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142篇
测绘学   43篇
大气科学   18篇
地球物理   35篇
地质学   246篇
海洋学   43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21篇
自然地理   18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云南文山天气雷达站采用的新一代天气雷达是由四创电子公司生产的C INRAD-CC,随雷达配备的应用软件是由北京敏视达公司提供的,由美国W SR-88D雷达Bu ild 7(第七版本)软件移植而来的软件RPG与PUP,通过研究W SR-88D降水处理系统的质量控制步骤,对降水算法的可调参数进行重新设置与验证,发现降水等部分原厂设置并不适用于低纬高原的雷达站所在地区,通过调整后的设置经过文山天气雷达站几次大雨与暴雨的比较后得出:对一些参数进行重新设置后其输出的降水产品比较接近降水的真实情况。  相似文献   
12.
北太平洋副热带模态水形成区潜沉率的年际变化及其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Huang和Qiu 1995年的潜沉率计算公式,采用同化的海洋模式资料和海洋-大气界面的通量观测资料,计算了北太平洋副热带海域3个模态水形成区逐年的潜沉率,研究了潜沉率产生年际变化的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西部、中部和东部3个模态水形成区潜沉率的年际变化主要周期分别为6,2~5和2 a;北太平洋副热带模态水的3个形成区的潜沉率都发现年代际的变化特征:在1985年以前,西部模态水形成区的潜沉率年际变化最为显著,但1985后年际变化振幅明显减小;在中部模态水形成区,1975~1992年间潜沉率随时间的变化的振幅较大,潜沉率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值也达到33.99 m/a,而在1970~1975年间和1993~1998年间潜沉率都小于20 m/a;西部副热带模态水形成区的潜沉率的年际变化与这里海面的净热通量的年际变化有很好的相关性,中部副热带模态水形成区潜沉率的年际变化则取决于局地Ekman流的年际变化,而在东部模态水形成区局地风应力旋度的变化直接影响潜沉率的大小.  相似文献   
13.
象山港沉积物类型变化及沉积环境现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2年6~7月对象山港进行生态调查所获得的资料,评价了象山港水域的沉积物类型变化和沉积环境质量状况,结果表明: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象山港沉积物类型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由80年代的粉砂质粘土、粘土质粉砂、粘土-粉砂-砂及砾砂4种沉积物类型变为2002年的粉砂质粘土、砂、砂-粉砂、粘土-砂、砂-粉砂-粘土、中细砂、中砂7种沉积物类型。象山港沉积物的质量良好,底质中总氮的含量较高,普遍出现超标现象;部分测站的多氯联苯(PCB)略有超标,各测站总磷硫化物、有机质、石油类等指标均符合一类标准。  相似文献   
14.
在随机海洋资料的分析中,需要从大量的实际数据中提取出有用的信息来建立或检验各种海洋理论模型,因此我们要正确运用适当的手段来分析处理各种实际数据。文中简要介绍了数据挖掘中一项新的技术支持向量机,着重介绍了最优化问题的求解算法,以及如何应用于海洋资料的分析处理。  相似文献   
15.
新疆一次秋季暴雪天气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海波  徐海容 《高原气象》2007,26(3):624-629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和诊断分析的方法,对2003年9月28日发生在新疆乌鲁木齐等地一次暴雪天气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伊朗副热带高压的东西摆动、南北振荡引起的中亚地区大气环流的剧烈变化是暴雪天气产生的大尺度背景;高空西南急流诱发的强上升运动和对流层低层天气尺度系统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是暴雪天气形成的动力因子;干冷空气的侵入有利于干层的形成和维持,干层的存在使水汽和不稳定能量得以累积,增加了降水过程的对流不稳定性,有利于强降水天气的发生、发展和加强。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有关项目研究成果的分析,总结了新疆流域水资源分配模拟系统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其中对模拟模型的建立、模拟系统的结构与各子模块的功能及寻求合理分水方案的方法进行了详细分析与说明。  相似文献   
17.
