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797篇 |
免费 | 3521篇 |
国内免费 | 5709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747篇 |
大气科学 | 2233篇 |
地球物理 | 3141篇 |
地质学 | 10789篇 |
海洋学 | 2575篇 |
天文学 | 311篇 |
综合类 | 1309篇 |
自然地理 | 192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95篇 |
2023年 | 505篇 |
2022年 | 963篇 |
2021年 | 1100篇 |
2020年 | 937篇 |
2019年 | 1057篇 |
2018年 | 1012篇 |
2017年 | 922篇 |
2016年 | 1009篇 |
2015年 | 1013篇 |
2014年 | 1065篇 |
2013年 | 1284篇 |
2012年 | 1383篇 |
2011年 | 1332篇 |
2010年 | 1334篇 |
2009年 | 1331篇 |
2008年 | 1406篇 |
2007年 | 1218篇 |
2006年 | 1129篇 |
2005年 | 946篇 |
2004年 | 711篇 |
2003年 | 554篇 |
2002年 | 636篇 |
2001年 | 621篇 |
2000年 | 426篇 |
1999年 | 251篇 |
1998年 | 99篇 |
1997年 | 103篇 |
1996年 | 80篇 |
1995年 | 71篇 |
1994年 | 54篇 |
1993年 | 47篇 |
1992年 | 41篇 |
1991年 | 35篇 |
1990年 | 21篇 |
1989年 | 20篇 |
1988年 | 11篇 |
1987年 | 11篇 |
1986年 | 13篇 |
1985年 | 10篇 |
1984年 | 8篇 |
1983年 | 6篇 |
1982年 | 7篇 |
1981年 | 4篇 |
1979年 | 8篇 |
1978年 | 5篇 |
1977年 | 4篇 |
1976年 | 4篇 |
1957年 | 7篇 |
1954年 | 9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随着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的启动,国土资源部提出了国家、省、市新的三级地下水监测站网建设要求。该文介绍了各级地下水监测站网的基本概念、主要建设内容,各级地下水监测站网建设服务对象、基本要求,细化了各级地下水监测站网建设要求,规范了建设行动。 相似文献
33.
既有建筑物地下室增层开挖可有效利用地下空间,是目前改善停车难问题的主要手段之一。既有建筑地下室增层开挖将改变原有桩基础的受力性状,从而可能引起原有桩基础屈曲失稳。提出一种预测地下室增层开挖既有桩基失稳的临界荷载及稳定计算长度的理论解法。首先,结合浙江饭店地下室增层开挖工程,简单介绍增层开挖方案。之后,通过Winkler弹性地基梁理论建立增层开挖工况下单桩基础桩-土体系总势能方程。最后,利用最小势能原理导得增层开挖工况下单桩基础屈曲失稳的临界荷载及稳定计算长度的表达式。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桩身临界荷载的影响因素。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半波数n的增加,既有桩基的临界荷载逐渐收敛;既有桩基的临界荷载随开挖深度的增大而急剧减小。分析结果可为类似地下室增层开挖工程的设计提供依据,减少开挖引起既有桩基础失稳隐患。 相似文献
34.
35.
页岩中气体的超临界等温吸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页岩气等温吸附实验多为临界温度以上的吸附实验,其得到的吸附量为过剩吸附量。为了研究页岩气超临界等温吸附机理,运用重力法,在临界温度以上,分别进行了甲烷和二氧化碳在页岩中的高压等温吸附实验。在分析经典型吸附和超临界吸附区别的基础上,通过修改的超临界等温吸附模型(Langmuir方程和微孔充填(Dubinin Radushkevich,D-R))对实验数据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简单的Langmuir方程可近似拟合甲烷吸附实验数据,但精度不高,且无法拟合二氧化碳的吸附数据;将吸附相密度作为可优化参数,修改的微孔充填模型和Langmuir模型能很好地拟合甲烷和二氧化碳的吸附数据,其中修改的微孔充填模型拟合效果最好,且回归得到的超临界甲烷吸附相密度同文献报道的一致,表明吸附气可能以微孔充填的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36.
