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9篇
  免费   369篇
  国内免费   505篇
测绘学   184篇
大气科学   328篇
地球物理   411篇
地质学   1137篇
海洋学   258篇
天文学   48篇
综合类   126篇
自然地理   211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78篇
  2021年   107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118篇
  2015年   103篇
  2014年   112篇
  2013年   136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106篇
  2009年   118篇
  2008年   121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163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81.
在分析电离层折射误差模型以及双频改正模型的基础上,在原有的双频数据处理方法之下,利用GPS现代化中新增的L5频率与原有的L1、L2频率进行新的双频组合,再利用双频组合解算来得出电离层折射误差,以取得双频最优改正值,进而即可对GPS的电离层折射误差进行有效的改正。同时,简单介绍利用三频观测值改正电离层折射误差二阶项的方法。这些方法的使用均可提高GPS电离层折射误差的改正精度,从而提高GPS的定位精度,扩大其应用的深度与广度。  相似文献   
782.
浅水湖泊水体中不同颗粒悬浮物静沉降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浅水湖泊水体中颗粒悬浮物的静沉降规律,以太湖为例,采用重复深度吸管法计算了2005年4月、5月间在太湖进行的4次静沉降模拟实验中的沉降速度。结果表明:①在悬浮物沉降过程内,3种颗粒物的沉速关系为颗粒无机物(PIM)>悬浮物(SS)>颗粒有机物(POM)。在相同的沉降时间内,PIM的沉速为SS沉速的1.6~2.0倍,POM的沉速为SS沉速的0.3~0.7倍,PIM的沉速为POM沉速的2.5~5.5倍;②水体中悬浮物浓度与沉降时间均呈现出明显的指数衰减规律,悬浮物中无机物含量较高时这种规律更为明显;③悬浮物浓度较低时,太湖悬浮物的沉降速率与水体中的悬浮物浓度无明显的相关关系;而悬浮物浓度较高时,沉降速率随悬浮物浓度升高而增大。  相似文献   
783.
水稻播种面积是农业管理部门关心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介绍了证据理论在遥感图像分类上的应用,并以汉川市为示范区,采用2002年TM遥感影像,在GIS技术支持下,通过建模运算,剔除不可能是水稻的像元。然后将证据理论用于影像分类,将影像初次分类结果,与参考图对照,将不满足要求的区域提取出来,再次进行第二次分类。将第二次分类结果与参考图对照,显示分类效果满足要求;若不满足要求,可继续进行再次分类,直到分类效果满意为止。将两次分类结果中的水稻信息进行叠加,提取出水稻遥感信息,经检验精度达到91.39%。  相似文献   
784.
对《区域大地水准面精化外业作业指导书》编制情况做了介绍,阐述了外业作业的流程、方法、内容、技术要求等,有利于规范区域大地水准面精化外业生产,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785.
The Huangtuliang gold deposit is characterized by its wide and large ore belt, stable extension and closely spaced orebodies. Unfortunately, no orebody was found by deep drilling. As a result, ore prospecting in this region was once put into dilemma. Detailed analysis of ore-forming and ore-controlling structures in the mining district by the authors has revealed that the ore-forming and ore-controlling structure in this mining district is a steeply dipping (85°-110°/∠70°-85° N-NNE), spade-shaped ductile shear zone, and the ore-controlling structures are a series of nearly erected second-ordered faults which are developed in the upper part of the ductile shear zone, inter-secting with the ductile shear zone. Deep cutting of the ductile shear zone made it possible the ascending of ore fluids from the mantle plume at depth and these ore fluids would migrate upwards along the ductile shear zone under certain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conditions. Along their ascending path, the ore fluids would extract ore-forming elements from the country rocks and the extracted ore-forming elements would be deposited as ores in the hang- ing-wall second-ordered faults. The reason why no orebody was found in early prospecting at depth is that north- ward-dipping drilling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the shear zone extended so deeply as to be beneath the shear zone. Only shallow-level orebodies could be found by southward-dipping drilling practice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the shear zone. The location where deep-seated orebodies occurred shifted northwards and the orebodies occurred at greater depth. Therefore, it is natural that no orebody could be found when drill core passed through the shear zone. After the ore-forming and ore-controlling structures were well understood, the focus of ore prospecting was placed on the deep-level, northward-penetrating veins. In this way a number of new blind orebodies of great thickness have been found. On the basis of research development in the mining district, a prospecting plan has been made  相似文献   
786.
