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49篇
  免费   4685篇
  国内免费   2610篇
测绘学   2158篇
大气科学   1715篇
地球物理   1777篇
地质学   6548篇
海洋学   2551篇
天文学   150篇
综合类   880篇
自然地理   1465篇
  2025年   24篇
  2024年   433篇
  2023年   447篇
  2022年   694篇
  2021年   855篇
  2020年   734篇
  2019年   735篇
  2018年   619篇
  2017年   615篇
  2016年   650篇
  2015年   770篇
  2014年   693篇
  2013年   885篇
  2012年   966篇
  2011年   913篇
  2010年   920篇
  2009年   814篇
  2008年   908篇
  2007年   789篇
  2006年   872篇
  2005年   627篇
  2004年   486篇
  2003年   322篇
  2002年   385篇
  2001年   355篇
  2000年   246篇
  1999年   121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22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7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5篇
  1976年   5篇
  1957年   4篇
  195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This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permeation effect and microfabric of the slip zone soils with Huangtupo landslide in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s the study case. Based on the permeability test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images analysis, the fractal theory and probability entropy are used to quantif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modeling specimens. First,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initial moisture content (IMC) and microstructure of the soil (percentage of particle area (PPA), pore roundness (Rp)) before and after permeability test are summarized. Then, the fractal dimension of the soil (pore distribution (Dpd), pore size (Dps)) are analyzed under the permeation effect. Based on the probability entropy, the entropy of pore (Ep) is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porosity orientation, and the rose diagrams are used to show the particle orientation under the permeation effect. Finall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icrostructure of the soil and its mechanical property is discussed. Results show that under the permeation effect, the microstructure of the soil has undergone tremendous changes. A flat long pore channel is formed. The order of the pore arrangement is enhanced, and soil particles switch the long axis to parallel infiltration direction to reach a new steady state. It can be inferred that the strength of soil would be weakened if the fractal dimension of soil pore decreases under any external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92.
动载作用下混凝土随应力变化的系列CT图像完整地记录了混凝土内部破损过程,在CT图像中能直接观察到细观裂纹时混凝土往往已发生宏观破坏,挖掘混凝土材料损伤的细观信息是混凝土细观力学分析的核心。本文基于混凝土单轴动态压缩CT试验,获得不同应力阶段的横断面CT图像,分别应用图像分割技术和灰度共生矩阵法提取孔隙率和4个特征值,研究孔隙率和4个特征值随应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孔隙率随应力的增加显示出单调增加的总趋势,个别部位在应力水平较小时孔隙率随应力增加变化不大,反映出混凝土的压密效应。受压密效应影响,对比度在低应力水平时随应力增加有升有降,能量对应力变化不够敏感,相关性和同质性随应力的增加单调增加,对应力变化较为敏感,能反映混凝土整体损伤过程。对混凝土CT图像进行分区后再研究孔隙率、同质性和相关性随应力的变化,可以更好地反映动载作用下混凝土的细观损伤过程。  相似文献   
93.
沙尘暴本质为风携沙的气固两相流,对建构(筑)物产生的作用力由风荷载和沙粒的冲击荷载组成。遗憾的是,目前的结构抗风设计仅考虑风荷载作用,忽略了沙粒对结构的冲击效应,且因为研究手段有限,目前的研究成果不足以全面地反映风沙对结构物冲击行为的机理。文中将沙粒的冲击行为研究现状分为3部分:冲击前沙粒的运动、冲击时的接触碰撞以及冲击后的冲蚀磨损,以此概述了风沙对结构物冲击行为的研究现状,并总结了目前研究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将数学模型推导、风沙风洞试验、现场实测、数值模拟4个方面系统结合,综合开展风沙流及沙粒对结构的冲击机理及冲击作用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94.
依据云南省者奄—嘎洒地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数据,研究了表层土壤中Cr、Ni地球化学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分析了农产品Cr、Ni含量特征.结果 表明,研究区表层土壤中Cr、Ni含量受控于地质背景,光山—和平丫口岩体(σ)发育的土壤中Cr、Ni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地层发育的土壤;不同类型土壤中Cr、Ni含量差异较大,且土地利用方式也会对土壤中Cr、Ni含量产生一定影响;研究区玉米、柑橘、茶叶、甘蔗、香蕉、核桃等农产品Cr、Ni含量均未超标,仅11件水稻Cr含量超过国家标准,占水稻样品总数的11.3%,区内农产品安全性总体较好;区内农用地(水田、旱地、园地、草地)面积为554.73 km2,其中无风险(含量低于筛选值)面积为408.61 km2,占比为73.66%,风险可控(含量在筛选值与管制值之间)面积为112.96 km2,占比为20.36%,风险较高(含量>管制值)面积为33.16km2,占比为5.98%,土壤环境质量总体较好.针对部分土壤存在Cr、Ni污染风险问题,从水土保持、施肥方式、水旱轮作等角度提出了污染防控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95.
