.
地下水数值模拟需要大量的监测数据作为支撑,数据的录入耗时耗力,存在出错的可能,且不能第一时间进行实时快速预报。采用VB语言编程技术,以识别和验证后的下辽河平原地下水流数值模型和地下水溶质运移数值模型为基础,重新编译后的MF2K和MT3DMS为内核计算程序,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为数据库,开发了模型与地下水实时监测系统的接口,集成建立了下辽河平原地下水水质实时预报模型,并开发了操作界面下的操作系统,实现了下辽河平原地下水水质的实时预报功能。该系统将地下水实时监控技术与地下水数值模拟技术结合,操作简便、时效性强、出错概率小,能够实时获取地下水水位、水质监测数据,对地下水流场和地下水溶质浓度场的演化进行快速预报。同时,本系统预留了更新接口,可根据逐步积累的地下水监测数据和系统计算数据进行进一步验证,不断提高系统预报的精度。 相似文献
76.
北卡那封盆地中上三叠统Mungaroo组发育巨型浅水辫状河三角洲——Mungaroo三角洲。利用钻井、岩心资料,并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将Mungaroo三角洲划分为近端三角洲平原、远端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4个沉积亚相,其中近端三角洲平原与远端三角洲平原亚相分布广泛,三角洲前缘与前三角洲亚相欠发育。陆源有机质分析表明:(1)研究区目的层段沉积时期,在环特提斯洋巨型季风洪水的影响下,泥炭沼泽普遍遭受冲刷改造,有机质类型主要为分散有机质,仅远端三角洲平原发育薄煤层;(2)不同相带受季风洪水的影响差异较大,近端三角洲平原受洪水改造强烈,砂砾岩发育,夹薄层泥岩,泥岩中有机质显微组分主要为惰质组,镜质组大部分遭受氧化;(3)远端三角洲平原的沼泽沉积尽管受到洪水频繁冲刷,但仍发育多套薄煤层,泥岩中陆源有机质最为丰富,显微组分以镜质组为主;(4)三角洲前缘和前三角洲相带窄,沉积物中陆源有机质含量较低。远端三角洲平原烃源岩有机质生烃潜力最大,除发育广泛的薄煤层外,暗色泥岩中平均TOC含量可达4.11%。上述沉积相带与陆源有机质分布规律体现了强季风洪水影响下大型辫状河三角洲的沉积特点。 相似文献
77.
基于区域分解法的地下水有限元与边界元耦合模型—淄博市王旺庄水源地地下水数值模拟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区域分解法(DDM)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一种求解偏微分方程的新方法,方法本身独到的耦合思想和高效的并行计算机理,对于求解复杂的、大型的地下水问题具有相当的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以淄博市王旺庄水源地地下水流模型为例,应用重叠型区域分解法(DDM)构造了边界单元法(BEM)与有限单元法(FEM)耦合模型,在两种数值方法各自优点的基础上,更形象地再现了实际水文地质原型,有效地消除了人为边界造成的流场失真。 相似文献
78.
79.
选取青藏高原东部地区1967~2010年61个测站的积雪数据,分析比较了整年和不同季节高原积雪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与降雪和气温的关系,结果表明:除了秋季以外,高原东部积雪表现出“少雪-多雪-少雪“的显著年代际变化特征,80年代末发生的由少到多突变仅在冬季积雪中表现显著,20世纪末发生的由多到少突变在冬春两季积雪中均表现显著;降雪和气温的变化是影响高原东部积雪的重要因素,降雪变化的影响更加显著,尤其是秋季降雪;在冬春季降雪偏多时段,降雪的变化主导着积雪的变化;在冬春季降雪偏少时段,气温变化的影响增大,某些时段会超过降雪,甚至达到主导积雪变化的程度。 相似文献
80.
金顶铅锌矿床是一个以沉积岩(灰岩与砂岩)为寄主岩石的超大型铅锌矿床。本文在对矿区构造和矿床基本特点研究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两种不同类型矿体(砂岩型和灰岩型)的构造类型、矿石显微构造及矿石组构的特点。本文研究表明,极其发育的断裂构造系统是兰坪盆地地质构造发育的基本特点,在盆地边缘、盆地内部普遍发育了具有薄皮式逆冲断层和推覆构造组合特点的成矿前断裂,它们造成矿区内大规模地层倒转与堆叠现象;盆地中发育了由构造角砾岩与透镜体带构成、宽度达近3km的NE-NNE向成矿期中轴断裂,它控制着矿体或矿床的发育与分布;近SN方向的成矿后地堑构造对于矿床具有破坏作用,并使之剥露于地表。金顶铅锌矿床主要有两种重要的矿床类型,即板状或层状砂岩型矿床和角砾状灰岩型矿床,它们分别位于白垩系钙质长石石英砂岩与三叠系沥青质灰岩构成的两个逆冲席体内。以凤凰山矿区为典型,金顶铅锌矿床具有3层结构:上部的三叠系白云质灰岩岩盖,中部的砂岩型矿体和下部的灰岩型矿体,三者之间被两条作为圈闭存在的重要逆冲断层带间隔。砂岩型矿体与灰岩型矿体之间由几个角砾岩筒连接,作为成矿时期的矿液运移通道存在。破裂与微破裂构造、块状构造、对生脉状构造及假晶构造等是最常见的显微构造型式,它们的存在揭示出破裂与碎裂、充填和交代作用过程在铅锌矿化过程中均起着重要的作用。金顶铅锌矿床的形成与就位,直接受构造作用控制。成矿前的逆冲推覆作用为高压成矿流体的形成以及成矿圈闭的发育创造了条件,成矿期中轴断裂的活动性促使成矿流体向上运移,而灰岩与砂岩的物理性质(包括孔隙度/渗透率以及力学属性)则制约了两种不同类型矿体的出现。致密的灰岩渗透率较低,含矿流体加热了灰岩并使之软化,同时高流体压力使得围岩易碎,形成由早期到晚期的细角砾岩、粗角砾岩和破裂,成矿物质同时沉淀结晶,胶结围岩角砾形成角砾型灰岩矿体。高压流体通过流体通道进入低孔隙度的砂岩后,便迅速弥散于其中,沿着颗粒边界或裂隙充填,并交代岩石中的钾长石碎屑及方解石胶结物,形成块状的砂岩型矿体。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