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34篇
  免费   3618篇
  国内免费   2075篇
测绘学   1573篇
大气科学   1092篇
地球物理   1509篇
地质学   5623篇
海洋学   1432篇
天文学   149篇
综合类   592篇
自然地理   957篇
  2025年   19篇
  2024年   321篇
  2023年   373篇
  2022年   569篇
  2021年   621篇
  2020年   551篇
  2019年   582篇
  2018年   528篇
  2017年   458篇
  2016年   490篇
  2015年   519篇
  2014年   537篇
  2013年   675篇
  2012年   719篇
  2011年   646篇
  2010年   652篇
  2009年   657篇
  2008年   729篇
  2007年   633篇
  2006年   557篇
  2005年   457篇
  2004年   368篇
  2003年   246篇
  2002年   270篇
  2001年   265篇
  2000年   188篇
  1999年   87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3篇
  1965年   3篇
  1957年   4篇
  195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非线性扩散问题求逆之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非线性潜水微分方程求逆出现的严重病态情况,试图提出一种新方法--模拟退火法,利用其中的Boltzmann变换可使求逆达到满意效果,实例显示此方法对带噪声的数据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2.
与元素丰缺有关的水文地球化学生态环境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宽瑢  曹玉清  田莉玉 《世界地质》2000,19(4):350-354,360
通过对离柳地区上缺与生物和人群健康关系的地方病分布特征的分析,再结合其他地区的水文地质蓄水构造和不同水文地球化学作用、元素形成、迁移、分异特征,及与人群健康和生物的某些生态环境问题,耦合成为水文地质蓄水构造-水文地球化学-生态环境多重耦合模型;依据生态位理论将水文地质蓄水构造区内划分为三种不同的生态环境区,并作了分析和描述,将水资源与生态环境形成一个整体研究系统,为不同生态环境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  相似文献   
63.
利用新一代GPM IMERG卫星遥感反演降水数据产品以及NCEP提供的海表温度(SST)、海(陆)-气界面热通量和风场等资料,对超强台风\"利奇马\"(1909)强度变化和降水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019年8月4日14:00至9日02:00,显著减弱的环境垂直风切变、SST为29.6~30.4℃的海域为\"利奇马\"提供的感热和大量潜热以及\"利奇马\"环流东侧极为强盛的偏南风低空急流向其输送充足的水汽和能量,使\"利奇马\"强度呈显著增强的趋势。2019年8月9日08:00至13日08:00,随着\"利奇马\"逐渐靠近陆地并登陆,显著增强的垂直风切变、\"利奇马\"从海洋(陆地)获得的潜热显著减小并且同时失去感热、\"利奇马\"环流东侧偏南风低空急流的显著减弱、对流层中低层干冷空气侵入\"利奇马\"环流以及\"利奇马\"登陆后受到陆面摩擦,使\"利奇马\"强度显著减弱。(2)当\"利奇马\"处于中等强度以上的垂直风切变环境中时(垂直风切变≥5 m/s),无论其移动缓慢(移速<5 m/s),还是移动快速(移速≥5 m/s),垂直风切变对其内(距台风中心100 km半径范围)、外雨带(距台风中心100~300 ...  相似文献   
64.
胡余忠  顾李华  舒雷  陈健  丁克亮 《水文》2021,41(1):61-65
聚焦新形势下水资源监测预警、生态流量监测等\"水利行业强监管\"的要求,以及实时流量监测的迫切需要,基于影响流量的内在水力要素关联,利用已有的实时要素监测信息,架构流量实时监测的通用算法,实现流量\"软在线\",成果在安徽普遍应用.与既有以流速传感为基础的流量在线监测\"硬在线\"方法互为补充,探索结果提示新一轮规划应拓宽视野,必...  相似文献   
65.
王菊  胡超  金惠英  梁妙元  李胜 《水文》2021,41(1):55-60
对水文监测网络的实时状态进行综合评估,从而掌握网络的整体性能是对水文监测网络进行管理的重要方面.针对当前水文监测网络综合评估缺少合理有效评价机制的现状,设计并开发水文监测网络实时状态综合评估系统,实现对水文网络中测站传感器、RTU、信道状态的采集、评估和综合呈现,提高对水文监测网络的分析水平.  相似文献   
66.