根据差分GPS技术的优点和铁路航测成图的特点,分析差分GPS技术在铁路航测成图中应用的可能性。在实际铁路测量项目中,使用POS技术,对架设基准站的个数、位置、分布状况以及使用精密单点定位技术等不同情况进行了辅助航测成图作业,对结果的精度进行分析,得出在铁路航测中使用差分GPS技术的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787.
结合澜沧江-湄公河港口航道地理信息系统开发建设实践,提出了基于WebGIS的港口航道地理信息系统的方案和实现方法,采用MapXstreme平台,利用ASP技术和脚本语言JavaScript,以及HTML技术、响应用户端的动态请求,实现对港口航道信息的查询、统计、三维显示及输出等。  相似文献   
788.
近海陆架区内潮观测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内潮是近海陆架区内最常见的海洋内波,一般是由正压潮经过特殊地形或海况激发产生,内潮由此具有天文潮周期且出现频率相对稳定。频繁出现的内潮对人类海上活动的影响有弊也有利,它可引发强烈的海水混合或产生上升流,使深层营养盐提升从而形成丰富的渔场;而大振幅内潮或由其演变出的强孤立内波会干扰海洋工程作业,对建成的石油钻井平台和海底油气管道构成严重的威胁;内潮导致的水体扰动还会对海上舰船的行驶产生不利影响。所以对近海陆架区内潮的观测研究一直为人们所重视。对内潮的一些相关特点做了简要介绍,主要论述了国际上近海陆架区内潮观测研究的进展情况,以及近几年来观测方法的最新发展趋势;并着重分析了南海北部海区内潮研究现状,讨论了目前南海内潮观测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而提出今后开展进一步观测研究的思路。  相似文献   
789.
塔里木胡杨自然保护区湿地景观季相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湿地景观变化是区域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指示器,其扩张和萎缩对区域生态环境将产生重要影响。为了准确评估新疆塔里木胡杨国家自然保护区湿地景观在枯水季与丰水季的变化规律,研究采用遥感手段,通过分析同一年份枯水期与丰水期二期遥感数据,对保护区湿地景观格局进行分析。研究得出:(1)保护区湿地面积约为13×104hm2,沼泽湿地是研究区湿地的主要类型,约占湿地总面积的74%,河流湿地与人工湿地占比约为13%。(2)丰水期与枯水期相比,湿地各类型面积(除人工湿地外)均呈现增加趋势。河流湿地变动最为剧烈,其中永久性河流变动幅度最大,达84. 37%;沼泽湿地面积变化幅度较小,人工湿地面积基本没有变化。造成湿地面积年内变动主要是由于塔里木河中游来水量季节分配不均,洪、枯悬殊以及农业用水时段的差异造成的。(3)丰水期与枯水期相比,共有7 791. 25 hm2发生了类型转化,其中其它类型转化为湿地占50. 55%,草本沼泽面积发生转化占26. 24%。季节性或间歇性河流变动最为激烈,有94. 2%的面积发生转化。研究得到了保护区湿地景观格局在同一年内不同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揭示了湿地景观季相变化动因,为保护区湿地保护政策的提出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90.
再分析资料评估对观测资料稀少的青藏高原具有重要意义,是开展青藏高原相关研究的基础。本文分析了2012—2016年观测与ERA-Interim再分析地表温度资料在青藏高原的时空分布差异,同时讨论了产生差异的可能原因。结果表明,两种资料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极值出现月份相同,相关性的空间分布表现为北高南低。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对地表温度存在低估,年平均值比观测资料低8.86℃,其中春季绝对误差最大。年平均绝对误差呈北低南高的空间分布形态,且绝对误差极值中心的强度及范围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ERA-Interim与观测地表温度之间的偏差随气象站海拔高度的变化是非单调的,分析认为气象站与所在格点的海拔差是导致偏差出现南北差异的原因之一,而春季青藏高原南部的偏差异常可能与积雪有关。ERA-Interim再分析地表温度资料在青藏高原北部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南部受地形影响适用性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