根据GPS数据处理中的Kalman滤波状态转移矩阵和设计矩阵大量存在零元素的特点,将其构造成特定稀疏矩阵。再利用稀疏矩阵乘法,同时结合矩阵对称性、矩阵求逆降维等方法,可大大减少Kalman滤波的乘法次数。在非差C/A伪距情况下,该算法乘法总次数不到传统算法的1/3;在双差伪距P1,P2 双差载波情况下,该算法乘法总次数甚至不到1/6;其耗时也只有传统算法的1/3左右,因而大大提高了Kalman滤波的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18.
高硒环境样品中硒的形态分析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恩施富硒碳质岩和土壤样品中硒矿物学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硒连续化学提取的改进方案。化学操作上定义为7个连续步骤:水溶态(MQ水提取)、可交换态(0.1 mol/L的K2HPO4 KH2PO4,pH=7.0)、有机结合态(0.1 mol/L NaOH)、元素态(1 mol/L Na2SO3溶液)、酸溶性提取态(15%CH3CO2H溶液)、硫化物/硒化物态(1 mol/L CrCl2 HCl溶液)和残渣态硒(HNO3 HF H2O2混合消化液)。使用HG-AFS法检测了各结合态中的硒形态和总硒,上述流程提取硒加和与总硒间显著一致,平均回收率为99.2%,符合平行样品间变异系数低于10%的精度要求。该方法简单易行,能够准确地揭示富硒地质样品中硒的形态信息。  相似文献   
19.
导航卫星原子钟频率漂移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原子钟频漂定义,总结了频率漂移率测试评定方法,比较分析了不同噪声情况下的频率漂移率估计方法,并用实验室真空状态铷钟的频率偏差数据和GPS卫星钟的精密星历数据进行了计算分析,表明铷钟都有明显频漂,GPSIIR铷钟的日漂移率在10^-15。量级,而铯钟频漂不是很明显。研究了频漂对原子钟时域稳定性影响规律,还利用模拟数据进行了计算分析。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The Bolokenu-Aqikekuduk fault zone(B-A Fault)is a 1 000km long right-lateral strike-slip active fault in the Tianshan Mountains. Its late Quaternary activity characteristics are helpful to understand the role of active strike-slip faults in regional compressional strain distribution and orogenic processes in the continental compression environment, as well as seismic hazard assessment. In this paper, research on the paleoearthquakes is carried out by remote sensing image interpretation, field investigation, trench excavation and Quaternary dating in the Jinghe section of B-A Fault. In this paper, two trenches were excavated on in the pluvial fans of Fan2b in the bulge and Fan3a in the fault scarp. The markers such as different strata, cracks and colluvial wedges in the trenches are identified and the age of sedimentation is determined by means of OSL dating for different strata. Four most recent paleoearthquakes on the B-A Fault are revealed in trench TC1 and three most recent paleoearthquakes are revealed in trench TC2. Only the latest event was constrained by the OSL age among the three events revealed in the trench TC2. Therefore, when establishing the recurrence of the paleoearthquakes, we mainly rely on the paleoearthquake events in trench TC1, which are labeled E1-E4 from oldest to youngest, and their dates are constrained to the following time ranges: E1(19.4±2.5)~(19.0±2.5)ka BP, E2(18.6±1.4)~(17.3±1.4)ka BP, E3(12.2±1.2)~(6.6±0.8)ka BP, and E4 6.9~6.2ka BP, respectively. The earthquake recurrence intervals are(1.2±0.5)ka, (8.7±3.0)ka and(2.8±3)ka, respectively. According to the sedimentation rate of the stratum, it can be judged that there is a sedimentary discontinuity between the paleoearthquakes E2 and E3, and the paleoearthquake events between E2 and E3 may not be recorded by the stratum. Ignoring the sedimentary discontinuous strata and the earthquakes occurring during the sedimentary discontinuity, the earthquake recurrence interval of the Jinghe section of B-A Fault is ~1~3ka. This is consistent with the earthquake recurrence interval(~2ka)calculated from the slip rate and the minimum displacement. The elapsed time of the latest paleoearthquake recorded in the trench is ~6.9~6.2ka BP. The magnitude of the latest event defined by the single event displacement on the fault is ~MW7.4, and a longer earthquake elapsed time indicates the higher seismic risk of the B-A Faul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