坡面泥石流是北京市泥石流灾害的主要类型,据不完全统计,2004—2020年,共发生坡面泥石流11起,占已发生泥石流灾害总数的31.43%,严重影响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房山区霞云岭乡是坡面泥石流集中发生的区域,发生坡面泥石流7起,占北京市已发生的坡面泥石流的63.64%.以\"7·20\"典型坡面泥石流为例,初步分析了坡面泥石流的特点及激发雨量.分析认为北京市坡面泥石流发生在坡面陡长且松散堆积物厚度较大的坡体,具有规模小、暴发快、破坏力强、群发性高、隐蔽性高等特点.坡面泥石流均由暴雨激发,激发雨量为大暴雨或以上级别.  相似文献   
67.
海洋生态修复是遏制海洋生态系统退化的重要途径,受到全球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本研究以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SCIE)数据库为数据源,采用文献计量统计分析方法,结合VOSviewer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软件,定量分析了1980—2019年国际上在海洋生态修复领域发表的相关文献,梳理了近40年来该领域研究的发展脉络、前沿热点和未来方向。结果表明,近40年间,海洋生态修复领域的发文数量随时间呈上升趋势,尤其2000年后增长速度加快,以北美洲、大洋洲、欧洲国家居多,其中美国占绝对领先地位。海洋生态修复领域涉及的学科主要有环境科学、生态学、海洋及淡水生物学等,Journal of Coastal Research、Restoration Ecology、Ecological Engineering和Estuarine,Coastal and Shelf Science是该领域的主要发文期刊。当前海洋生态修复研究热点主要包括植被恢复、海洋生物种群恢复、滨海湿地修复与生物地球化学、气候变化与生态系统管理等主题,其中关于缓解和适应气候变化、生态系统的自然恢复途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升等方面的研究愈来愈受到关注,是未来一段时间内海洋生态修复领域的研究热点。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拉开序幕以及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深化,我国海洋生态修复研究将驶入快车道,建议在应对气候变化的海洋生态修复、区域性海洋生态系统修复规划、海洋生态退化机理与修复关键技术、适应性管理等方面加强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68.
近岸海床冲淤变化直接反映海区地貌稳定状态,由此影响海区物质迁移及水运资源可持续利用。基于此,本研究通过选择苍南海域不同时期的海图资料,基于ArcGIS平台探讨该海域多尺度海床冲淤过程,为研究区海岸港工建筑规划与评估提供理论指导。主要研究结果包括:苍南海域海床冲淤变化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即1931—1970年大幅淤积,海床净淤积量达到169.47×106m3,淤积强度为5.18 cm/a;1971—2005年海床淤积幅度减弱,海床净淤积量为12.24×106m3,淤积强度为0.41 cm/a;2006—2009年海床由淤转冲,海床净冲刷量为14.70×106m3,冲刷强度为3.60 cm/a;2010—2017年海床持续冲刷,海床净冲刷量为10.17×106m3,冲刷强度为1.33 cm/a。除1931—1970年10 m等深线向海大幅扩张以及1971—2005年10 m等深线有部分向海扩张外,1971—2017年5 m与10 m等深线普遍向陆后退。2006—2017年,位于北关港内的2 m等深线也向陆后退。冲淤结果显示,苍南海域海床未来可能呈现弱侵蚀态势。其中,风暴潮频发导致海床经常性失稳加之长江入海泥沙的减少导致该区域泥沙补给不足,二者共同作用可能是该区域海床由淤积逐渐转为侵蚀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69.
位于海南岛西南部的抱伦金矿产于尖峰岩体外接触带,与辉绿岩脉密切伴生,这些侵入岩蕴含了金矿成矿作用与岩浆活动-构造演化-成矿体系关系的重要信息。文章报道了对抱伦尖峰花岗岩和辉绿岩开展岩石学、锆石U-Pb年代学、元素和Sm-Nd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的成果。本次工作获得了尖峰花岗岩的LA-ICP-MS方法锆石U-Pb年龄为(234.9±2.8)Ma,与辉绿岩构成双峰式侵入杂岩组合。辉绿岩属亚碱性玄武岩系列,相对富集Th、Nb、Ta等强不相容元素,无Nb、Ta、Ti亏损,显示与富集洋中脊玄武岩(E-MORB)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其εNd(t)值为4.11,指示了亏损的源区性质;尖峰花岗岩属高钾钙碱性岩系的铝质A型花岗岩,相对富集K、Rb、Th、Ce等元素,相对亏损Sr、Ba、Nb、Ta、P、Ti等元素,其εNd(t)值为-7.61~-7.80,指示了再循环地壳源区。抱伦辉绿岩为交代型地幔降压熔融的产物,而尖峰花岗岩起源于中元古界泥质和杂砂岩地壳源岩于低压、高温环境下的部分熔融,该双峰式侵入杂岩与金成矿作用形成于造山后伸展-减薄构造背景。双峰式侵入杂岩的...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