基于北京平原区土壤地球化学调查数据,运用数理统计、因子分析、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土壤元素的横向和纵向分布特征,并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 表明:北京平原区土壤CaO、MgO、Na20、Hg、Cd、Sr、Ba、Sn等含量偏高,Sb、As、Th、W、Br、U、I、Mo、有机质等含量偏低.R型因子分析结果显示,F1因子为反映土壤原始背景特征的元素组合,F2、F4、F6因子为反映人类活动对土壤元素分布特征影响的元素组合,F3因子为反映成土母质基本信息的元素组合,F5因子为反映成土母岩基本特征的元素组合.利用一元非线性回归分析对部分元素的垂向分布特征进行数学建模,回归系数R2值为0.542~0.960,拟合效果总体较好;从区域尺度上初步判断出人类活动对重金属元素Cu、Hg、Pb、Zn影响深度约150~ 200 cm,对养分指标N、P、S、Se、有机质影响深度约50~ 100 cm.一般情况下,褐土中Se、Bi、Li、有机质、Mo、W等39项元素与指标的含量高于潮土,不同土壤质地中As、Cd、Cr、Ni、N、B等29项元素含量的大小关系为:砂质壤土<砂质黏壤土<黏壤土<壤质黏土,耕地土壤中Cd、N、P、有机质含量明显高于林地,中心城区土壤中有害重金属元素、养分指标的含量普遍高于郊区.  相似文献   
96.
大型水电站建设过程中形成大范围弃渣堆积体,堆载过量极易引发滑塌事故,因此,开展弃渣堆积体分布调查极为重要.本文以某水电站弃渣堆积体为研究对象,以高密度电阻率法为主要手段,并在电法异常区及关键位置采用瞬态瑞利面波法进行验证,同时在场地内布设钻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高密度电阻率法处理成果与瞬态瑞利面波法及钻孔资料吻合程度高,此次调查基本查明了弃渣堆积体的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97.
沉积旋回分析在地层学理论研究和石油勘探开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依据测井曲线的形态定性划分是常规的沉积旋回划分方法,在井点位置处这种旋回划分较为准确,但在无井之处的沉积旋回划分则主要依靠地质认识,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地震资料中蕴含了丰富的与沉积旋回有关的信息,利用其时频属性曲线可以进行沉积旋回划分.本文选用具有较好时频分辨能力的广义S变换方法计算时频属性曲线,并将该方法应用于正旋回、反旋回、正反旋回以及反正旋回四种沉积旋回模型,模型的旋回划分结果验证了时频谱峰值频率属性进行沉积旋回划分的有效性;但在实际地震资料应用中,时频谱的时间分辨率不高.基于时频谱的Teager-Kaiser能量谱,提高了时频分析结果的时间定位性和聚焦性,基于Teager-Kaiser能量谱属性的沉积旋回划分可以更好刻画地质结构的变化和薄互层结构.将该方法应用于新疆某油田侏罗系的沉积旋回划分,其划分结果与井资料的沉积旋回划分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8.
几种边坡可靠性数学模型的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边坡可靠性分析中蒙特卡洛模拟、矩估计和函数连分式模型的基本原理。对这三种模型的背景、适宜条件、精度及实现的难易程度进行了对比研究 ,并将它们应用于同一实例 ,其结果有一定的变化。  相似文献   
99.
西藏中部的生态环境综合评价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主成分综合评价方法是一种不需专家打分,而能将多指标所包含的信息综合为一个指标的综合评价方法,将该方法应用于西藏中部的生态环境综合评价,得出了西藏中部生态环境质量级的分布状态及其与地形地貌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0.
海南岛尖峰岭地区山地土壤发生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成敏  龚子同 《山地学报》2000,18(3):193-200
对地处热带的海南岛尖峰岭地区的山地土壤的发生和发育特性进行了研究。因母岩因素以及较弱的成土作用和较强的侵蚀作用 ,土壤质地普遍较粗 ,石砾含量高。由于山地气候的垂直分异 ,不同海拔高度土壤间的发生特性存在较大差异。高海拔地区土壤易风化矿物含量高 ,低海拔地区土壤中抗风化能力强的锆石含量高 ;高海拔区土壤中粘土矿物以三水铝石和埃洛石为主 ,含有一定量的铝蛭石 ,低海拔土壤以高岭石为主 ,有一定量的水云母。伴随海拔高度的增加 ,阳离子交换量 (CEC7)、盐基总量、盐基饱和度、pH下降 ,而代换性酸H 、Al3 却逐渐增多。高海拔区湿润的水分状况和酸性成土环境导致粘粒的硅铝率、硅铁铝率较低海拔土壤小。尖峰岭地区土壤类型以雏形土为主 ,山麓分布有淋溶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