近年来,我国中西部陆续发现了资源量较大的凝析气藏,准噶尔盆地沙湾凹陷周缘的多个凝析气藏也显示出深层勘探的潜力。针对沙湾凹陷凝析气藏的烃类流体特征和形成机制不清晰的科学问题,笔者等采用原油物性和地球化学分析测试,运用经验统计法来识别油气藏类型,分析油气相态特征及其来源。主要认识如下:① 沙湾凹陷二叠系主要存在带油环凝析气藏,中佳2- H井为典型带油环凝析气藏井,研究区存在风城组为烃源—断层垂向输导—温压控制的原生型和天然气气侵共同作用形成的次生型凝析气藏;② 结合P—V—T相图分析沙湾凹陷二叠系凝析气藏烃类流体C7+占比较小,挥发性油藏地层温度明显低于临界温度,地饱压差较小,黑油油藏地层流体的临界温度与临界凝析温度都较高且临界压力较小;③ 根据新光井区凝析气藏的气油比要高于13000 m3/m3,且新光1井凝析气藏属于无油环凝析气藏可判断新光1井为原生型凝析气藏;中佳2- H井凝析气藏正构烷烃损失率达到90%,且研究区存在混合来源气,证实该凝析气藏曾遭受气侵作用。笔者等提出的凝析气成因可为研究区下一步油气勘探提供参考,同时也可以为准噶尔盆地凝析气成藏的研究和资源评价提供方法支持。 相似文献
37.
38.
INTRODUCTIONAquiculturearearedtidesignalsoceanpollutionanddisaster.Althoughenvironmentscientistshaveconductedmanyin depthresearchesonthecauseandformationmechanismofredtide ,manyofitsaspectsarestillunknownbecauseredtideisacomplexphenomenonandtheecologic… 相似文献
39.
长江口附近海域台风浪的数值模拟--以鹿沙台风和森拉克台风为例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利用SWAN波浪模型计算长江口附近海域的台风浪,鉴于长江河口岸界和地形复杂,拟采用曲线网格.为证实曲线网格下的SWAN模型对于复杂地形的有效性,首先选用美国特拉华大学波浪水池实验资料对SWAN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利用曲线网格能不过多增加计算量而提高关键区域的计算精度.以0215号鹿沙台风和0216号森拉克台风为例,将SWAN模型应用到长江口附近海域,进行台风浪的数值模拟.通过浮标测站实测资料验证,表明有效波高计算值与实测值符合良好.通过综合分析模型计算的波浪场,说明SWAN模型能合理地反映长江口附近海域台风浪的分布. 相似文献
40.
Yong Wang Qi-Long Miao Chong-Yi E Jian-Kang Han Yuan-Yuan Ding 《Environmental Earth Sciences》2010,60(6):1257-1266
The δ18O data obtained from an 18.7 m ice core drilled in Chongce Ice Cap at an elevation of 6,530 m a.s.l. in the West Kunlun Mountains
on the northern Tibetan Plateau show a strong correlation with the summer temperature of the middle to upper troposphere over
the mid-high latitudes of Eurasia. Based on this, the δ18O record can be used as a proxy of the June–September mean temperature of the mid-upper troposphere (MUT) from 1903 to 1992.
The time span of the ice core record is much longer than the meteorological data available only after 1948. Using th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method (EMD), the δ18O record is decomposed into various frequency components and compared with the solar irradiance variations of the same peri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The June–September mean temperature of the MUT over Eurasian mid-high latitudes is completely decomposed
into four IMF (intrinsic mode function) components and an increasing trend. (2) Solar irradiance is decomposed into the Schwabe
cycle, the Hale cycle, the Gleissberg cycle, and an increasing trend. (3)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between the June and
September mean temperatures of the MUT over Eurasian mid-high latitudes and solar irradiance on the longer timescales (at
least more than 11-year) show the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their phase changes are basically identical in general, and (4)
the 11-year Schwabe cycle exists in the June–September mean temperature of the MUT over Eurasian mid-high latitudes during
most of the time from 1903 to 1992, and only in the two high-temperature phases (1929–1944 and from 1975 to the present) may
global warming disturb this relation. A full understanding of this phenomenon would shed insight into the potential consequence
of global warming on the MUT.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