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48篇
  免费   2799篇
  国内免费   4325篇
测绘学   2387篇
大气科学   1904篇
地球物理   1871篇
地质学   7151篇
海洋学   2942篇
天文学   183篇
综合类   1031篇
自然地理   1803篇
  2024年   102篇
  2023年   290篇
  2022年   723篇
  2021年   893篇
  2020年   757篇
  2019年   835篇
  2018年   712篇
  2017年   666篇
  2016年   710篇
  2015年   825篇
  2014年   801篇
  2013年   1041篇
  2012年   1119篇
  2011年   1088篇
  2010年   1099篇
  2009年   1022篇
  2008年   1101篇
  2007年   967篇
  2006年   1080篇
  2005年   796篇
  2004年   620篇
  2003年   385篇
  2002年   448篇
  2001年   433篇
  2000年   306篇
  1999年   138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3篇
  1964年   3篇
  1957年   5篇
  1954年   9篇
  192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51.
多波段海洋内波SAR图像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 SIR-C/X-SAR 南海海域多波段数据,分析了海洋内波 SAR 图像特征与雷达波段的关系.对上升型和下降型的海洋内波 SAR 图像,内波图像特征在 X 波段最为明显,C 波段次之,L 波段最弱.利用布拉格共振散射理论分析了内波图像特征在不同波段存在差异的原因.基于 M4S 海面微波成像仿真软件,模拟分析了不同波段的海洋内波 SAR 图像特征,模拟分析结果与数据分析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952.
953.
结合大管岛居民用电需求,论述了当采用波浪能、太阳能、风能多能互补的独立发电系统时的发电量设计,并根据电力需求与波浪能、太阳能、风能能源资源的季节性变化进行了多能互补的供电效果分析.  相似文献   
954.
鱼类体表黏液分泌功能与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鱼类皮肤的上皮组织中分布着大量的黏液细胞,分泌的黏液广泛覆盖在鱼体表面构成了鱼体与外界直接接触的第一道门户,在鱼类整个生命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55.
茂名地区海雾的微物理结构特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2007年3月16日至4月29日期间,在广东茂名海洋气象科学实验基地对海雾进行了连续观测,共取得51个雾滴谱样本,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茂名地区海雾的微物理结构特征。观测分析表明:茂名地区海雾的雾滴谱分布符合Junge分布,平均数密度为57.1个/cm3,平均含水量为0.018 3 g/m3,算术平均直径为4.7μm,算术峰值直径为2.9μm。文中还比较了雾和轻雾情况下雾滴谱分布的不同特征,分析了能见度与含水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56.
主要根据1992年8月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和香港理工大学合作进行的“南海环流试验”的调查资料,并引用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1982年7月、1985年8月在南海东北部的调查资料、黑潮合作调查(CSK)的资料,通过温、盐度分布特征的分析,并结合动力计算结果,指出夏季在南海东沙群岛北侧存在着一偏西向海流,它的流动路径与文献[5-7]中所说的南海黑潮分支的流动路径显著不同。对夏季南海海流的三维数值模拟也得到了相似的结果。  相似文献   
957.
黄、东海陆架区悬浮体输运的时空变化规律   总被引:54,自引:5,他引:54  
孙效功  方明  黄伟 《海洋与湖沼》2000,31(6):581-587
利用NOAA卫星1995年1月-1997年2月的海洋遥感资料系统的分析和研究了黄、东海陆架区悬浮体向深海输运的时间和空间变化规律,并对其动力机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黄、东海悬浮体在11-3月份向外海输运阶段,5-9月份则同近海为内储阶段,4月份为输变退的月份,10月份则是退变输的月份,其中3月份黄、东海悬浮体向东海深海输运得最远,9月份则向岸退得最远;黄、东海表面悬浮体向东海的输运范围一般皆位于100m等深线以内,并很难越过黑潮水系,而输向深海的悬浮体又大都在黄海暖流的作用下回输黄海,其大部输向韩国西南海域。  相似文献   
958.
对1998年4月15日采集于广东珠江口万山群岛桂山岛网箱养殖区的赤潮活体水样和福尔马林固定样品进行优势种的形态分类和生物学特征的研究.结果发现,三宅裸甲藻(Gymnodinium mikimotoi)是此次赤潮的最优势种,最高密度达到7.6×106cells/L.另两种优势种为斯氏多沟藻(Polykrikos schwartzii)和螺旋螺沟藻(Gyrodinium spirale),其最高密度分别达到1.1×105cells/L和104-105cells/ L.此次赤潮的原因生物都属于裸甲藻类,死后或用福尔马林固定后细胞要么立即裂解,要么变形缩小.有些种类如螺旋螺沟藻在固定样品中找不到其踪迹,因而无法精确计数.本文描述的3种赤潮藻在细胞、色素体、核、上锥沟和链状群体等形态构造及外观上与国外学者所描述的几乎完全一致,只是细胞比日本海域产的稍小.这可能与珠江口海域纬度较日本低有关.电镜照片显示三宅裸甲藻有一明显的上锥沟,斯氏多沟藻则营养细胞和孢囊同时存在.  相似文献   
959.
南海东北部表层沉积中有孔虫的分布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了探讨南海东北部表层沉积中有孔虫分布的规律,选取184个表层样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有孔虫的垂向分布与碳酸盐的溶解作用密切相关。在2300-2500m水深以下,浮游有孔虫丰度迅速减小,而底栖有孔虫占有孔虫全群的比值BF/(BF+PF)以及底栖有孔虫胶结质壳类的百分含量则迅速增加,这三者随水深的变化在3400-3500m处有一明显的转变,被认为是南海东北部CCD面(碳酸盐补偿深度)所在的位置,且该研究区内碳酸盐补偿深度南部较北部深100m。浮游有孔虫水平分布除了受表层海水温度的的控制外,黑潮南海分支以及吕宋岛北端上升流区带来的富营养水体的存在也起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60.
基于二阶湍流闭合模型计算涡动粘性系数的 POM三维水动力模型 ,选用 0 .5′× 0 .5′细网格 ,采用动边界方法 ,把作为强迫力的潮汐和风力统一在一个模型中 ,并考虑径流作用 ,诊断计算广西近海的潮汐和海流。用 8个潮汐观测站和 2 6个锚碇浮标资料 ,对计算出的潮汐和潮流调和常数进行检验 ,证明了本研究结果的合理性。计算结果表明 :广西近海的潮汐性质基本属于正规全日潮 ;潮流性质绝大多数海区属于不正规全日潮或正规全日潮。 O1,K1和 M2 分潮最大流速均出现在钦州湾的龙门水道 ,表层分别为 5 0 ,6 0 ,40 cm/s。冬季表层存在较强的西偏南向沿岸流。铁山港外海存在一较强的逆时针环流。钦州湾龙门以北和以南分别存在半封闭逆时针环流和半封闭顺时针环流。廉州湾口存在西向风海流横向输运。冠头岭沿岸存在北偏西向补偿流。底层余流与表层的大致相同 ,但流速较小 ,沿岸流为西偏北向 ,具有补偿流性质。夏季余流与冬季相比 ,流向大致相反 ,但流速明显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